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定為“紅名單”的單位 必須是優秀示范企業或場所 并有社會責任感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取得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 具有引領、帶動和示范作用 ![]() 小編帶大家一起去逛一逛 ![]() ![]() 九里沸井 據史料記載,季子廟附近有沸井百余,井水有清有濁,沸騰之聲,晝夜不絕。由于歷史的變遷和地形地貌的變化,許多沸井相繼被掩,后來,村民們在季子廟附近的東南方向相繼發現并清理出三清三濁六口沸井,這就是今天人們有幸能夠看到的九里六井,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 ![]() ![]() 季河橋 ![]() ![]() ![]() ![]() 季子掛劍 此塑像出自典故“季子掛劍”,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之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 ![]() 季子廟 ![]() 丹陽九里季子廟是為紀念春秋吳國名賢季札而建的寺廟。季子是春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用“三讓王位”“徐墓掛劍”等事跡踐行了“受禮、誠信、仁義、賢達”的風尚,成為后世仰慕的典范。 ![]() 季子死后葬于延陵鎮,其子孫后代遷于各地,構成了今天吳姓成員的絕大部分。如今,吳姓各支多以太伯為開姓始祖,仲雍為傳代始祖,季札為始祖。每年農歷四月十三,全國各地乃至海內外吳氏宗親很多都會來到季子廟祭祖。 ![]() ![]() 十字碑亭 進入廟內,移步換景,景有出典。廟中心“十字碑亭”,據史志記載,碑文十字相傳為孔子親手所書:“烏乎(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字體為篆書,原碑湮滅于滾滾歷史之中,至唐開元時,明皇敕令殷仲容重新根據拓本摹刻。唐大歷十四年(779年)潤州刺史蕭定重鐫。 風景區內還有 休閑觀賞區、九里古街 ![]() ![]() |
|
來自: wuzhen110 > 《zhe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