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治冠心病、心血管堵塞、腦血管障礙、腦血栓等。 配方:丹參20g,水蛭8g,薤白6g,(心陽不足才用)、瓜蔞仁12g,遠志3g,麥冬12g、桂枝3g、檀香3g、地龍20g、青皮13g、百合20g、柏子仁12g、茯苓15g、炙甘草3g、花粉12g、石菖蒲5g、身體虛弱加黨參20g、有內熱的加黃岑15g。 說明:此為一次性水煎服藥量,如做成丸散可將藥量加大倍數,丸散劑早晚服一次,水煎服一日一次,飯后服為佳。每服10g,嚴重的一天三次。 作用:對各種心臟病有特效,尤其冠心病,或心腦血管阻塞尤效,三天即見奇效。不少多年不愈的冠心病,三天痊愈的病例也不少。對胸、背、頭跌打舊患也有一定作用。 禁忌:服藥期間不食酸辣及刺激性之品,病人要樂觀。 二、還少丹 主治:陽痿,早泄,腎虛腰痛與水腫,肺氣腫,氣管炎,脾胃虛弱,白帶多,小便多,神經衰弱,腰腿無力等,無病者服此藥可益壽延年,梁大師用此方在國外醫好不少官方重要人物的病癥。 配方:熟地20g,韭菜子10g,仙靈脾20g,巴戟天12g,蓯蓉15g,復盆子15g,山萸肉12g,海馬10g,黑附子5g,肉桂3g,牛膝15g,沙苑子12g,桑螵蛸15g,破故紙10g,麥冬12g,五味子3g,鹿鞭10g(如煎劑,須用黃洗先煎,然后加入其他藥同煎),蛇床子10g,當歸10g,紫河車12g,核桃仁12g,蛤蚧6g,仙茅15g,黨參18g,白術10g,茯苓12g,白芍15g,泥鰍25g(用油炸透),麻雀二只(用火烤過除掉腸胃,此是食稻谷之小鳥,善補人體陽氣和精血),黑狗鞭一條(用酒洗凈才入煎劑,如做丸或散用瓦培干),有條件加虎鞭更妙,陽虛甚加少許硫磺(2-3g)也可。上是作一次性變水分兩次服,做丸或散加大藥量倍數,早晚服10-15g,七碗水煎一成一碗,飯前服。 按語:感冒,火盛者需暫停服(凡身體虛弱者,男女均可服,陰陽俱補)。 三、喘靈丸 主治:哮喘、肺氣腫、慢性氣管炎、感冒后期咳嗽等。 配方:白礬3g,麻黃2g,杏仁10g,桔紅10g,海螵蛸30g,海馬10g,桑皮10g,茯苓20g,半夏10g,炙甘草5g,馬兜鈴15g,紫菀10g,川樸6g,蘇子12g,淮山15g。 1、一般可做成丸、散、早晚各服6-9g。2、水煎服按上方重量,丸散加倍藥量加工,感冒加防風12g,蘇葉3g。肺有熱加黃岑12-15g,喘甚痰盛加葶藶子3g,腎虛加熟地20g,久喘者必腎虛,虛甚還可加當歸6g,冬蟲草10g,不用海馬可以用鵝管石15g代。 注意:必須禁冷飲,冷食,房事,一般7-15天可愈。 四、愈渴丹 主治:糖尿?。ㄈ?/p> 配方:黃連3g,淮山藥30g,五指毛桃30g,川草薢15g,土茯苓30g,花粉12g,芡實20g,麥冬12g,雞內金15g,炒山楂15g,豬脾臟一條,同煎(水煎服),如做藥丸或散將藥量加十倍,一早晚分服。但各藥的比例不能改動。 加減:氣虛之人加北芪20-30g,肺熱(上消癥在內)加黃芪10-15g,玉竹20g,此兩藥亦可適量。 注意:糖尿病療程稍長,一般最少需服7-10天,嚴重者需服15-45天。如做丸散豬脾臟可用酒先制過,如不用豬脾臟,換中藥白術代替也可以,但最好是豬脾臟。如用湯劑可隨癥加減,因糖尿病人身體和病情往往復雜。囑病人多吃芹菜、菠菜等,少吃甜厚之物,可以用不復發。2個月愈后,再服生南瓜根50g,(煎水,每日一次,連服兩天)即可根治不復發。 五、驅風丹 主治:各類風濕病、類風濕及各類骨病、產后風及一切風濕寒痹之癥、肩周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 配方:制馬錢子5g,制川烏6g,秦艽12g,防風15g,蒼術6g,花粉15g,威靈仙20g,木通5g,棘仁20g,杜仲15g,半楓荷根30g,松樹寄生20g,土鱉6g,僵蠶10g,入地金牛(兩面針)15g,鷹爪一對,透骨草15g,青木香6g,當歸3g。上方是一次性的水煎服藥量,如要做成丸劑或散劑將上方加數倍或十倍藥量均可,并可用整個雄鷹更好(去毛、腸、胃等),如浸酒內服可帶毛,無雄鷹可用貓頭鷹或田鼠代替,動物藥效最佳。煎服可加少許白酒同煎,或加麝香二分。 