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小篆構形與楷書繁體“岡”一致,由“網、山”上下組成,此處“網”為“剛”之省形,在此特指刀刃、斧刃,皆用其義。簡體為“岡”。配音“剛”,陰平。 構意是指就像刀刃、斧刃般,山體頂部似屋脊的部分。山之頂部,尖銳者為峰,狹長者為岡。 為“崗”之初文,本義是山崗,指比較平坦的山脊、山嶺。 《夏書·胤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黃。《傳》山脊曰岡。《魏風·陟岵》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正月》謂山蓋卑,為岡為陵。《車轄》陟彼高岡,析其柞薪。《大雅·皇矣》侵自阮疆,陟我高岡。《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魯頌·閟宮》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滅蔡,用隱大子于岡山。《昭公三十一年》楚師遷潛于南岡而還。《管子·地員》五沃之土,若在丘在山,在陵在岡。五位之土,若在岡在陵,在隫在衍,在丘在山。《淮南子·道應訓》若我南游乎岡?之野,北息乎沉墨之鄉。西漢·劉向《楚辭·九嘆·憂苦》聽玄鶴之晨鳴兮,于高岡之峨峨。東漢·王逸《九思·守志》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峣峣。《注》山嶺曰岡。 《爾雅·釋山》山脊,岡。《釋名·釋山》山脊曰岡。岡,亢也,在上之言也。《說文》岡,山骨也。從山,網聲。《段注》山脊也。《廣韻》山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