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2020年5月6日,全省2019年度爭先創優綜合考評,全省排名第二十一。[1] ![]() 機構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分別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縣級派出機構,在開發區范圍內行使市級職能部門行政管理權和有關社會事業管理職能。園區已有內設機構12個,分別是黨政辦公室(增掛組織人事局牌子)、監察局(與紀工委合署辦公,增掛審計局牌子)、財政局(增掛契稅征收管理局牌子)、勞動保障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經濟社會發展局、規劃建設局、招商局、企業服務局、環保局、農村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團工委、婦聯;派駐機構11個,分別是公安分局、國土資源分局、城管分局、消防大隊、國稅分局、地稅局、信用擔保中心、工商分局、法庭、交警大隊、生產力促進中心;下轄客商服務中心、金園街道辦事處、創業公司。園區以“生態筑巢,優勢后發”為理念,按照“規劃先行、產業定位、生態立園”的總體發展思路,致力于打造主導產業明確、集聚效應明顯、生態環境優良的工業平臺。自成立以來,園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年年以翻番速度增長。市委、市政府實施以宜春經濟開發區為平臺的工業強攻戰以來,開發區理順工作思路,創新發展模式,聘請著名的新加坡裕廊國際(蘇州)有限公司為園區做好了高規格和高標準的發展規劃,并在確保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推進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的新跨越。 特色宜春經濟開發區在建設過程中,主要突出四大特色: 一是環境優美、設施配套 園區群山環抱,滿目翠綠,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2011年,開發區邀請規劃設計單位編制了38平方公里鋰電產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科學描繪開發區建設與發展藍圖。當年,累計投入建設資金6.5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工程項目102個,共完成土石方約1380萬立方米,完成路面硬化18萬平方米。按照項目落地所需,抓緊實施了土方平整工程,共平整項目用地約4000畝,新開工建設項目47個,續建工程項目16個,完成土石方約170萬立方,路面硬化13萬平方米。鋰電產業路網框架進一步拉開,水電等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金園水庫及其附屬工程基本完成并蓄水;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不斷加大城區管理力度,新增綠化面積約6.9萬平方米。完成了24家新增企業的水電安裝,實施了110KV萬釣線下地改造和220KV袁康線移位加高。新裝變壓器6臺,鋪設低壓線路3.1萬余米、低壓電纜550米,新裝高壓線路1.6萬米、電纜2273米。宜春河北220KV變電站選定備選地址,張家山加壓泵站進行了擴容改造,鋰電產業園第二水源水廠已經選址。按照項目建設需要,同步跟進了水、電、氣配套工程,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園區硬環境顯著提升。 二是交通便利、成本低廉 宜春是南昌—長沙連線的中點,到南昌昌北機場和長沙黃花機場都只有約2個小時的車程,宜春明月山機場通航全國各主要城市;國內主要鐵路干線——滬昆高速鐵路、浙贛電氣化鐵路與京九鐵路穿境而過;320、105國道貫穿宜春全境,滬昆高速、昌栗高速、昌銅高速橫貫東西,落戶園區的所有企業10分鐘之內就可以上滬昆高速,大廣高速直插腹地;到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廣州、廈門、寧波、深圳都有高速公路聯結,6-8小時就可以出海。宜春設有商檢局,新余海關離開發區也只有48公里,出口通關方便快捷。宜春建設成本低廉,勞動力資源豐富:有江西省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的綜合性本科大學——宜春學院,下設17個學院20多個學科,有近2萬名在校學生;有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長江理工學院、華僑理工學校等多所大中專院校,每年可培養上萬名職業技術人才;有贛西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和唯一的實訓中心,可為企業人才招聘、招工和員工培訓提供專業化服務。 三是辦事高效、服務優質 園區遵循“親商、重商、敬商、扶商”的服務理念,按照準政府框架運作,實行封閉式管理,單獨設有行政服務中心。企業落戶開發區,所需辦理的證照收費項目都可以在開發區內辦結。對已入園項目,園區實行全方位跟蹤服務,包括幫助企業辦理各種證照和建設期間各種手續;為企業招工、融資、物流提供方便和幫助等。此外,市政府為所有落戶園區的企業頒發“一牌兩卡”,即外商保護牌、外商身份卡和企業收費卡。為確保投資者的財產安全,園區公安分局巡邏隊實行24小時巡邏,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四是政策寬松、措施優惠 園區的優惠政策呈現出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投資額越大,政策越優惠。土地由園區負責通水、通電、通路、通有線電視、通電信網絡和地塊平整等“五通一平”,價格優惠。