加減:氣血虛弱加北芪20g,何首烏20g;肝腎虛弱加熟地20g,山萸肉12g,千斤拔30g;久病不愈者加水蛭8g;筋骨變形者加無名15g,伸筋草20g;濕熱型之風濕者去當歸、川烏,加黃柏10-12g,蠶沙15g;濕重有腫者將薏仁加至5g,茯苓皮18g;有痰加膽星12g;痛重者加紅花5g,乳香5g,地龍20g;氣滯者加(蘿)卜子12g;寒濕陽虛者加黑附子5g,肉桂3g;如做丸劑(每丸10g左右),如做散劑,不做加減,按上方制好,臨床用時,再井兩味煎水送丸。 禁忌:1孕婦勿服。2服藥期間少吃生冷寒涼之品。3治療期間最好禁房事。4中風后遺癥也可用此方加減治療,但須辨證。5治療期間少洗冷水(?。⒈茱L寒。6生馬前子必須治可方可用。一丹在手,風濕可除。加入麝香,療效更奇;若無鷹爪可用一條白花蛇草替代。 六、鎮鼻丹 主治:各類鼻炎并有特效。 配方:麻黃3g,薄荷5g,馬兜鈴15g,甘草3g,(身體虛可加灸甘草5g,北芪20g)魚腥草30g,皂角刺10g,銀花12g,辛夷花10g,苡米18g,山慈菇12g,石菖蒲4g,重樓12g,浙貝母10g,甜瓜蒂10g,老鴉柏30g。 按,此為一次煎水服之量,如做丸,須將藥加大倍數,治療期間忌吃刺激性之食品。如感冒加防風10g;咳嗽加杏仁12g,桔梗12g;有熱或火之人上方應加黃芩12g;如做丸劑、散劑將黃芩加入為宜。 七、愈肝丹 主治:各種肝炎、膽囊炎等病癥,七天見效,一月痊愈(痊愈率達100%);胃炎、痢疾也有效。 配方:虎杖30g,車前子12g,綿茵陳15g,草決明15g,山楂15g,丹參15g,川棟子10g,白花蛇舌草20g,金錢草12g,白術10g,供術12g,淮山12g,田基黃30g,郁金10g,白芍20g,烏梅5g,青皮10g,青凡5g。 加減:氣虛加黨參20g,肝虛血少加當歸6g,肝硬化加三棱12g,莪術12g,炙鱉甲30g。脾胃虛者可加黨參20g,白術12g。以上為一次性煎服(慢火)之藥量,慢性肝炎可以加大倍數制成丸劑或散劑服用。如腎陽不足的,可結合服“還少丸”若腎陰不足,可結合服“六味地黃丸。陽性難愈者加羚羊角3g。肝炎之病復雜,可依上方為主,適當加減,堅持每天服用。天數以病情來確定。病情超級嚴重者,加垂盆草20g,雄黃1.5g,更顯奇效。 八、鎮癇丹 主治:各種癲癇病都有效。 配方:白礬3g,綠茶葉10g、蝸牛干3g、(生蝸??捎?0-15g)、膽星12g、天竺黃15g、石菖蒲5g、麥冬12g、鉤藤30g、薄荷5g、淮山20g、牛黃粉3g(沖服)、朱砂2g(沖服)遠志3g、有些有火之人加枝子10-12g。 說明:以上是成年人一次性煎水服藥量,如兒童酌減;若心臟虛弱者可與天王補心丹同服。腎陰不足加六味地黃丸同服,以上兩種丸藥藥房有賣,但一般不要亂加減本方,以免影響效果。如做成散丸,將本方劑量加大倍數即可。丸散劑一日服三次,湯劑一日一次,15-30天為一療程。忌食刺激性之品! 九、跌打立愈丹 主治:各種打擊撞傷、骨折、風濕、骨痛、重傷昏迷等,感冒風寒流感也可以。 配方:田七4g,牛黃6g,熊膽4g(或者熊膽粉)、琥珀6g,麝香5分,珍珠6g,建曲30g,骨碎補30g,降香30g,土鱉28g,牛七18g,紅花15g,白芪15g,南星15g,續斷15g,乳香15g,沒藥15g,白芨15g,川芎6g,陳皮6g,半夏6g,羌活10g,赤芍6g,防風8g,蘇葉6g,藿香6g,砂仁6g,木香6g,前胡10g,薄荷6g,枳殼6g(用面粉炒過),水蛭36g,入地金牛(兩面針)60g,公煙屎6g,香附6g,烏首6g,白芷6g,甘草6g,厚樸6g,血竭30g,生大黃8g,桃仁15g,自然銅45g(用醋淬七次),以上藥物共研為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用白酒送服或姜湯送服,重癥可用男童小便送服(打傷昏迷者撬開牙灌藥)。 注意:此方可做成丸劑(6-15g)或散劑,如要煎湯服,必須減少藥量,凡跌打創傷,忌食酸辣生雞等攻發之品。 禁忌:孕婦勿食。身體虛弱者可用人參湯10-15g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