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最火的時候,有家公司火得很低調。別看它沒上熱搜,連央視也不愛拍,但全國幾乎每一臺智能機器人、無人機、電動滑板車里,都藏著它家的小零件。 這個藏在常州禮嘉鎮的小廠——艾邁斯電子,把“連接器”這門美國控制最嚴的技術干成了自家拳頭產品,銷量兩年暴漲2000%,一舉沖上全國前三。這波操作,不靠概念、不靠融資,就靠技術和死磕。今天,咱們拆解這家“沉默巨人”的逆襲密碼。 小廠如何硬剛技術封鎖?2000%背后的“連接器革命”說起機器人,有人想到動作協調的“關節”,有人盯著算法的“大腦”,可真正能讓這些模塊彼此協作、流暢運行的,是那個被忽視的小零件——連接器。這個美國人列入高敏感清單、用出口管制嚴防死守的元器件,如今卻被一家樂嘉鎮的小企業,做出了全國前三的成績單。 ![]() 這家公司叫常州艾邁斯電子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做的是音視頻接插件代工,2008年出口額超過8000萬元。但企業負責人胡正宇看得很清楚:再干下去,技術永遠攥在別人手里。于是他們在2009年自斷后路,砍掉代工線,開始“啃骨頭”——自主研發連接器。 他們啃的第一塊骨頭叫XT60,一款用于鋰電航模的動力連接器。看似一個不起眼的黃色小插頭,卻關系到電流是否穩定、溫度是否失控、抗震是否過關。十多年過去,這顆“中國芯”從航模延伸到無人機、機器人、智能出行設備,成了國內智能硬件的“標配接口”之一。 真正把艾邁斯推到聚光燈下的,是近兩年的數字——2022年月出貨8000套,2024年初已突破20萬套,增幅超過2000%。而且這一爆發,不是靠價格,而是靠性能打出來的。 目前主打的低壓大電流連接器,適配60伏以下、10至160安培使用場景,性能指標達進口產品的80%-90%,但價格僅為其50%-60%。 ![]() 誰在用?小米、大疆、科沃斯、九號、宇樹、云深處,全是中國頭部AI設備制造商。他們有個共同點:需要在極限空間內塞下高電流、安全、穩固、抗振的連接器。而艾邁斯在這條技術縫隙中做到了“卡位”。 技術突破靠專利背書。目前艾邁斯已擁有3項國家發明專利、200多項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是中國連接器行業中擁有自主產權最多的企業之一。 爆發背后不是偶然,而是10多年埋頭造芯、不斷更新技術路線的結果。再深挖,我們看到的,是這家公司從“配件工廠”變身“核心鏈主”的全過程。 從8000萬代工廠到全國前三,它是怎么拐彎超車的?一家公司愿意砍掉賺錢的代工線,本身就是場豪賭。2009年,艾邁斯在最掙錢的時候,選擇斬斷與海外品牌的代工綁定,轉向連接器研發,這在當時無異于“自廢武功”。 ![]() 可他們沒選錯賽道。連接器雖小,卻是電流、信號和設備安全的“神經元”。特別是在機器人、高端無人機、新能源設備中,連接器不只要傳電,更要耐熱抗震、微型緊湊。 他們研發的XT60系列,最早是為模型飛機設計的。使用場景決定了它必須輕、小、抗撞、穩定。后來發現,這種極致適配特性,正好符合機器人與智能電動車的需求。 于是,艾邁斯把XT60做了升級,一口氣推出了XT90、XT150、MR系列等,每一個型號都做到了性能指標差異化適配,從而逐步打入大疆、納恩博、小米等客戶供應鏈。 ![]() 以前是“客戶提要求,我們做對接”,現在是“我們參與前期研發,一起做定義”。這就從“供應商”升級成了“協同研發者”。 最關鍵的轉折點是2016年。這一年艾邁斯徹底停止傳統業務,只留下“連接器”一條產品線。那一年也正是人工智能浪潮萌芽之時,服務機器人、電動滑板車、機器人臂爆發需求。 他們押對了行業節奏,也押中了場景空間。 不僅如此,艾邁斯還在2023年斥資4億元建新工廠,預計建成后年產能將突破5億套。這一產能配套,正是為“AI機器人”大規模商業化做準備。 從“代工變身”,到“鏈主成型”,艾邁斯的轉型軌跡和整個中國制造業高質量轉型路徑形成了同步共振。 AI風口上,這顆“科技神經”如何成了新鏈主?2024年初,中國AI機器人爆發式發展,尤其是人形機器人與服務型機器人的技術成熟度不斷推進。可與此同時,機器人產業鏈上的短板也暴露得更明顯:核心連接器技術依賴進口,交付成本高,響應周期慢。 ![]() 而常州在這個時點上打出了一張“產業鏈協同牌”。政策給方向,企業做配套。艾邁斯便是這條鏈上的“中場核心”。一方面他們為宇樹、小米、云深處等企業提供定制型連接器;另一方面,他們也成為了常州機器人產業集群的“標準化推動者”。 在今年即將量產的第四代連接器項目中,艾邁斯專門研發出適配人形機器人高速關節的微型高震動接頭,具備快速拆裝、抗扭力、防水防塵等多項性能優化。 這些產品并非獨立研發,而是和整機企業共同設計、實驗、測試、改進,真正實現產業協同。 ![]() 2024年,常州人工智能產業鏈已突破百億元,計劃在2027年形成300億元規模。而艾邁斯們就是這條價值鏈中,最被低估卻最不可或缺的連接點。 連接器這件小東西,正在完成一場大逆襲。它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小部件”,而是AI工業時代中“不可替代的科技神經”。 美國控制不出口,中國造出了自己,連接器從幕后走到前臺,這正是中國制造業自主攻堅、鏈條突圍的縮影。 參考資料:突破百億元!常州人工智能產業快速崛起.上游新聞.2025-03-28. 艾邁斯電子:小賽道上跑出大風口.常州日報.2025-03-21. 【新華時論】當好產業鏈的“動力連接器”.新華日報.2025-03-20. 爆單!常州這家企業,被王興興的宇樹帶飛了!.常州發布.2025-0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