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一個人全身上下的血一旦'不聽話’,就可能出大事!”這是老張第一次聽我說出這句話時的反應,他先是一愣,然后才慢悠悠地問:“中醫講的那個'瘀血’?不是只有女人坐月子時候才會提到嗎?” 我笑了:“你這就冤枉瘀血了,它可不僅是女人的事,更不只是月子的事。瘀血,是'百病之源’,它是隱藏在你身體里的'不定時炸彈’!” ![]()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被許多人忽略,卻又與癌癥、心腦血管病、慢性疼痛甚至老年癡呆都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瘀血”,以及那一味被譽為“化瘀抗癌猛藥”的中藥——三棱。 血以活為貴,瘀則百病生。 這八個字,是中醫臨床的“千金口訣”。血在中醫里,不只是輸送氧氣的液體,它是一個人生命活動的核心載體,承載著營養、神志、氣息、免疫等多重功能。只要血液流暢如水,身體自然舒暢如風;一旦血行不暢,瘀阻成結,百病隨之而來。 瘀血是什么? 它不是簡單的“血塊”,而是血液在經絡脈道中運行遲滯、凝滯不通、停滯不前的狀態。表現可以是面色晦暗、唇色紫暗、舌下靜脈怒張、痛有定處,甚至是腫塊、結節、腫瘤等。 ![]() 在我四十年的行醫生涯中,遇到太多“病因不明”的患者,檢查無異常,卻疼痛難忍、氣短乏力、心煩易怒。大多數,都是“瘀血”惹的禍。 為什么會瘀血? 這得從生活說起。北方的張大爺,冬天常年不出門,飲食重油重鹽,血液循環本就慢,這樣的體質一到年紀大,瘀血就像老屋積塵,越積越厚。南方的李阿姨,濕氣重,常年潮濕環境中生活,濕氣困脾,脾失健運,血不生新,舊血無力排出,久而久之也成瘀。 情志不暢、運動不足、飲食不節、外傷久未愈合、慢性疾病等,都是瘀血的溫床。 中醫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能推動血行,氣虛則血滯;而血能載氣而行,血瘀則氣滯。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瘀血和癌癥的關系? 不少人對“瘀血”與“癌”的關系感到疑惑。現代中醫腫瘤學研究指出:癌癥患者體內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滯。腫瘤局部組織血流緩慢,代謝廢物堆積,形成“癌栓”,中醫稱之為“瘀毒”。 中醫認為“癌者,毒之積也,瘀之聚也”。 瘀血久積,氣血不暢,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就如同一口水井,井水污濁,污泥不清,水質自然變壞。瘀毒不去,正氣難生,癌細胞就找到了“安家落戶”的溫床。
![]() 那一味“化瘀抗癌猛藥”——三棱,到底有多猛? 三棱,性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擅長破血行氣、消積止痛,是中醫化瘀藥中的“猛將”。歷代醫家稱其為“能破堅積,攻瘀最捷者”。 《本草綱目》記載:“三棱,破血消積,功專攻堅。”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三棱具有抗腫瘤、促進血液循環、抑制癌細胞增殖等作用。其提取物在實驗中對肝癌、胃癌、胰腺癌細胞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但注意,三棱藥性猛烈,不可隨意服用。孕婦、月經過多、體質虛弱者慎用!必須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不可“病急亂投藥”。 除了三棱,還有誰能幫我們“化瘀”? 丹參:活血化瘀、養血安神,被稱為“心腦血管的守護神”。 桃仁、紅花:活血祛瘀,常用于跌打損傷、痛經、閉經等。 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止痛,是“頭痛家族”的克星。 莪術:與三棱齊名,同為“破血消積”的猛藥,常用于腫塊堅硬者。 這些藥物,常配伍使用,既能增強療效,又能緩和藥性,在臨床中應用極廣。 生活中我們如何防瘀、化瘀? 第一,動起來。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走路、打太極、八段錦,每天30分鐘,勝過任何活血藥。 第二,吃得對。烏雞、黑豆、紅棗、山楂、玫瑰花茶、當歸燉湯,都是活血化瘀的好幫手。 第三,心情順。情緒郁結,氣滯血瘀;心情舒暢,氣血自和。多笑、多聊、多曬太陽,是最好的“活血良方”。 第四,按一按。太沖穴、血海穴、膻中穴、關元穴,都是活血調氣的重要穴位,每天輕按3-5分鐘,氣血通暢如新。 ![]() 每個地方的人,瘀血表現都不同。 東北人愛吃燉菜,油脂厚重,容易血脂高、血瘀成塊;江南水鄉濕氣重,血脈不暢,表現為面黃肌瘦、手腳冰冷;西北干燥,血液黏稠,瘀血常藏于內臟;嶺南濕熱,瘀血夾熱,多見于婦科病、痤瘡等。 中醫講“因地制宜、因人施治”,不僅是處方的智慧,更是生活的哲學。 瘀血雖隱,卻最毒;化瘀雖苦,最護命。 不要等到疾病纏身,才想起“活血”;也別等到疼痛難忍,才開始“化瘀”。 血要流,命才活;身無瘀,百病除。 你有沒有過“莫名的疼痛、一到晚上就加重、檢查沒毛病”的經歷?有沒有覺得“氣短乏力、口唇發紫、情緒煩躁”卻不知為何?那可要注意了,可能是瘀血在作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