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龐慶:周采——望族中的普通人

     吳越盡說 2025-04-28 發布于江蘇

    周采——望族中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周采—望族中的普通人


    圖片
    圖片
    圖片

    近期,盛澤鎮文聯在拓印本地區相關碑刻中收錄了一塊久藏于先蠶祠西路的石碑,青石質地,長165厘米,寬81厘米。碑頭用隸書寫著:明貢士周景川先生墓表。這塊墓表由于長期暴露在外,碑面斑駁不堪、文字漫漶不清。

    明貢士周景川先生墓表.png

    明貢士周景川先生墓表


    筆者之前寫過一篇《明代的一個糧長》,研究對象是一盒墓志銘,文字大部分清晰可見。這里有個原因:古代墓表跟墓志銘用途和位置不同。墓志銘,一般為正方形,一盒由志石和志蓋兩部分組成,通常埋于墓中,主要敘述逝者生平事跡、品德功業等內容。所以保存較好。墓表,一般為豎石,形狀多為長方形,樹立在墓道前方、墳塋之前,位置較為顯眼,用于表彰逝者功德、事跡等,容易被人看到。

    這塊墓表文字模糊不清,讀起來特別費勁。仔細研讀拓印,墓表中有一行字較為清晰,寫著“生子三人,曰應愿、應憲、應懿。”這位周應愿寫了一部《印說》,是明代中期的一部關于印章的重要品評著作,也是中國古代印論史上最系統、最完整的一部經典印論。


    《處實堂集》收錄《貢士周敬臣先生墓表》.png

    《處實堂集》收錄《貢士周敬臣先生墓表》


    由此線索,筆者在明代張鳳翼詩文集《處實堂集》中找到了周應愿父親的墓表《貢士周敬臣先生墓表》,作者張鳳翼與周應愿是篆刻界好友。非常驚喜的是,我居然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獲得了這篇墓表的原文。墓表記載:“諱采,字敬臣,別號景川。”由此得知,墓主人的姓名為周采,字敬臣,號景川。“周敬臣”和“周景川”是同一人。

    圖片
    圖片
    01

    世系生平



    整篇墓表開頭先簡單介紹了墓主人周采的家族情況:“周,姬姓,以國為氏,吳江之周世有隱德,其稱蓋久,然自恭肅公用始,蕃以大。恭肅生尋甸公國南,居爛溪,娶顧孺人,是生先生。”

    說起墓主的祖父,那就是吳江大名鼎鼎的“天官”周用,也就是墓表中提到的“恭肅公”。墓主的父親周國南是周用的長子。

    周用,字行之,號白川,又號佰川,明成化十二年(1476)出生于吳江爛溪。其父“南園叟”周昂,字大詹,從浙江山陰(今紹興)遷居吳江,入贅于吳江爛溪的計氏,生有二子:周用、周同。

    明弘治十四年(1501),周用26歲時就中了舉人,第二年弘治十五年(1502),又高中進士,周用無疑是個幸運兒,從中舉到進士及第,僅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

    隨即周用授行人,即復歸宗改姓計為姓周。

    “行人”是個什么官職呢?明代行人司,主要負責捧執朝廷的符節、執行皇帝派遣的使命。設有司正1人、正七品,左、右司副各1人、從七品,行人若干人、正八品。這位小小的行人就是為皇帝頒詔書、宣圣旨的人。

    正德(1506—1521)初年,周用選為南京兵科給事中。因勸諫明武宗不要從烏斯藏(今西藏)迎佛,出為廣東布政司左參議,后一路在地方一步一個腳印、騰轉升遷。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吏部尚書。嘉靖二十六年(1547),周用積勞成疾卒于任上,終年72歲。《嘉靖吳江縣志》記載:“恭肅公周用墓,在十八都西亢字圩,朝廷遣官營葬。”


    《弘治吳江縣志》記載全域地圖.png

    《弘治吳江志》記載的十八都位置地圖


    時任吏部左侍郎、后任內閣首輔的徐階為之撰寫《恭肅公墓志銘》:“公性孝友,而薄于嗜欲,歷官四十余年,恒不以家自隨。人饋之物,即果蔬,見之輒不懌,故而卒也,至無以市棺。”《明史》則稱其:“端簡慎言,廉勤干濟,時稱名臣。”周用逝后被追封太子太保,謚號“恭肅”,并入祀蘇州府學鄉賢祠。

