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增列29種新專業,新目錄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下面我們聊聊這29種專業有何特點,哪些學校開設。 29種新專業目錄 新專業名稱以及布點學校見下表。其中:專業代碼中帶“T”表示為特設專業,“K”表示為控制專業,“TK”就是又特設又控制。 藝術學門類專業介紹從上面的專業來看,工學、藝術學門類專業最多。 藝術學類專業的主線就是一條,藝術和科技、人工智能的結合。我查了一些資料并加入我個人的一點理解,來稍微解釋一下這些專業。 音樂科技:交叉學科,音樂加科技,例如錄音工程,音響制作、音樂數字化技術等,主要要學樂聲學基礎、樂器學概論、應用律學、電子音樂技術、聲音合成與制作、錄音技術與藝術、工程設計等相關課程。 數字戲劇:以戲劇本體為根基,融合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AI)、交互設計等前沿技術,探索戲劇創作、表演、傳播的數字化新范式。 數字演藝設計:舞美中帶有數字技術,或者以數字技術為主下的新型演出,真人與虛擬互動等。 智能影像藝術:數字媒體藝術的升級版? 虛擬空間藝術:運用技術方法,創作多種形式的虛擬交互影像作品(沉浸影像,敘事游戲,沉浸交互展演,人工智能影像等作品。 人居設計:包含設計學、環境、社會學、心理學以及其他科技的一個交叉學科 游戲藝術設計:學習數字游戲基本理論、數字繪畫、動畫原理等知識,具備游戲美術設計制作、游戲模型設計與制作、游戲動畫設計與制作、游戲特效制作、游戲引擎初級應用等能力 舞蹈治療:舞蹈與心理學結合,在心理治療中使用動作,以促進個體情緒、認知、社會和生理整合。 工學專業介紹工學新增專業不少是傳統專業的改頭換面,有些新專業又有點多此一舉的味道。 智能視聽工程:原廣播電視工程專業,是以AI為基礎、以視聽為核心,結合多模態智能信息處理與網絡通信的跨學科電子信息類專業。 工業軟件:主要集中于三維CAD/CAM/CAE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知識組件化封裝、數字孿生驅動的設計、工業軟件組件、工業大數據、關鍵工藝知識自主獲取、工業軟件智能構建等方向。與工程軟件不一樣。 時空信息工程:原名測繪工程,要加上導航相關的內容。 智慧城市與空間規劃:原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低空技術與工程:交叉融合低空航空器設計、低空人工智能、低空適航技術、低空空管、低空軍事指揮學、低空軍事裝備技術。這個跟航空航天工程可以對應,只是低空。這個專業將來有一定熱度。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研究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集成電路制造工藝、集成電路封裝、傳感技術與微機電系統及其相關的工程技術領域。這個本科專業和一級學科對應起來,原先本科專業不夠綜合,以后估計會有更多學校來設立。 碳中和科學與工程:該專業以碳捕集與封存(CCUS)、能源系統優化、碳中和技術創新為核心,融合環境科學、工程技術、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 智慧應急:在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向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智能分子工程:涉及新材料、精準醫療、能源轉型、電子信息等諸多領域。專業注重分子結構的創新和智能化設計,實現新物質的功能智能化、設計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從而實現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傳感器、高靈敏檢測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創造,推動相關高端產業鏈的轉型和升級。 生物質技術與工程(輕工類):類似農學類中的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去掉農學課程,加強工科課程,大概需要化學、化工、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知識。 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與生物醫學工程的區別?可能是醫學院校稍低層次一些的課程。 其他專業介紹人工智能教育:現在有人工智能師范專業,或許代替教育技術學? 航空運動:屬于體育學類,利用飛行器或其他器械在空中進行的體育運動。 區域國別學:屬于外國語言文學,是對世界不同區域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人文、地理、資源等進行全面研究。 總結藝術類新增專業主要是和人工智能、數字化相結合,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工科的新增專業好多是老專業的改頭換面。新增的有,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設置估計會比較熱。碳中和科學與工程內容也比較多,或許太多了。低空技術與工程類似于航空航天工程,也不錯,但從專業來說,其實沒必要分這么細。管理學類專業主要是醫療健康、高端旅游等方向。 有些專業不錯,有些專業要慎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