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云:“氣穴所發(fā),各有處名。” 人的體表有數(shù)百個穴位,對應(yīng)體內(nèi)各種組織器官。 許多穴位,針灸或推拿,都有“按之快然”“驅(qū)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平日堅持按揉10大保健穴位,堪比特效藥,越“揉”越長壽! 01 消食穴——大陵 大陵穴,位于手腕掌側(cè)橫紋的中點處。 它在五行中屬土,與脾胃相應(yīng),是人體自帶的健胃消食片。 若是脾胃不佳、消化不良,還有心火上攻所致的胃脹胃痛。 多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祛心火,促使胃部蠕動,讓脾胃更健康舒適。 每次用大拇指按摩的時間最好不少于3分鐘,以感到微微酸脹為佳。 02 去火穴——勞宮 勞宮穴,位于手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時的中指尖處。 它歸屬于手厥陰心包經(jīng),是心包經(jīng)的一個熒穴所在。 且五行屬火,具有提神醒腦、清除心火、疏散熱邪的功效。 如果心神不寧,煩躁不安,夜間容易失眠多夢,就多按揉此穴。 用雙手的拇指相互按壓,或是將雙手頂于桌角上按揉,時間自由把控,長期堅持,必有良效。 照海穴,位于人體足內(nèi)側(cè),內(nèi)踝尖下方的凹陷處。 它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陰蹺脈,與咽喉部息息相關(guān)。 刺激該穴位,可以減輕由陰虛火旺引起的咽喉干燥腫痛癥狀。 而且對于感冒初起,或是患有慢性咽炎的人,都有助于消炎護嗓。 按摩時閉嘴不言,點揉三五分鐘,直到嘴里有津液出現(xiàn),立即吞咽,疼痛也會隨之緩解,每日兩三次左右。 04 止咳穴——孔最 孔最穴,位于伸直手臂外側(cè),尺澤與太淵連線中點上7寸處。 它是肺經(jīng)脈氣所發(fā),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春日里乍暖還寒,易感冒咳嗽,常按此穴,就是免費的“止咳糖漿”。 除了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30秒到1分鐘,還可以用彈撥的方式,以感到酸痛為宜。 05 便秘穴——支溝 支溝穴,位于前臂背側(cè)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處。 它是手少陽三焦經(jīng)的常用腧穴之一,三焦經(jīng)氣血在此吸熱擴散。 通過刺激該穴,可以梳理少陽之氣,宣通三焦氣機,通調(diào)水道。 使得腑氣暢通,津液得下,助益腸道傳導功能,是治便秘的特效穴。 用一側(cè)拇指指腹按住穴位輕輕揉動,每側(cè)一分鐘,便秘可自然而然化解。 06 降糖穴——然谷 然谷穴,位于內(nèi)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它屬腎經(jīng),是我國古代記載最早的輔助治療降糖血的穴位。 按揉此穴,可以增強腎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控制血糖。 還能改善陰津虧損、燥熱偏盛導致的口干、口渴、煩躁等癥狀。 每晚洗腳后點按然谷穴10秒,再按揉五分鐘左右,直至產(chǎn)生明顯酸脹感。 07 降壓穴——內(nèi)關(guān) 內(nèi)關(guān)穴,位于前臂掌側(cè),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處。 現(xiàn)代許多人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飲食,讓血壓一路飆升。 而血壓過高,會損害大腦、心臟、腎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該穴位是人體內(nèi)被隱藏的“降壓開關(guān)”。 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每次32拍,兩者交替進行,可以改善血管舒張,降低血壓。 08 健脾穴——商丘 商丘穴,位于足內(nèi)踝前下方凹陷中,舟骨結(jié)節(jié)與內(nèi)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它五行屬金,脾經(jīng)的熱散之氣都會從此快速通過。 脾臟運行不佳時,會導致體內(nèi)毒素堆積,新陳代謝變緩。 按揉此穴,可以健脾化濕,排毒消炎,讓人感到身體輕盈。 每天用手指按壓此穴三五次,每次兩三分鐘左右,效果頗佳。 09 補腎穴——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三分之一,屈足趾時出現(xiàn)凹陷處。 它是腎經(jīng)的首穴,經(jīng)常按摩,有補腎壯陽、增精益髓的強大功效。 若是感到腎氣不足,記憶衰退,腰膝腿軟,體力不比從前。 則可以在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cè)涌泉穴,每次50到100下,記得力道不必過大。 10 急救穴——人中 人中穴,位于上唇上方正中的凹痕處。 它具有醒神開竅、解痙通脈等功用,是眾所周知的重要急救穴位。 如果身邊人有中暑、昏迷等緊急情況,又沒有醫(yī)護人員和急救藥物。 及時用手指或針刺按壓刺激,可以使輕度患者即刻蘇醒,對重癥患者也有促醒作用,能為挽救生命爭取更多時間。 |
|
來自: 醉愛書 > 《養(yǎng)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