    自周用之后,爛溪周氏世代書香傳家,科第不絕,英才輩出,家道顯赫,遂為東南望族。周用生有四子:國南、兆南、式南、乾南。


    《恭肅公墓志銘》記載周用四子_副本.png

    《恭肅公墓志銘》記載周用四子


    說到墓主父親周國南,墓表稱“尋甸公”,聽起來有點奇怪的稱呼。“尋甸”其實是今云南省昆明市下轄的一個回族彝族自治縣,周國南因父親受到蔭封,先封右軍都督府都事后升遷至尋甸知府,所以以“尋甸公”稱呼他。周用所著《周恭肅公集》十六卷,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由其長子周國南刊刻。

    地方志上記載了周兆南和周式南中舉的事跡。周兆南,字仲陽,號兩峰,嘉靖三十一年(1552)的舉人,其先后任杭州織造通判和河南許州知州,為官廉潔,民間有“只飲西湖一口水”之謠。周式南,字仲翰,號養室,為嘉靖三十七年(1558)的舉人,他有一個名字很響的孫子周宗建,“以孫宗建貴,贈太仆寺卿”。

    墓表記載:“先生昆季凡五人,于倫次為季。”周國南娶妻顧氏,生有五子:周京、周甸、周采、周旬、周賚。

    周采,也就是墓主。周采的長兄周京,字世臣,與三叔周式南同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的那次鄉試中考中舉人。周用的兩子一孫考中舉人的時候,周用已逝世多年。

    墓表記載:“先生娶卜吏部女,生子三人,曰應愿、應憲、應懿。”筆者在晚明文壇盟主李維楨《大泌山房集》中找到了《周母卜孺人墓表》,此墓表是作者應周應懿邀請而寫的。


    周母卜孺人墓表.png

    《周母卜孺人墓表》


    周采的妻子卜氏生于嘉靖十三年(1534),卒于萬歷二十四年(1596),終年63歲,逝后與周采合葬。在卜氏的墓表中較為詳細的記述了其子女情況。筆者又查詢地方志、《尋甸太守周款江配顧孺人行狀》《鄉進士玄津周公墓志銘》等歷史資料,整理出爛溪周氏部分族譜。


    爛溪周氏部分族譜.png

    爛溪周氏部分族譜


    周采生有三子,長子周應愿、次子周應憲、三子周應懿。周應愿在萬歷十六年(1588)中舉,也就是其逝世前一年。文章開頭已經介紹,周應愿所著《印說》,是古代印論的標志性作品,同時留有詩文集《江左集》因其三子均在文藝事業上有所成就,被稱為“三鳳”。周應懿的曾孫女周蘭秀雅善吟詠,著有《餐花遺稿》。


    《槜李詩系》收錄周蘭秀詩歌_副本.png

    《槜李詩系》收錄周蘭秀詩歌


    另外說一句,周采的一位親姐妹嫁給了松陵顧名義,生子顧大典,隆慶二年(1568)進士。周采的一位親侄女(周旬的女兒)嫁給了松陵沈瓚,萬歷十四年(1586)進士。沈瓚是沈璟的弟弟,沈璟、沈瓚、顧大典都是昆曲吳江派的領軍人物。周采為長子周應愿娶的是浙江嘉興“一門四代七進士”的屠家女兒,周采長兄周京的兩個女兒也嫁給了嘉興屠氏。


    圖片
    圖片
    02

    科舉中的周采


    明代科舉考試由低到高分鄉試、會試、殿試。但在鄉試之前一般地方政府會組織“科考”,是由各省直提學官主持的確認應試生儒鄉試資格的考試。


    圖片

    明代科舉考試圖表


    表中所列的是“貢士”在明代有兩種含義,除了以上含義之外,第二種是指由地方學校貢入國子監的貢生,亦可稱“貢士”。本文墓主周采所稱“貢士”即第二種。

    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教授郭培貴先生在《明代進士家族相關問題考論》寫到:何為“進士家族”?學界對此尚無統一定義。為便于對本文論題進行探討,筆者暫且確定“五代直系親屬內有兩名以上進士的家族”即為進士家族。根據盛澤鎮文聯副主席、地方文史專家沈瑩寶老師整理的《明清盛澤舉人進士名錄》,周氏家族自周用起,六代直系親屬之內有四位進士、五位舉人,是妥妥的進士家族。

    周用(字行之),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

    子:周兆南(字仲陽),嘉靖三十一年(1552)舉人;周式南(字仲翰),嘉靖三十七年(1558)舉人。

    孫:周京(字世臣),嘉靖三十七年(1558)舉人。

    曾孫:周應偁(字聲仲),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周應愿(字公謹),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 。