二是凡入園企業均可在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方面得到大力的扶持,按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納入企業發展基金,用于支持企業擴大規模、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三是入園企業均可享受廠房及廠區內生產配套設施開發及經營中涉及的地方行政性收費全免、事業性收費減半的優惠,對投資5億元人民幣或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或高稅收、高科技項目,在財政支持方面實行一事一議。 發展歷程發展狀況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若想鳳凰棲,先把梧桐栽。開發區堅持“園區即城區”理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立足長遠,致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建成經發大道、春一路等主要干道40多公里以及相應的次干道和907米春順大橋等道路橋梁設施,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和相配套的水電管網系統;對經發大道等主干道進行了全面綠化,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2012年被省綠化委員會評為“森林園區”;污水處理廠投入正常運行,日處理污水量已達5200噸;保障性住房建設4棟2.7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14棟6.8萬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設,已完成第二層主體結構施工;設施一流的義務教育學校——經都學校建成投入使用,并引入北師大教育教學管理團隊管理,致力打造一流名校;2011年,客商服務中心大樓竣工并投入使用,創造了“開發區速度”。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幅增加,園區承載力顯著提升。 產業聚集成效明顯。按照“新型產業園、新型生態園、新型低碳園、新型效益園”的要求,以構筑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為主線,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區、名牌集聚區,2010年被列入江西省產業經濟“十百千億工程”工業園區和全省首批十個創建生態工業園區試點單位之一。注冊企業600多家,區內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其中市本級11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優勢技術創新團隊2個,開發國家重點新產品4項(其中市本級3項),省重點新產品153項。已形成以鋰電新能源產業為導向,機電、醫藥、新型材料等優勢特色產業同步推進的現代產業體系新格局,并已建成一個國家級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醫藥、機電、服務業三個省級特色產業基地。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宜春經濟開發區致力于科學發展、趕超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大踏步前進,成為了全市新的經濟增長極。2012年全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增長48.5%,實現財政總收入增長31.6%。 未來規劃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為契機,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進一步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服務業,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以工業為主、工商貿協調發展的多功能綜合性區域和宜春新型工業發展的新高地、全市園區經濟的龍頭,力爭3至5年打造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和產業。 骨干企業江西濟民可信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宜春重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特種電機股份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福斯特鋰電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南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海佳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百神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科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江西聯威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 廣東雄塑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廣東興發鋁業(江西)有限公司 深圳創維電子(宜春)有限公司 宜春六星汽車城有限公司 江西金利達鉀業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盛富萊定向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城市介紹位置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是全國第一批生態試點城市之一,境內7條主要河流全部達到飲用水標準,10個縣市區的大氣質量都達到國家標準。