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練習步驟: 在少林七十二藝中,鐵掃帚功、足射功、腿踢功等功法,均屬于鐵腿功系統。該功法體系涵蓋大腿、膝蓋、小腿及足部四大部位的專項訓練,通過柔韌性開發、力量速度提升、骨質密度增強三位一體的修煉方式,使習武者達到'腿如鐵杵,動若疾風'的境界。以下是練習步驟:2.壓腿 練習者需選擇穩固的齊腰高平臺(傳統用紅木梅花樁臺),將支撐腿腳尖正對臺面,另一腿緩慢提至臺緣。雙手虎口相對按于膝上,配合丹田之氣徐徐吐納。下壓時需保持'三平一直':肩平、胯平、臺面平,脊柱與支撐腿成垂直線。進階者可嘗試'活步壓法':在身體前俯時,支撐腿腳跟離地,僅以腳掌支撐,此法能額外增強踝關節穩定性。每次完成正壓、側壓、后壓各60次,此過程需配合《易筋經》呼吸法,以氣導血,化僵為柔。 3.軟拍法 先用右掌從左腳踝外側逐步拍打至臀側。然后逐次向下拍打至腳外側足踝部,一上一下共拍12遍;再從足踩內側拍打至胯根,一下一上共12遍。繼而從足背向上經前脛、膝蓋至大腿根進行逐次拍打,一上一下共12遍。左腿拍打完畢,換拍右腿,用左手進行逐次拍打,方法同前。左右腿拍打完畢,已是熱麻有力,用掌拍打后,再用掌鋒進行逐次砍擊,方法與拍打相同,必須密密砍打盡腿部的每一部位。 4.揭皮功 用掌拍打完,再用竹刷把進行排打,方法是:先用右手持把從左腿外側逐次排打至腳面外側、小趾。然后再從大腿根排打經膝、前脛至腳面,繼而排打腿部內側。左腿排打完畢再排打右腿,動作方法相同,總計排打36次。此法行之半月,竹刷把換成鐵絲把,逐次鐵砂袋(先用綠豆花椒,后以河沙,再鐵砂),逐漸換著進行排打。最后即用木棒,木棒的用法也是由松軟置換至堅硬質,直至能用鐵棒操習。每一種排打的方法都是由輕至重、由慢到快地進行。 5.過碾法 當揭皮法練習完畢后,進行這一項的練習。選擇石墩兩個(板凳也可以),距離依自己的腿長而定,即臀部坐在一石礅上,伸膝雙足跟擱在石礅上。然后,用一石擔(初時用的木杠應粗一些,纏上棉布條,重量以40公斤開始)放于大腿上,兩手向前推擔杠,使石擔杠在腿上滾動;滾至腳頸再滾回大腿,一來一往滾動120次為準。 注意:石擔的重量應逐漸增加,從40公斤直至100公斤為止。擔杠的木質也應逐漸易換,先從竹杠、木杠到鐵杠,并由粗到細。此法之練習對膝部和前脛部的硬度和力量有相當大的幫助。 ![]() (十分痛苦的滾腿) (二)第二步: 練習鐵掃帚功需經歷三個步驟:一是潑腳,二是前掃腿,三是掃木樁。練習者必須遵循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刻苦訓練,堅持不懈,大約五年方可練成。 1.潑腳是掌握鐵掃帚功的基礎技法之一。練習時,雙腳開立同肩寬,左腳向前邁出半步站穩,右腿微屈蓄力,右腳貼地由右經左腳前向左側潑出(腳掌全部著地),勁力從胯部經大腿傳導至足底,形成半弧形軌跡。當右腳潑至左腳左側落點后,腳腕驟然發力,立即由左向右潑掃,砂石應聲飛濺,返回原位時需保持重心穩定。如此反復練習潑腳,每日晨昏各練三百次,持續練習三個月。為達到雙腳力量均衡,可左右腳交替練習:練習左潑腳時以右腳跟為軸,左腳尖內扣45度,抬左腳向右潑出時需配合腰胯扭轉;右潑腳練習時則反向操作,注意兩膝始終微屈以護關節。 2.前掃腿是鐵掃帚功的第二層技法。其動作要領為:練習者單腿屈膝下蹲支撐,另一腿伸直貼地,以支撐腿為軸,掃擊腿如鐮刀割麥般向前方180度弧形橫掃。該技法要求腰胯協同發力,掃腿時腳掌緊貼地面,通過快速擰轉腰身產生鞭打效果,特別適用于攻擊對手踝關節及下盤。實戰中常配合虛步誘敵,當對方重心前移時突然實施掃擊,可有效破壞平衡。訓練時需注意保持身體中正,掃腿后迅速回撤成格斗式,避免因動作過大失去重心。5.按上法經久練習不可間斷(雨雪天可在室內練空腿),待脛骨硬度增強后改用'后掃堂腿'技法。每根木樁需進行前掃、后掃、內掃、外掃四向訓練,掃擊時足弓繃直如鐵板,著力點集中于脛骨中下三寸處。單腿每日掃擊總數不少于三百次,左右腿需交替練習以防肌力失衡。冬至前后可改用桐油浸泡的竹樁,以特殊材質刺激經絡。練至三年后功深時,前掃腿掃擊木樁需達'三響合一'之境——破風聲、撞擊聲、木裂聲次第分明。繼續練習五年后,后掃腿掃擊需達'無念之境'。掃擊時閉氣凝神,足踵發力如重錘。重點修煉足外側至外踝上三寸的'鐵門檻'區域。經日久磨煉,腿掃擊到樹身,樹則揺揺欲倒, 漸漸干落枯葉而死, 此時腿上功夫則告成功。 (三)第三步: 1.踢腳靶 踢腳靶是增強踢擊連貫性和準確性的專項訓練方法。教練員持腳靶時通常采用三種高度:低位訓練正蹬側踹,中位鍛煉掃踢膝撞,高位適合練習劈掛鞭腿等難度動作。高靶位訓練不僅能提升髖關節靈活性,更能強化核心肌群的動態穩定性。 2.空踢二、功法闡釋 無名異(制)15克, 自然銅(制)15克、木鱉子(菜油浸炒)15克、蘇木15克、地龍15克、當歸(酒浸) 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均耳灰30克、牛膝10克。以上諸藥共研細末,煉密為丸,如眼珠大。練功前服丸,用溫開水沖服。 川烏一兩,草烏一兩,百部一兩,透骨草一兩,海牙一兩,硫磺塊二兩,青鹽四兩,半夏一兩,藜蘆一兩,龍骨一兩,紫花地丁一兩,蛇床子一兩,狼毒一兩,地骨皮一兩。以上幾味用醋五碗,水五碗,煎至七碗。每日功后燙洗之,用10日后另煎。 具有強健筋骨、增強肌力、改善韌帶柔韌性之功效,兼具鎮痛、消腫、解毒等作用。 ![]() |
|
來自: 無名老熊 > 《內功功理 功法及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