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脂問題日益凸顯。一提到降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汀類藥物。的確,他汀類藥物在降脂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 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 A(HMG-CoA)還原酶,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所以主要是降低膽固醇,尤其能夠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同時對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也正是基于他汀類藥物降低LDL-C的優勢,它還具有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長大、穩定斑塊、抗炎等多重作用,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他汀類藥物并非完美無缺,在使用過程中也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 ![]() 首先,他汀類藥物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傷。部分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后,可能會出現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等肝酶升高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肝酶升高不超過正常上限的 3 倍,可以在密切監測下繼續用藥;但如果肝酶升高明顯,可能需要調整用藥方案或停藥。 其次,他汀類藥物對肌肉也有一定的影響。少數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后可能會出現肌肉疼痛、無力等癥狀,嚴重時可能發展為橫紋肌溶解癥。橫紋肌溶解癥是一種嚴重的不良反應,可導致腎功能損害等嚴重后果。 高血脂中,除了膽固醇升高,還有一類人是甘油三酯升高。其中,貝特類藥物主要適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及以甘油三酯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癥。當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顯著升高(通常超過 1.7mmol/L,特別是達到 5.65mmol/L 以上時),為了降低急性胰腺炎的風險,可考慮使用貝特類藥物。 那如果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該如何用藥?醫生可能會給與其中一種降脂藥物,如果單一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醫生在評估后會考慮他汀類與貝特類藥物聯合使用。但兩者聯用,其肌病和肝損傷的風險增加。通常要采取錯時服藥的方式,如早上服用貝特類藥物,晚上服用他汀類藥物,以減少藥物相互作用。 ![]() 那有沒有一種藥既能降膽固醇又能降甘油三酯呢?好消息是有的,那就是阿昔莫司! 阿昔莫司是一種煙酸類衍生物,主要通過抑制脂肪組織釋放游離脂肪酸,減少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從而降低血脂水平。作為一種降脂藥,阿昔莫司也有獨特的優勢。 1. 全面降脂 阿昔莫司不僅能顯著降低甘油三酯和 VLDL 水平,對脂蛋白a、LDL-C 和總膽固醇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同時,它還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DL-C 被稱為 “好膽固醇”,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因此,阿昔莫司能夠全面調節血脂,對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2. 不傷肝腎 對于很多擔心藥物對肝腎造成損傷的患者來說,阿昔莫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阿昔莫司在體內幾乎不經肝臟代謝,與他汀類藥物相比,阿昔莫司對肝臟的影響較小,即使是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同時,阿昔莫司對腎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一般不會引起腎功能損害。 3. 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 在臨床治療中,很多患者往往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阿昔莫司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這使得它在聯合用藥時更加安全可靠。例如,阿昔莫司與降壓藥、降糖藥等同時使用時,一般不會發生明顯的藥物相互作用。而且,對于伴有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阿昔莫司不僅能夠降低血脂,還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對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一定的幫助。 ![]() 使用阿昔莫司,要注意這幾點!盡管阿昔莫司具有不傷肝腎等優點,但它也并非完全沒有副作用。部分患者在使用阿昔莫司后可能會出現皮膚潮紅、瘙癢等不良反應,雖然一般癥狀較輕,但也可能影響患者的依從性。 對于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阿昔莫司的使用需要謹慎,因為它主要經腎臟排泄。這也限制了該藥在部分患者中的應用。 有患者會問,為何醫生很少給開阿昔莫司呢? 臨床醫生很少開阿昔莫司可能是由于醫生的習慣和認知、藥物特性以及市場和推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隨著對阿昔莫司的進一步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阿昔莫司在降脂治療中的應用可能會逐漸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