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1983年前,我的家鄉屬于唐山地區。 第一次去唐山是1978年。大一暑假歸家心切在唐山換車,見到候車室空無一人,車站廣場到處是席地而臥的人們,目光呆滯,行動遲緩。唐山地震屬于群震型,過后幾年還大震常發,1977年我縣秋假教師學習班還有人受傷。我從成都乘火車過來,已兩天兩夜(在北京去石景山大叔處,大叔帶我轉一個白天),實在太累了就忘記了害怕,一個人在候車室長椅上睡著了。不知是哪路神仙把我叫醒,一睜眼就聽見廣播我要乘的火車已經進站上車,我拎起在成都買的竹籃子(里邊裝著一本英語課本和大叔給我爺爺和老爺買的兩斤蛋糕)就跑,一到車上就關門開車了。 之后還去過三次。一是在松下時和同事們去唐山陶瓷市場買了一些自己喜歡的瓷器,還和地震紀念碑合影。二是與老婆回老家返京特意到唐山,也是逛陶瓷市場買了些瓷器。三是在誠通時單位組織活動,參觀地震紀念館和樂亭李大釗故居。 去過四次唐山,其實我并不了解唐山,除了地震和陶瓷我是啥都不知道。 今年五一放假,兒子通知我們去唐山。我不知為何去,孫子說去看噴泉。 5月2日,兒子開車,全家人向唐山進發。 G1轉S21再轉S3500,天津地界,看到很多發電的大風車。這里風也大嗎?我給孫子講:“天山有個山口叫達坂城,風特別大,往車外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大風車。在甘肅一個服務區,我們看到兩個在地上放著的大扇葉,93米長。這里的也就30米。”車要在岳龍服務區休息,令人萬分驚奇的是見到了服務區入口處地上也躺著一條太長太長的大扇葉。說“太長太長”,真的是太長太長了,好像比我在甘肅看到的還要長!我驚奇,孫子也驚奇,下車我們就跑過去看。在扇葉連接口處,我讓孫子靠近拍照,看出其連接口直徑要有2米多!隨即我用步子量其長度,孫子跟著我數,整整150步!這肯定也有90多米呀!難道我們看到的正在動的“也就30米”的扇葉,其實竟然這么長?! 上午10:20就到了唐山南湖景區,入住鉑爾曼酒店。房間還沒收拾,我們先把東西放入,我看到沙發上一張南湖景區旅游簡圖,“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一下子強烈地吸引了我! 我小的時候,公社大院演過很多次皮影,都是唐山皮影社演的,主要劇目我現在還記得的就是《五峰會》,還有沒有唱腔只顯示掌線(操縱)技巧的《烏龜與仙鶴》。讓我認為皮影最好聽的是第一次到完小參加六一兒童節活動,聽到一位姓方的學生清唱一段皮影。之后,我一直把皮影排在所有知道的劇種的第一位。上中學的時候,農村也搞村村通、家家通,即村村都有大高音喇叭,家家都有一個只接一根線、另一根線接地的紙盆喇叭。公社有廣播站,定時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早上6:30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和晚上8點的《各地廣播電臺新聞聯播節目》。廣播站也播一些本社新聞,更多的時間是播放歌曲、樣板戲選段。皮影適合演悲劇,唐山皮影社就創作了《收租院》。因為后來國家提倡“移植樣板戲”,唐山地區成立了“唐劇團”,即用真人在舞臺上表演、唱皮影的腔調,移植京劇《龍江頌》,其唱段常常在廣播里播放,我特別愛聽,可以說經常是“廢寢忘食”,自己家喇叭不響了就跑到外邊聽大喇叭或到別人家去聽,其中盼水媽的主要唱段《舊社會咱后山十年九旱》成為我在沒人的地方常唱的東西。