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重細節與審核過程。所有優秀的成果文件都需要從細節出發。目前成果文件三級復核普遍存在“走流程”現象,過程審核并未落到實在,成果文件編制日期、簽字蓋章不全,結算審報告套用其他項目時工程信息未修改完善,結算審核數據前后不對應情況等常見錯誤仍然普遍存在,因此三級復核必須要嚴格按照審核標準進行,不能走形式主義,這樣才能保證成果文件的質量。
2. 現場踏勘的重要性,實質是一個相互溝通、各方協調的過程,也是一個實事求是、去偽存真、可具體、可量化的工作。進行現場踏勘不僅僅是為了對價款進行核減,在施工單位提供送審資料較為完整的情況下,部分審計人員往往只注重結算資料審查及工程量、價的計算,而忽視了使用功能是否完善。通過本項目現場踏勘發現了一些使用功能缺失的問題,導致居民生活不便并且生活環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后期在各方的協調下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最終滿足使用功能要求,并消除了因施工原因產生的安全隱患問題。
3. 審計人員要加強學習,精心審計。審計人員不但應該對工程造價知識精通,而且還應該廣泛學習工程施工技術、法律法規和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隱蔽工程審計中準確發現問題線索。
4. 加強現場勘驗,采用先進實用的軟件進行證據的留存。
5. 在項目審計工作需要仔細分析項目特點,根據項目特點科學制定協審方案。結合項目實際特點,運用近年實踐中成熟、有效的新經驗、新技術和新方法,如云計算、GPS、無人機以及先進的定位、檢測等技術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6. 審計人員對于報審資料的真實性及完整性時刻保持敏感性,要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善于總結不同項目的特點,以此確定審計工作重點,提高工作效率。遇到爭議問題除了積極與委托單位、施工單位溝通外,還需由委托單位將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組織起來加強溝通,以便加快爭議問題的解決。(經申報單位同意后公開,內容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