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一幅王羲之的狂草作品,至于真偽,這里不說。若為真,其草書風格,可以說是后人狂草書的“祖師爺”。萬卷樓書法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王羲之狂草《天朗帖》,第一眼還以為是黃庭堅的草書。 王羲之的草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巔峰之作,代表了魏晉時期“今草”的最高成就。他的草書在張芝“章草”基礎上革新,開創了流暢縱逸的“今草”風格,對后世影響深遠。 王羲之的草書以靈動自然的筆法、舒展多變的結體、疏密和諧的布局及豐富墨色運用為特點,形成了獨具韻律與意境的書法風格。 而狂草的特點在于其奔放不拘謹,筆勢流暢自如,猶如草原上的疾風暴雨,有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感。 顯然,狂草不是王羲之草書的風格,而且今天整理的《天朗帖》,和王羲之所見的所有草書都不一樣。 《天朗帖》是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的一件作品,但現存版本多為后世摹本或臨本。此帖內容簡短,以行書或草書書寫,風格清逸灑脫,體現了王羲之“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特點。 據網傳,《天朗帖》,又稱《草書黃庭內景經》,是王羲之晚年所寫,他一改昔日的內斂含蓄,將情感與筆墨盡興揮灑,做到了人筆合一,同時雖酣暢淋漓,仍內藏法度、不失嚴謹。 記下來,我們慢慢欣賞王羲之狂草《天朗帖》。 ![]() ![]() ![]() ![]() ![]() ![]() ![]() ![]() 王羲之草書的革新性在于將實用書寫升華為情感載體,其“中和之美”至今仍是草書審美的核心標準。研究時需注意:唐代摹本最可信,宋以后臨本需謹慎考證。 |
|
來自: 修行者千福 > 《書法美術攝影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