地震我家的老房子全塌了,當時是作為大隊的倉庫,大隊書記與我去檢查情況,發現破四舊時從地主家沒收的一些膠木唱片,書記說砸了,我給偷偷拿回學校。我在學校是物理教師,宿舍就是學校的廣播站,有電唱機,就沒人時偷偷放這些唱片。一共10張,有京劇、評劇,有3張皮影:其中一張叫《洞庭湖》,講一個書生在洞庭湖遇龍女,非要嫁給他;另外兩張是《連環計》,美國什么公司灌制的,李秀的髯兒唱王允、康雅亭的小兒唱貂蟬,非常好聽。我的偷聽被校長發現了,嚇得我夠嗆,沒想到他也喜歡皮影,不但沒批評我,而是深夜進我屋與我一塊偷聽,并給我講皮影知識,告訴我這個腔調叫“三趕七”。 唐山的大地震發生沒幾天,唐山皮影社就組織到廣交會場演出,以此向全世界宣告:唐山沒有倒下! 后來有了電腦,有了互聯網,在網上發現了皮影《五峰會》,我沒完沒了地看,我寫了《再看<五峰會>》、《看完<五峰會>》、《看了<五峰會后傳>》三篇文章,之后又看了《二度梅》,也寫了文章。在別人的心目中,唐山就是地震,就是瓷器,可在我的心目中,唐山就是皮影! 兒子帶著大家出去,出酒店門就是大型建筑集合區——唐山新體育中心、唐山游泳館、唐山世園廣場、唐山南湖國際會展中心、唐山市文化宮、唐山圖書館、唐山大劇院……有一座好幾層的大樓叫“唐山宴”,進這座大樓要排隊,五路縱隊拐著彎有幾百米,我與老婆排著。一會兒被兒子叫出來,走,見大樓另一邊排著好幾個隊伍,每個隊伍都拐著好幾個彎,我脫口而出:“這是萬人宴啊!”聽說乾隆皇帝搞過千叟宴,那排場也不如這里的大呀!后來才知道,這座唐山宴大樓分幾層幾個特色,有特色餐廳、民俗傳承、文化展示、場景體驗、休閑觀光、研學實踐等,是國內最大的室內餐飲度假體驗地,平均日接待人數上萬,最高達5萬人次。這里的旅游高峰在春夏,這春夏之交的五一假期應該是一年中的極值點,不是“萬人宴”,應該是“五萬人宴”! 兒子叫我們離開隊伍,走進兒童游樂區。好大的場面,打槍的、套圈的、射箭的……孫子正在學射箭,自然要一顯身手——搭箭、拉弓、瞄準、發射……射中銅鑼發聲,有人給計數,按射中次數計獎,孫子得了一個泡泡機,高舉著我給拍照。 實在是找不到吃飯的地方,到處都是烏泱泱的人群,到處都是亂哄哄的人們,到處都是摩肩接踵人流,我們過馬路進入南湖景區。一面湖水碧波蕩漾,沿著水邊左側行走,見一浙江館,兒子兒媳進館內排隊,我與老婆帶著孫子繼續向前走——孫子說噴泉就在前邊! 走著走著,看到了,叫“光影水舞秀”,好大好大呀,非常復雜的噴頭排列,隊列彎曲變化,孫子說像個鳳凰。我說這可能是我們看見過的最大的噴泉組合,比望京soho的大,比古北水鎮的大,更比融科大廈的大,還可能比沒看過的西安大雁塔的大! 湖北側叫“丹鳳朝陽”廣場,廣場北側矗立著高高的“丹鳳朝陽”雕塑,查百度說此雕塑高68米,總重447噸,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設計,名稱取自《詩經》中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雕塑以象征高貴吉祥的鳳凰為主體,中間的球體代表太陽,底座矗立著八只銅獅,威震四方,瑞福祥輳,是南湖景區湖光山影之間的點睛之筆,也是唐山人民心中的精神圖騰。我向孫子講:唐山經歷了大地震的洗禮,就如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唐山也稱鳳凰城,所以才雕塑這些鳳凰。 