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別人再好,都不如對別人有用;你有價值,你有用,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在幾乎所有的關系中,都是這個道理和邏輯,“需要”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置的。你若是對別人沒用,那你的“好”就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你若是沒有實力,但你的“好”在別人看來就只是一種討好而已。也就是說,在處理關系這個問題上,單純地好并不是核心關鍵。
你看,領導需要你(承擔責任、做出犧牲)的時候,他也會一反常態,甚至對你尊重有加。
為什么有的關系走著走著就散了,因為彼此不再需要;為什么有的聯系走著走著就斷了,因為大家都玩起了“斷舍離”。所有關系變淡的原因,都是因為你在別人那里沒有了“用處”。
02
不要對別人抱有太高的期望,因為每個人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
有句老話說得好,任何時候都不要去挑戰(考驗)人性。為什么?因為人性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特別是遇有利益矛盾和沖突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為了所謂的友誼而成全別人的利益。事實上,任何關系和諧穩固的前提,都是利益不產生沖突。
利益形勢決定關系形勢,如何選擇可以更好地成全雙方的利益,那就會成為雙方的選擇。
與其考驗人性,不如順應人性。人性趨利避害,那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先把利弊關系和利害影響想清楚,如此才能打開局面、謀求成事。順應人性做事,你得到的都是你想要的。
03
不要和低認知的“選手”有太多的牽扯和交往,因為他們的愚笨有時候是補不上來的。
比如,你跟一個特別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打交道,那你在這段關系中就只會吃虧,根本達不到所謂“合作”的境地。我曾經的一個領導就是這樣,你各種給他“安排”,他接受得理所應當,可真當有事需要他關照的時候,他卻裝起了糊涂,甚至玩起了心眼兒。
如果一個人不值得,那一開始就不要跟他牽扯,而不是打了交道以后卻又妄圖改變他們。
參加工作多年,我的經驗是:如果一個人尚未開悟,在很多事情上,都不能主動去幫助他們,要讓他去“撞南墻”,等到他頭破血流的時候,等到他主動過來求助的時候,再去幫他。
04
既然是秘密,那就不要隨便告訴別人,因為99%的人都守不住秘密(講出來的都不是秘密)。
在人際交往中,最忌諱的一種行為,就是別人稍微對你好點,你就對別人掏心掏肺,妄圖拿所謂的秘密去交換彼此之間的感情。人和人交往,既要看“三觀”是否契合,也要看彼此之間是否相互需要,兩者都具備,一段關系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不管什么時候,用秘密都是換不來的關系,換來的只是一時的和諧,以及可能的背刺。
很多時候,你不給別人傷害你的機會,那別人就很難傷害你。你不對同事掏心掏肺,那同事就不會去打你的“小報告”;你不對領導掏心掏肺,那領導就會為了自己而百般拿捏你。
05
膽子大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就像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一樣,爭取了才有機會。
如果你有想法和訴求,那一定要主動表達出來,不然領導那么忙,怎么會有時間關心你呢;再說了,你只有表達出來,才能給領導一個提攜幫帶你的機會,否則領導怎么施恩于你呢。即便領導沒能答應,那你也沒有損失什么啊,而且還為下次的爭取奠定了基礎。
膽子大,其實就是敢于爭取。瞻前顧后,怕這個怕那個,不敢行動,到最后啥也得不到。
當然,爭取的前提一定是對底層邏輯的深刻認知。所謂的“爭取”,本質上是一種“交換”,如果領導給了你資源和機會,那你是需要以其他方式還領導恩情的,否則領導憑什么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