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換季皮膚就瘙癢難忍,總是起一片一片的小疙瘩,皮膚表面凹凸不平,越撓越癢,越出越多。 過幾個小時就會下去,但是會反復不斷地起疹子,吃藥打針也不管用。 同時還伴有關節疼痛,紅腫,嚴重者還會出現發熱的癥狀。 這是由風濕熱邪所致的,風濕熱邪在中醫被稱為“溫病”。 人體御邪能力不足的時候,外界的風邪侵襲我們,與我們體內的濕氣互結,風邪濕邪蘊結,久而化熱。 那么風、濕、熱邪侵襲我們的血脈,燥熱的血液再去濡養我們的肌膚,就會發癢,起疹子等癥狀。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止癢圣藥,消風止癢顆粒,它是一個中成藥,藥店就有賣。 消風止癢顆粒由防風、蟬蛻、蒼術、地黃、地骨皮、當歸、荊芥、亞麻籽、石膏、甘草、木通組成。 能夠消風,清熱,除濕,止癢。 來看看祛風的藥物:荊芥和防風。 它倆是祛風界的黃金搭檔,很多祛風的藥劑里都有它倆的身影。 荊芥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發散風寒類的中藥,其藥性辛,微溫,歸于肺、肝兩經。 荊芥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癢、消瘡、止血的功效。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肺、脾、肝經。主要的功能是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我們就光看名字,防風,防止風進來,就知道它能夠抵御風邪。 接著看祛濕的藥物:蒼術,石膏和木通。 蒼術是白術的“老大哥”,它的祛濕效果比白術效果好的可不止一星半點,蒼術祛濕“穩、準、狠”,濕氣都怕它。 再看石膏,石膏清濕熱,它能夠使體內的濕熱隨著小便排出去。 木通則是負責通路,把三焦的道路打通,讓濕熱更好地排出去。 然后就是清熱的藥物:地骨皮和蟬蛻。 地骨皮涼血又清瀉肺熱,尤其擅去皮膚蒸熱,大名鼎鼎的瀉白散里也用的它。 蟬蛻藥性是往上走的,能夠把心肺的熱從我們的毛孔散發出來。 把體內的風邪,濕邪,熱邪給清理出來了,就要做后續的工作了。 那就是要滋陰補血潤燥,把燥熱的血給滋潤起來,從而解決癢的問題。 用什么藥呢?當歸這個“補血圣藥”是首選;其次就是地黃,它被稱為“滋陰圣藥”; 最后再來個潤燥止癢的亞麻籽;最后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合用,能夠祛風止癢、清熱止癢、利濕止癢。 同時呢還能補血止癢、滋陰止癢、潤燥止癢。 多管齊下,風濕熱邪所致皮膚瘙癢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