    玄孫:周宗建(字季侯),萬歷四十一年(1613)進士;周文衡(字子銓),崇禎三年(1630)舉人。

    來孫:周燦(字光甫),崇禎四年(1631)進士。

    進士作為明代功名體系中最高一級功名,競取難度空前加大。據統計,明代鄉試的平均錄取率僅在3%-4%之間,像南直隸這種文教繁盛之地,每一屆考生都高達4000人左右,而鄉試過后,只有150人左右能進京參加會試。


    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各省直若干鄉試平均中式率.png

    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各省直若干鄉試平均中式率


    明代會試平均錄取率也不到9%,有明一代共舉行殿試89榜,共錄取進士24586名,每科進士平均僅為276人,殿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也就是全國每年平均錄取進士僅為90人。以周用參加會試的弘治十五年(1502)為例,當年應試者有3700多人,錄取數為300人,錄取比例為8.1%。

    古代文人將科舉視為人生的重要出路,是實現抱負、光宗耀祖的關鍵途徑。何況周采出生在這樣的書香門第。可是周采屢試不第,沒有考中科舉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整塊墓表共約900個字,反反復復在訴說的是周采如何刻苦磨礪、日誦千言,但仍舊沒有中舉。

    周采年表

    字敬臣,號景川

    嘉靖十年十二月十一日(1531),出生。

    嘉靖三十四年(1555) 25歲,母親去世。

    嘉靖三十七年(1558) 28歲,參加補試。

    嘉靖四十年(1561)-萬歷七年(1579),七次參加鄉試。

    萬歷七年(1579) 49歲,入國子監。

    萬歷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589) 59歲,逝世。

    根據墓表記載信息,周采出生于嘉靖十年十二月十一日(1531),逝世于萬歷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589),享年59歲。“稍長即骎骎向學,日誦千余言,積之則曼倩之二十萬言不是過也。”周采少時便勤奮好學,每天誦讀千余字,積累下來,東方朔的二十萬字也超不過他。(注:東方朔,字曼倩)

    “并乙卯丁內艱,戊午服闕補試。……于宮嗣是試于督學使者暨按君郡邑大夫,凡四十有四,試輒高等,中間入棘院者七,然輒不售。”嘉靖三十七年(1558),周采服喪期滿后第一次參加鄉試,但遺憾的是并沒有考中。而這一年,周采的三叔周式南和長兄周京也同時參加鄉試,并中舉了。

    此后,周采共參加了四十四次各類長官舉辦的“模擬考”,每次都成績優異。但是進入鄉試考場七次,不幸的是都未能考中。參加七次鄉試,也就是嘉靖四十年(1561)、嘉靖四十三年(1564)、隆慶元年(1567)、隆慶四年(1570)、萬歷元年(1573)、萬歷四年(1576)、萬歷七年(1579)。“巳卯以貢游太學,為六館諸生所推復,復以高等入試,試復不售。”萬歷七年(1579),周采以貢生的身份進入太學,并參加了最后一次鄉試,依舊沒有錄取,此時周采49歲。

    國學大師錢穆認為“中國歷史上真正可以稱之為科舉制度的只有明朝。擠到獨木橋上也只有明朝。”所以周采苦學數十年也并沒有考取任何功名。他深深遺憾著,并將此情種種鐫刻在了墓表中,“公孫十上殆幾之矣,然益淬礪不少休,日復讀千言。……其三子亦隨泣以諫曰,兒輩敢不淬礪,以卒大人志。……先生曰,兒勉之,吾自盡吾事。”讀到這里甚至有一些感動,周采把科舉當作畢生的事業在經營,居然沒有將未竟的理想強加給下一代,“你有你的責任,我也有我的”,這是每個個體獨自完成的修行。

    墓表的結尾用一組排比總結了周采的一生,他篤厚、志學、恭敬、憐貧、好客,也喜歡“臥游山水寄情川青”。長兄周京已中舉人但在會試中無所獲,就把所有的“考試資料”全部燒毀,兄弟周甸和周賚極其聰慧卻英年早逝,周采似乎是一個天資平平、勤奮努力、缺點運氣的人,他喜歡旅游打卡卻沒有留下名篇畫作,他好客交友卻沒有留下唱和詩文,就像是這個吳江名門望族中的“普通人”。面對命運的褶皺,普通人周采的選擇是:敬我不能,盡我所能。


    圖片
    END

    ◆ 作者:龐 慶

    ◆ 來源:《吳江通》公眾號

    ◆ 2025-04-28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系列18部无码观看AV|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东方四虎av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无码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成人啪精品视频网站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AV|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欧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黑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在线| 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欧美嫩交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欧洲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 | 男女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