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唐】張打油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解析:人如其名,張打油果然如愿,被譽為打油詩鼻祖,此詩通篇無“雪”字,卻通過“黃狗白”“白狗腫”等夸張比喻,以俚俗語言生動描繪雪景,奠定打油詩“俗中見趣”的基調,成為經典。 ![]() 《題黃鶴樓》---【唐】李白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解析:李白登黃鶴樓見崔顥詩作,自嘲“眼前有景道不得”,以極狂放的語言展現豪邁,兼具文人氣韻與戲謔色彩,原來文人認輸都這么大氣。 ![]() 《瞞人漢》---【唐】寒山我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解析:唐代詩僧以“籃盛水走”為喻,直白諷刺裝腔作勢之人,語言詼諧直白,卻又蘊含禪機。 ![]() 《竹筍燜肉詩》---【宋】蘇軾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解析:以美食入詩,化用“無竹令人俗”的雅句,結合“竹筍燜豬肉”的俗趣,體現豁達性格與人生智慧,亦成“東坡肉”典故來源。 ![]() 《猜謎詩》---【宋】歐陽修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解析:表面描寫歷史人物,暗藏“無鹽、無蒜、無姜、無醬”的諧音,調侃飯菜寡淡無味,充分體現文人的風趣幽默。 ![]() 《早餐詩》---【宋】楊萬里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解析:以“半山絕句當早餐”,戲言沉迷讀書,廢寢忘食,語言平實,妙趣橫生,輕松幽默,反映作者生活情趣。 ![]() 《除夕詩》---【宋】呂蒙正可憐可憐真可憐,煮爛豬頭要現錢。有朝一日時運轉,日日天天都過年! 解析:這是北宋名臣呂蒙正,早年貧困時所作,以戲謔口吻抒寫萬般無奈,“日日天天都過年”的戲謔口吻,既道盡窮困之苦,又暗含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 《春雨》---【明】解縉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解析:解縉因下雨摔跤,自嘲化解尷尬,反諷圍觀者,機鋒畢露。此詩語言犀利,押韻巧妙,真是“有文化,太可怕! ![]() 《詠雞鳴》---【明】朱元璋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解析:前兩句粗俗如民謠,后兩句氣勢磅礴,世人嘆服,確實風格獨特。 ![]() 《除夕詩》---【明】唐寅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閑無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解析:伯虎自嘲貧困,以“竹量寺里看梅花”收尾,展現文人豁達風骨與生活情趣。 ![]() 《贈小偷》---【清】鄭板橋細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 解析:以詩勸盜,風趣中暗含清貧自守的傲骨,兼具幽默與哲理。 ![]() 《六尺巷》---【清】張英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解析:清代名臣化解親戚與鄰里糾紛,通俗直白,通過“讓他三尺”倡導謙讓美德,詩成“六尺巷”美談,成為民間道德教育的經典案例。 ![]() 《諷“到此一游”詩》---【清】孫維奇粉白墻上狗屁多,不成詩文不成歌。如若是有真才學,為何當年不登科? 解析:辛辣犀利地批評亂刻亂畫現象,“為何當年不登科”直指附庸風雅者的虛偽。 ![]() 《壽聯詩》---【清】紀曉嵐太老夫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養兒偏慣去為賊,偷來蟠桃敬母親。 解析:家屬如果只看第一句,真的要打人。本詩通過語言反轉制造幽默效果,展現紀曉嵐的機敏與文字功力。 ![]() 《南京民謠》---【現代】魯迅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鐘,各自想拳經。 解析:以“強盜裝正經”諷刺國民黨內部的虛偽爭斗,語言犀利如匕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