吃飯,寧波風味,兒子兒媳要了好多菜,砂鍋雞非常好吃,小丁豆腐孫子自己盛幾次,蒸餅夾紅燒肉肥而不膩,小肉竹筍湯素淡爽口……我喝從北京帶來的啤酒,酒后吃一碗魚肉炒飯,真的是酒足飯飽。 吃飽了就累,吃飽了也困,盡管我在想著皮影城,還是跟大家一樣倒頭就睡著了。醒后孫子說餓了,我一再聲明晚上不吃飯。進入酒店餐廳,兒子又要了好多菜,有唐山名吃燴饹馇、娃娃菜、燒牛肉、水餃等,我們沒吃完打包,帶著孫子趕去看噴泉。 噴泉,即光影水舞秀,規模實在是大。在湖邊有階梯看臺,人早已站滿。我們用好話說動別人,讓孫子擠入最上層的欄桿前,拿著我的手機,他要錄全程。我和老婆在孫子后邊,用眼睛幾乎看不見噴泉,其實我也沒用眼睛看,只是高舉著老婆的手機,只看著手機的屏幕,5分鐘停一下馬上重新開始,共錄了三個5分鐘另44秒。從屏幕上看,有水幕電影,有噴泉造型,有激光組合,有非常震撼的音響效果,真的很激動人心。 光影水舞秀表演之后,才有機會欣賞著南湖的景致——聽身邊游人說像西湖,細看還真的有些像杭州的西湖,有長堤,環繞著燈光,影影綽綽的樹木,影影綽綽的山,影影綽綽的亭子。左側是一座小山,據說叫龍山,山上一座玲瓏剔透、燈光明亮的三層樓閣,閣上散射出一簇碧綠色激光束,穿過人群的頭頂。整個環境,迷離、幽美、夢幻、熱鬧、舒適、愜意…… 廣場兩側有很多小店,燈光明媚,人影交錯。孫子買蓋章本蓋各種紀念章;買用彈弓發射的飛毽玩得開心。回到酒店泡個熱水澡,我寫一首詩:“七絕·游唐山:唐山這里有南湖,放假全家來旅游。音樂噴泉真正大,滿足孫子最追求。” 我查百度,說唐山南湖原為開灤煤礦采煤沉降區,經過多年生態修復才變成了這樣的環境優美的生態文明園。網上說,開灤煤礦經過130多年的開采形成了沉降,唐山大地震又加劇了塌陷,經過改造,2004年榮獲“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2009年被授予首批“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稱號,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酒店出正門沿馬路走,不遠就是南湖景區大門。酒店大廳前臺對面還有一個后門,出門就是景區內,早6:30至晚10點開門。3日早上,我6:30起床出后門,走400米就到了龍山腳下。南湖公園是開放式公園,有很多健身步道,有很多早鍛煉的人在跑步。登龍山是石臺階或石塊路,慶幸遇到兩個人請其為我拍與龍山閣的合影。登到閣上,可以俯視周圍各湖,我從各個角度拍攝噴泉——噴泉所在的湖叫龍泉灣,灣中有個小島叫云鳳島,灣的南岸叫南湖大道,道南之湖叫青龍澤。向東北看就是酒店后門對著的湖,叫桃花潭,潭面上布滿快艇道。向南有一條路,路過長橋上棧道,南邊就是中國唐山皮影主題樂園,這是我根據酒店內的簡圖猜測的。細看噴泉噴頭排列形狀,孫子說像鳳凰,我看有點兒像新疆喀納斯神龍灣中的形狀,會不會就是按那個形狀排列的?因為這個灣叫龍泉灣啊! 7:30回到酒店,8點全家人一起到餐廳吃自助餐。 開車很快到了興國禪寺。好大的規模,唐代風格,過天王殿,瞻仰大雄寶殿五方佛,瞻仰觀音殿千手觀音圣象,仰望藏經樓,拍地藏王殿等建筑,欣賞那么多楹聯全是凸起金沙大字,只這些楹聯就足以令人心生敬畏。從網絡上知道,禪寺所在的山原來就叫“唐山”,是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于此而得名。東征得勝回朝,敕令在此修建興國禪寺。清朝光緒三年在此建喬屯鎮,后改名唐山鎮,上個世紀30年代設市,為區分山名與地名,將此山改名大城山。