有歷史文化遺址486處,名山名勝54處,馳名景點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一“洪州窯”和商代吳城遺址,以及東漢葛玄采藥煉丹之處、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閣皂山。宜春還擁有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人間仙境”;明月山風景名勝區“不是黃山、勝似黃山”,生長著世界上僅存的珍稀樹種華木蓮;宜春中心城郊溫湯鎮溫泉,富含硒[xī]等多種礦物質,常年水溫在72℃以上,是療養度假的勝地。宜春文化積淀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贊美宜春。宜春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歷史名人有漢代高士徐孺子、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唐代詩人劉慎虛、鄭谷,宋代史學家劉恕,元代學者杜本、詩人揭奚斯、范德機,明代史學家陳邦瞻、科學家宋應星、抗倭名將鄧子龍,清代名臣辛從益、楊錫紱以及清官況鐘。現代名人有革命家熊雄、民主斗士楊杏佛、戲劇家熊佛西、物理學家吳有訓,以及張勛、夏征農等。宜春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諸多禪宗祖庭集中于宜春這方神奇的土地,無數法門龍象開堂說法于宜春的群山峻嶺之間,如袁州區仰山棲隱禪寺、靖安寶峰禪寺、奉新百丈禪寺、宜豐洞山普利禪寺、黃檗[bò]禪寺等等,可謂云蒸霞蔚,異彩紛呈。禪宗五家中,臨濟宗萌芽于宜豐黃檗,曹洞宗揚穗于宜豐洞山,溈[wéi]仰宗結果于袁州仰山。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檗希運、仰山慧寂、洞山良價等高僧大德薈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禪宗文化豐富多彩。諸多口語、成語和詞句,多次歷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因禪的因緣形成或聯系于宜春。當前近至日韓,遠至歐美,絕大多數禪法都可以直接或間接溯源到宜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現仍是宜春靖安寶峰寺方丈。 經濟發展進位趕超取得新成果,經濟發展實現“一突破、四跨越、七靠前”: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兩千億元;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跨越兩百億、百億、五百億、千億大關;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工業用電總量、中石化成品油銷量增幅、外貿出口增幅、新增貸款及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亞洲鋰都宜春決策者當機立斷,提出了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的全新構想:以鋰云母礦資源為依托,對鋰資源進行精深加工并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效應。“舉全市之力,聚全球資源,建設千億工程,打造'亞洲鋰都’”。 據“亞洲鋰都”的產業定位,宜春市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在宜春建立起年產50萬輛鋰電汽車的產業基地,使鋰電池小型汽車達到年產35萬輛以上規模,大型公交車達到年產5萬輛以上規模,從而使該產業環節的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2010年4月份,國家科技部正式認定江西省宜春市為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這是國內首個鋰電新能源產業化基地,而這也證明了宜春鋰電產業的地位。 土地資源宜春市地域廣闊,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種多樣,全市總土地面積為18637.6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48.22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頃,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萬公頃。水域面積6.3944萬公頃,其中河流水面2.04萬公頃,湖泊水面0.06萬公頃,水庫水面2.28萬公頃,坑塘水面2.76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0.01萬公頃。 全市土壤種類、成土母質類型多樣,有10個土類,16個亞類,64個土屬,162個土種。其中,水稻土類面積為48.72萬公頃(包括田埂),占土地總面積27.33%。10個土類中,面積最大為紅壤,有118.13萬公頃,占全市總土地面積64.24%。