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在生活中,要是有人裝模作樣、架子大或故意耍大牌,我們會說這人在“擺譜”。 ![]() 那這“擺譜”中的“譜”最早說的是什么譜呢?菜譜還是樂譜? 據說“擺譜”一詞最早出自東北方言,并且跟史上“闖關東”這個人口遷移事件有關。 在清軍1644年入關以前,東北是滿清的根據地及發源地,而在清軍占領北京之后,順治帝將首都遷至北京,大多數滿族百姓也跟隨皇帝移民北京。 ![]() 這樣一來,東北地區由于人口流失就變得地廣人稀了,于是清政府在清初和清末的不同時期,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鼓勵移民東北政策。 比如在清末民國初期,大量黃河下游漢族移民東北屯墾,這也導致如今東北主要民族為漢族,因此被人們稱為“闖關東”。 自古以來,漢人都有著深厚的家族觀念,對家族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也特別強。 “譜,籍錄也”,家譜是血脈傳承的載體,它記載著一個家族的世系傳承、祖宗名號、家族輩分這些重要信息,因此人們比較重視自己的宗族譜系。 ![]() 這些漢人在舉家移民東北時,為了記住自己從哪兒來,自己的根在何處,他們啥都可以不帶,但必定會帶上自家的家譜。 每到過年過節或者家族里有啥重要活動的時候,人們就會把家譜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擺放在正堂最顯眼的地方,讓家里的子孫后代都能祭拜祖先,緬懷先輩的功績。 而且那時候人們也沒啥娛樂活動,比如在田間地里勞作之余,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拉家常,也會擺出自家的家譜與別人相看,也不乏相互比較,看看誰家的家譜更大。 比如說,要是哪家的家譜又厚又長,上面根系繁榮,記著好多代人的事兒,那就說明這家是個大家族,根基深厚,體現這個家族不一般,很有威望,也容易讓人自豪。 ![]() 因此,“擺譜”就是擺的家譜。 這樣看來,擺家譜的確有那么點炫耀的意思,也許有些家族在落魄之后,靠著家譜上曾經殘留的輝煌來撐撐門面,所以慢慢被用來比喻擺架子、裝模作樣。 同時,如“靠譜”“離譜”“沒譜”等這些跟“譜”有關的詞,說的都是家譜,而不是棋譜、樂譜、戲譜、菜譜。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