唐山大地震將整個寺院夷為平地,2003年開始復建,2013年大雄寶殿、觀音殿舉行落成慶典圣象開光法會,這里逐漸成了佛學教育、法事活動、禪修觀光為一體的佛教知名叢林。 開車到開平礦務局原址,這里是中國鐵路的源點,有“中國鐵路零公里”標志金屬牌,有中國第一臺機車“龍號”模型。 1877年,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唐廷樞創辦官督商辦的開平礦務局,采用西方技術開采唐山開平鎮煤田。為運煤,1881年建成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并制造首臺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中國工匠在車頭兩側各鑲嵌了一條金屬刻制的龍,因此又被稱為“龍號機車”。南湖中的龍山,就是為紀念龍號機車誕生而命名的。我們參觀了開平礦務局歷史博物館,給“中國鐵路零公里”標志金屬牌拍照,看龍號機車模型。解說員告訴大家,龍號機車在抗日戰爭中失蹤,后來是根據照片制造出這個模型,但因照片是黑白色,機車顏色無法判斷,就根據“黃色第一為皇家所用,綠色第二”就給此模型涂成了綠色。孫子在玩開小火車,我詳細看了模型的駕駛樓,空間十分狹窄,填煤的灶口很小,可操作的就是很原始的扳手齒狀制動。我感嘆:那時的司機、司爐工作可太辛苦了,站站不直、坐坐不下,守著那么熱的大鍋爐,工作環境可太惡劣了! 解說員讓看現在的中國鐵路圖,唐胥段是紅色的,說明是中國第一條鐵路。之后向兩個方向延伸,向東北出關,向西南到天津,后來又到了北京……一下子解開了我幾十年的疑問。我上大學時,昌黎到北京是走京山線,北京在西山海關在東,為什么京山線要到天津拐個大角呢?后來的京秦線就是直的,我在北京工作后,最初幾年都是乘火車走京秦線。再后來修的主要用于貨運的大秦線(大同到秦皇島,也過北京)也是直的。今天才知道,京山線拐彎到天津,是因為京山線是在津山線的基礎上向北京延長的,北京不是源頭,是后頭! 全家又到開灤博物館參觀。博物館是座高大的建筑,分幾層參觀實物、圖片和雕塑,還能下到礦井參觀采煤的場所。是這樣:1878年,開平礦務局成立,1906年,為了抵制英國對開平礦務局的控制,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決定在灤州、豐潤一帶創辦灤州礦務局,與開平礦務局形成競爭。后來兩個礦務局合并,稱為開灤礦務局。 在博物館外有一個意外收獲:看到一個人把一個鳥籠子放在我面前,里面養的鳥讓我吃驚不小——養的是麻雀!從小就多次聽說麻雀不能養,“麻雀氣性太大,放在籠子里會氣死。”這位養鳥人告訴我:“說麻雀是氣死的是不對的,其實是麻雀膽子太小,是嚇死的。這只麻雀我養了7年了,還不敢見生人,喂它東西,還是吃兩口就躲開。” 下午1點了,去吃午飯。鴻宴飯莊因有婚禮不接散客,到榮承餃子宴也是拿號排隊。好久好久排到了,兒子和兒媳婦點菜,又要了燴饹馇,特意要了我愛吃的溜肥腸和別的,兒子與我喝啤酒。 我不知下午有什么安排,我心里想的是皮影城,孫子想的是好好看看噴泉結構。聽兒子說地震紀念館排隊太長,我一下子高興了,孫子也高興了。我跟孫子說:“看噴泉結構要到龍山上,我早上上去看了,不是鳳凰,是龍。因為那個湖面叫龍泉灣,形狀又像新疆神龍灣里面的島,再加上廣場上的鳳,正好是龍鳳呈祥。”我這樣說的另一個目的,從龍山旁向南一走,沒多遠就能到皮影樂園。 正好兒子和兒媳婦說回酒店休息,孫子就和我說好去登山看噴泉,并答應跟我去皮影樂園。