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yī)大師熊繼柏講:學習中醫(yī)要熟讀經典融會貫通 學中醫(yī)不是只讀哪一本書就可以了,要熟讀《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四大經典,還要熟讀《溫病條辨》《溫熱論》,還要學習《內科學》《診斷學》,尤其對《方劑學》更要特別熟練。如果只會用《傷寒論》的方子,對于臨床上大量的急性熱病和急性傳染病,沒有學過溫病學你可能會束手無策,不會三焦辨證,不會衛(wèi)氣營血辨證,你治療急性熱病就是一個外行。認真讀書,刻苦實踐,是中醫(yī)成才的必由之路。中醫(yī)的四大經典讀得越熟越好,可以專攻一門,但是必須全面學習融會貫通。你在講《傷寒論》的同時你知道《內經》《金匱》《溫病學》,那你講課的思路會開闊得多,你講的內容會豐富得多,你的教學水平必然高得多,學生聽課也更有興趣,同時告訴學生如何融會貫通。 所以我們讀經典不但要讀懂,而且要讀熟,讀熟以后要融會貫通,在讀懂讀熟融會貫通的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這就到了另外一個境界,我們應該要求自己要達到這個境界,達到這個境界以后你去講課就可以從理論到臨床,從臨床到理論,從《內經》到《傷寒》到《金匱》可以隨意融通,橫講豎講學生都能聽得懂,這樣講課學生肯定不會打瞌睡,所以我們想把《內經》課講活,應該從這幾點入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