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一書可能是最喜歡給角色起綽號的小說了,哪怕是后來的武俠小說,像水滸傳這樣宛若強迫癥一樣給主角方一百零八個角色都起一個綽號的也是絕無僅有。而這些綽號有些不知道是施耐庵有意而為之還是無心插柳,起的頗為抽象,本文就來聊聊水滸傳一書中那些極其抽象的角色綽號。 ![]() 水滸傳 “小溫侯”呂方單純只看“小溫侯”這個綽號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就是說呂方跟呂布一樣也用方天畫戟,同時穿著打扮類似,并且也姓呂,那么起一個“小溫侯”也不過份,真正的問題則在于呂方的“小溫侯”來源于他平日里愛學呂布為人。
![]() 呂方 這就離譜了,呂布的為人有啥好學的啊,雖然水滸傳成書在三國演義之前,這時候還沒有“三姓家奴”的經典場面,但無論是歷史上還是三國志平話里呂布的形象,都不是什么好人,呂方好學呂布為人,得虧沒有當場來一出拜宋江為義父。 ![]() 郭盛和呂方 “鎮三山”黃信有句話叫做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但這句話在黃信身上是不成立的,因為他這個“鎮三山”是自己起的,甚至施耐庵在黃信身上帶上了諸多調侃。
這個綽號,原文就說是來自黃信“自夸要捉盡三山人馬”,自夸倆字就知道施耐庵是告訴讀者,黃信沒這個能力。我們看三山有誰就知道了,清風山是著名的清風三廢,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和白面郎君鄭天壽,其中作為大寨主的錦毛虎燕順連原文寫明“槍法卻慢”的張清數回合都接不住,成了全書唯一一個被張清用純槍法就能吊打的角色。 而這樣的貨色,加上不如他的王英和鄭天壽竟然十回合就能擊敗黃信。甚至這還是一場步對馬,雙方實際差距其實更小。
![]() 黃信 十回合被擊敗是什么概念呢?意味著黃信單打獨斗都未見得打得過燕順,畢竟水滸傳里回合和倍數多少也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呂方三十回合敗給曾涂,那么加上跟他一樣水平的郭盛,也仍然不是曾涂對手,但呂方五十回合敗給石寶,那么加上郭盛就能跟石寶打成平手,甚至按照描述石寶疑似處于守勢。這里黃信以馬對步的優勢十回合落敗,說他單人不如燕順大有可能。 再看跟其他倆山寨對比,二龍山是魯智深、楊志、武松,這都不用比,當然黃信吹這個牛的時候,二龍山統領可能是鄧龍,那黃信還是可能打贏的。 最后是桃花山,李忠和周通,李忠單挑呼延灼是十回合出頭落敗,雖然不算強,但清風三廢這仨加起來也咋看都不像能比得上呼延灼的,更別說黃信還有馬對步的優勢,黃信要打李忠其實也是十分費勁。 ![]() 李忠 前面說施耐庵對黃信的描寫頗多調侃,其實不光是武力分析,再看黃信看見清風三廢劫囚時的態度。
原文說黃信“是個武官,終有些膽量”,有膽量就是有膽量,啥叫“終有些膽量”?說白了就是有點膽子,但不大,這比直接寫黃信無膽還有喜劇效果,而再看黃信說清風山這三五百小嘍啰的描述其實結合他只是有些膽量的描寫也大為可疑,清風寨只是一個勢力平平山寨,你說這三五百小嘍啰個個“身長力壯”?整個清風寨人馬也差不多也就這么多吧,個個都是身強力壯的精銳?怕不是黃信上來就被嚇到了,所以這里描寫的其實是黃信的主觀感受。 ![]() 黃信 “神機軍師”朱武朱武的這個“神機軍師”抽象就在于他認識陣法,但不會破陣,說是會排陣法,但就是被人吊錘,最后斗陣沒有贏過一次,但其實這也不怪他,他第一次登場在百回本原本是這么描寫的:
百回本說朱武“雖無本事,廣有謀略”,袁無涯的版本中應該是覺得這句話是一句病句,所以給改做“雖無十分本事,精通陣法,廣有謀略”,其實這里的無本事未見得是病句,因為這里的“本事”可能是專門指代武藝的,后續版本改也無所謂,但錯就錯在加了一個“精通陣法”這個不存在的設定,就顯得很搞笑。 ![]() 朱武 我們看朱武這個“神機軍師”怎么個“精通陣法”,玉田縣之戰,遼將耶律得重擺下五虎靠山陣,朱武先是吹噓說遼國人的陣法不足為奇,看我以鯤化為鵬陣應對:
結果實戰如何呢?答案是被遼國直接吊打,全靠盧俊義自身武藝過人才得以脫身,要不是盧俊義勇猛,怕是當場陣亡,多虧了宋江派兵來救后才解圍。
![]() 朱武 征伐遼國,斗陣的情節很多,朱武基本上都有發言,但細看下來簡直是施耐庵在高級黑,對決兀顏延壽,朱武雖然識破了兀顏延壽的太乙三才陣、河洛四象陣、循環八卦陣,最后確定這個陣法本質是諸葛武侯的八陣圖,但偏偏朱武非得賣弄一句說這陣法“人皆不識”,但實際上原著中八陣圖第一次出現是芒碭山對陣樊瑞,樊瑞布的就是武侯八陣圖,結果是朱武被吊打,當然樊瑞還會法術,姑且不算純粹輸給陣法,但問題是這一戰公孫勝其實也立刻就看出來是八陣圖,還把陣法圖紙給了宋江、吳用。 也就是說朱武賣弄半天,還說啥人皆不識,實際上宋江、吳用也都認識,最后誘使兀顏延壽攻打九宮八卦陣還是宋江自己的主意,朱武真就起了一個認一認陣的作用。 征遼的巔峰對決是兀顏光擺下太乙混天象陣,朱武又是認得陣法不會破陣,這似乎還也沒啥用吧?破太乙混天象陣還是九天玄女托夢告訴宋江破解之法。 ![]() “百勝將”韓滔韓滔外號的抽象點在于,給他這么一個百勝將的綽號,但他幾乎可以說完全沒贏過,出場被秦明二十多回合吊打,打東平府又被董平吊打,攻打東昌府被張清一石子爆頭,這里甚至還提到韓滔要在宋江面前顯能,這才去打張清,屬實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啊,前面遠勝你的徐寧都被石子打翻了啊,大名府一戰趁著秦明大戰索超,冷箭射中索超勉強算是戰績。 最后退場戰也是抽象,對陣的金節本就有意歸降,跟韓滔略微打了幾回合就詐敗走人,想讓宋軍追擊攪亂自家陣型,哪知道陣上的高可立看見韓滔追得緊了,一箭過去直接把韓滔射下馬,然后張近仁補刀殺了韓滔。
另外韓滔“百勝將”綽號來歷估摸著也屬于典型的商業互吹型,原文說是他“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完全不提上陣戰績,那自然水分大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