老婆說和我們一起去,她不愿意不管孫子自己去休息。 回到酒店我們就出后門,登山看噴泉,孫子還堅持說像鳳凰。我不跟他爭論,只希望他們跟我向南走奔皮影樂園。我在酒店不止一次盯著簡圖看那個地方,不止一次查怎么進園,有說要票30多元一位的,有說刷身份證就可進入的。路途不遠,從山下走指路牌說900米,過了橋過了棧道說500米。我義無反顧地大步走,孫子跟著我卻說沒有噴泉不想去,老婆說我心里就想著皮影城不去就會留下遺憾。走著走著,越走我心里的渴望越濃重,心里老想象著能看到一所房子,房子里黑黑的,有個簡易的影棚,一面影窗,演著60年前看過的節目……我真的感謝孫子能陪我來,他要是不來,我自己來的理由就不太充分。我真的感謝老婆也來,感謝她深知我的心,知道我想些什么! 到了,到了旅游簡圖上和手機里說的唐山皮影主題樂園的大門前了。我急忙問“有皮影演出嗎?”得到的回答非常干脆:“沒有。只唐山宴有時候有。”我的期望完完全全的破滅了!我的心一下子平靜得像一汪靜水,沒有半點波瀾。 果然是刷身份證就可進入,可進入后看什么我就一點兒都不知道了。 孫子到任何地方都是找噴泉,入園后就奔園區地圖,就找噴泉或可能有噴泉的地點。放眼四處望去,樂園的主題是“親子”,景點有“低碳星球”“童趣星球”“度假星球”,什么“水樂園”“冰激凌音樂樂園”“雨水樂園”“魔幻森林”“親子餐廳”……到處豎立著皮影人雕塑,每座建筑都冠以“皮影”二字,甚至還有個“皮影劇場”,就是沒有演出皮影的地方!發現一個廣場擺著半圈口徑很粗的大炮,可以打出煙圈,我們說服孫子玩一場,我們給拍照錄像。孫子還是要找帶“水”字的地方,他前邊走我們后邊跟,一處處沒水一處處失望,我勸他要串軟糖,又鼓勵他買個冰激凌,要不失望太多讓我們真的感到對不住孫子!回行,孫子提出再去湖邊看噴泉口的要求,我們痛快答應,我深深地知道失望是什么滋味! 晚8點一家人再到噴泉旁,人山人海,怎么都擠不進去了。兒子把孫子扛在肩上,北京話叫“荷摞著”,從開始噴扛到結束。我們決定不再錄像,從人頭縫隙看去,看實物真的比從手機屏幕上看震撼太多了——水幕寬幾百米、水柱最高能噴百米、水內燈光與水面燈光交織、綠色激光與彩色圖案穿插、噴泉變換顏色變換形狀變換組合……真的好震撼、好美!不虛此行! 孫子餓了,兒子和兒媳婦帶他在廣場小店吃餛飩,我在廣場上看各種老舊電視機堆架在一起各自播放著幾十年前的老電視劇,我坐在廣場餐桌旁的長凳上寫詩:“七絕·一天:清晨登上美龍山,上午見識鐵路源。晌后撲空皮影戲,晚間依舊看噴泉。” 3日一天,我走了26000多步。 可能是真累了,也可能是不想再看看過的風景,遠處又去不了,4日早上醒的很晚。吃過早餐,因地震紀念館還在排長隊,我們就返京了。 車一開動,孫子就喊:“再見了,南湖噴泉!”上了高速孫子又喊:“再見了,唐山!” 我老覺得這樣的旅游不能叫做旅游,對于上班的人來說只能叫休假,對于退休人來說只能叫換個地方住。這樣幾天住在一個地方,就在周邊不遠處轉轉,吃的確實好,每頓兒子兒媳都怕我吃不好,總是要很多肉菜,在酒店早餐還總給我端來咖啡怕我忘了喝。可我總認為,旅游就應該不斷地移動,每天住不同的地方。甚至像李白那樣,像徐霞客那樣,走沒多少人去過的地方,住尋常百姓家,吃當地的尋常飯。當然我也知道,如今的旅游越來越不像旅游了,旅游景區都過度的商業化了,如今的人們也不適應到處走的旅游了——對于如今工作著的人們,旅游就是休假,就是放松一下,就是享受一下,哪怕是換個地方睡睡覺,也就是這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