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賦:三氣澄明方見月 五更守靜始聞鐘》 開篇: 日月有升沉之數,寒暑有往來之序。觀滄海十年揚塵,見桑田半世生煙。吾嘗見寒士著蟒袍,亦睹朱門覆蒿草。方知人間榮辱皆過眼云煙,唯胸中氣象能定乾坤清濁。 (正文) 世人常嘆命途多舛,實則浮生若寄,世事如棋。昔范仲淹于岳陽樓,見洞庭水勢浩蕩,頓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理。今觀市井眾生,或為蠅頭微利怒目,或因蝸角虛名切齒。豈不聞'泰山崩前色不變'乃真豪杰,'麋鹿興左目不瞬'方為大丈夫? 吾有三戒贈諸君:晨起不挾雷霆之怒,處事不懷陰鷙之怨,夜臥不存輾轉之憂。昔張子房橋上拾履,能忍市井之辱;藺相如回車避巷,可容同僚之譏。此等人物,非天生圣賢,皆因深諳'忍字心頭一把刀,退步原來是向前'之道。 欲成事者,當學陶朱公三散千金之智。范蠡泛舟五湖,非畏越王猜忌,實明'狡兔死走狗烹'之理。今人常困于得失,猶如春蠶自縛。昔王陽明龍場悟道,方知'心外無物';蘇子瞻赤壁泛舟,乃覺'物我無盡'。可見心境澄明處,自有萬千氣象。 吾觀今人辦事,多似熱鍋螞蟻。豈不聞'欲速則不達'古訓?昔姜尚八十釣渭水,孔明廿七出茅廬。快慢豈在朝夕?恰似春種秋收,自有定時。王羲之練字染黑池水,懷素書蕉寫破千株。若無此等水磨功夫,何來《蘭亭》絕唱,《自敘》奇篇? 處世當效法天地,春不爭榮,秋不懼凋。謝安弈棋聞捷報,面不改色;郭子儀單騎退敵兵,談笑如常。此等氣度,皆因胸中有丘壑。昔顏回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原憲蓬戶繩樞自得其志。窮達在天,修身在己,此之謂也。 勸君且看:黃山松立絕壁而枝干遒勁,洛陽花居沃土卻易遭攀折。苦樂不在境遇,全憑方寸靈臺。白樂天謫居潯陽,猶聞琵琶成絕響;蘇子瞻貶至嶺南,卻道日啖荔枝三百。可見心若向陽,暗室亦有光明。 收筆: 夜觀星河璀璨,方知微塵亦有光華;晨見朝露晶瑩,乃覺須臾可證永恒。人生百年,譬如朝露托金烏,寒梅傲霜雪。但使胸中養得浩然氣,自可履荊棘如坦途,視波瀾作平地。諸君且記:修心好似磨銅鏡,日日拂拭見本真。 ![]() |
|
來自: 新用戶20304905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