其余土類有:黑色石灰土、黃壤、黃棕壤、潮土、新積土、紅粘土,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 礦產資源市境內有色、貴金屬礦產主要有:銅、鉛、鋅、鋰、鈷、鋁、汞、銻、金、鈮、鉭、鎢等;黑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錳等;燃料礦產主要有煤、泥炭、油頁巖等;其他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巖鹽、高嶺土、石灰巖、硫鐵礦、鉀長石、大理石、花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袁州區新坊鄉的鉭鈮礦,鉭鈮儲量3.3萬噸,占全國的44.3%,被譽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巖鹽儲量103.71億噸,為全省之冠;石灰巖12億多噸,高嶺土儲量1994萬噸,硅灰石儲量1168萬噸,粉石英612萬噸,鉀長石76萬噸;鐵礦儲量約1029萬噸,其中七寶山褐鐵礦為江西六大礦山之一,保有量661萬噸以上,品位42.92%;鈷礦儲量1.2萬噸,鋁土礦儲量為41萬噸,鉛鋅礦儲量8.2萬噸,金礦儲量1.5噸,銅礦儲量28萬噸,鎢礦儲量9萬噸,其它礦產還有汞、銻、等。 市內礦產特點有:①原礦品種齊全;②儲量分布相對集中,金屬、非金屬、能源和水氣礦產均有發現;③陶瓷資源非常豐富,品質優良,有很好的資源前景;④石灰巖分布較廣,此外,河沙、卵石遍布全市各地。 能源資源市內能源資源有水能、光能、風能和能源礦等。 水能市內水能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60.02萬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論蘊藏量的10.40%。可供開發量為38.07萬千瓦,折合年可開發電量17.38億千瓦小時。 水資源市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達1821.51億立方米。 地表水資源地表水資源來自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總量311.87億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平均地表水資源為179.24億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3402億立方米。 旅游景點蘿卜潭蘿卜潭位奉新縣干羅市鎮南店前村境內,共有六潭六瀑,瀑布疊飛而下,或寬或窄,寬如玉帶垂地,窄似碧柱頂天,聲播如雷,轟鳴作響。或雨或霧,雨為水石相激而濺,霧是水珠隨風而蕩。潭水澄澈如鏡,兩岸青山倒映水中,云霧繞崖,氣象萬千,雨后日出時,見瀑布水霧現彩虹,甚為奇妙,令人贊不絕口。從第一潭到第六潭直線距離約500米。六個潭形狀各異,或深成淺,或圓或扁,四季碧水蔚藍,魚蝦嬉戲;最大的潭潭面700余平方米;六潭各有不同,或飛流直下,或涓涓細流,最大的瀑布橫面約12米,落差約15米。瀑布口如駱駝鎖喉,水從駝谷流出,進入石底平澗,前有二石聳立,一方一尖。方如玉皇大印,又似玉環沐浴之礅[dūn];尖如飛來金塔,又似西施浣沙之石,鬼斧神工,妙趣莫明。六潭之間巖石多奇,似人似物,天雕地造,形態逼真,或如大象飲水,或如水牛戲波,或如黿魚鉆沙,或如群蛙齊鳴。石下有草,石頂有棘,石澗兩邊山巒巍峨,滿目蔥蘢,杉林處處,楠竹片片,古松點點,花樹叢叢,奇花清香撲鼻,異樹虎踞龍盤,令人回歸自然,心曠神恰。無論站在哪個潭邊,有如進入仙境一般,令人陶醉,久久不肯離去。 明月山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36平方公里,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因整個山勢呈半圓形,宛如半輪明月,故名明月山。共有六大景區:以云谷飛瀑等瀑布群為主要特色的潭下景區,以太平山日出及高山草甸為特色的太平山景區,以烏云崖絕壁、“神蛙跳澗”等奇妙的氣象景觀及萬畝黃山松為主要特色的烏云崖景區,以禪宗文化、鄭谷讀書堂、仰山神神祠及民俗風情為主要特色的仰山景區,以珍稀動植物為主要特色的玉京山景區和溫湯溫泉療養度假區。景區素有“天然動植物園”之美稱,世界珍稀頻危植物——中華落葉木蓮現僅存兩棵,為明月山特有;以'明月山'命名的明月山全緣葉紅山茶樹形優美、花色鮮艷。景區原始風貌保持良好,植被茂盛,達到每立方厘米7萬多個,是國家標準的35倍,堪稱“天然氧吧”。五疊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瀑布群令人嘆為觀止,其中“云谷飛瀑”瀑布為宜春古八景之首,它全長119.57米,是江南第一高瀑。 仙姑壇景區三仙瀑布慢步仙姑壇風景區,使人心曠神怡,那三仙瀑布更是鑲嵌在仙姑壇風景區的一顆璀燦的明珠。進入景區山門,踏上林蔭小道,沿著潺潺溪流而上,步行三分鐘,只見瀑布似三條玉帶,從崖頂中間傾流而下,在峻壁峭崖上噴珠吐玉,猶如仙女揮舞銀鏈。仰望之,象銀蛇揮;細聽之,拍擊峭崖的轟鳴聲,似仙女們在歡歌笑語,演奏出一曲曲沁人心脾的美妙樂章;如遇上晴天,上午八。九點鐘左右,當晨曦透過云層,穿過山巒密林,映。射飛流直下的瀑布時,赤橙黃綠青藍紫,宛如云霓天下嬌,一幅壯麗奇妙的彩虹呈現在您的眼簾。 代表人物(97-168)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365-427)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鄧王番 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848-911) (1032-1078) (1274-13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