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明白,黃圣依如何可以做到一直持續情緒穩定的。
不管是面對楊子的各種貶低,否定,打壓,指責,抱怨,甚至更多時候還有羞辱。
離婚后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面對母親的控制欲,也有抱怨和恨鐵不成鋼的那種氣憤。
她都至始至終情緒穩定,沒有回擊,即便有,也是不帶情緒的那種,很溫和的,微風輕輕吹過的那種。
我查閱了一下,水瓶座的人,好像大多是這種性子,比較理智,不情緒化。
還有一個原因,估計習慣了,習慣了被打壓,已經習得性無助了。
因為知道反抗也沒有用。
她的很多表現讓我想起那句,不管別人如何說你,你都不應該打亂自己的節奏。
我這幾年一直在往這個方向修煉,感覺太不容易了。
首先得自己內心有穩定的內核,因為只有內核穩定,你才能做到不被別人影響,不被影響,當然就無從談論打亂自己節奏了。
為何很多人有腦子,不用呢?
很奇怪,有的人,他詢問你如何辦理什么,你給他個二維碼,里面有辦理的各種步驟,視頻,方法原始到只要有小學文化水平就可以看懂的程度。
但他在掃二維碼看一眼后,連腦子動都不動,立即又問你,他的腦子幾乎不用,一直都在問別人,別人說的話也不過腦子。
這樣的人就屬于,想別人把飯咀嚼后親自喂給他吃的類型。
其實原來的我也是這種人,我身邊這樣的人也有,尤其我目前從事的這個工作,這樣的人幾乎占有很大的比例。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通過我自己改變的這個過程分享一下。
我今天早上開車的時候,發現車打不開,我又嘗試了幾次,還是打不開,我就靜下心來,想了一會后,覺得可能是沒有電了。
因為最近我頸椎,腰椎病犯了,醫生讓走路,不要開車,我最近就沒有開車,今天下雨了,我才去開,車有問題了有可能是因為時間長沒有開的緣故。
于是,我就斷定是沒有電了。
我為了更確定,在網上搜了一下癥狀,發現我車的故障癥狀和網上說的沒有電是一樣的,視頻也說了解決的辦法。
我因為有車損險,所以聯系了保險公司,這事就給解決了。
看著這個步驟很簡單,我是第一次遇到,處理的過程也很簡單,但是,我多少還是用腦了。
假如是原來,我估計會各種打電話咨詢,慌亂,把解決這個問題的期望放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里就牽扯出一個點位,那就是靜心,思考。
靜心是需要沒有情緒的,假如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你慌亂,你焦慮,你恐懼,是無法做到靜下心來的。
后來的思考那就更無從談起。
靜心看著很簡單,它需要你有一種遇事向內求的認知,假如你沒有這種認知,你也是無法做到靜心的。
沒有遇事向內求的認知,那肯定就是擁有遇事向外求的認知了,(這種認知你或許無法覺察到,但是潛意識會驅動你的行為)
向外求的認知,就會驅動你每一個步驟都打電話詢問別人,而不是用自己的大腦。
今天一個很年輕的小伙,過來辦事,我聽完后,給了他辦事步驟的二維碼,他掃后,看了一眼,就開始詢問我,我說你靜下心來看內容。
他說能不能你給我辦理,我說現在都在網上操作,需要你自己申請賬號自己操作,他說我不會呀!
我說給你二維碼里面的教程和步驟就是在教你呀!
他說,我不會呀!我說你學呀!
他說你們不是為人民服務呀,這都不幫。
我說,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
他最后走了,但是,是抱怨的走了。
假如是個老人,年歲大的,我覺得看不懂給一步一步解釋還能說的過去,一個如此年輕的人,估計也就20幾歲的樣子,他難道連視頻都不會看嗎?
所以,我真的奉勸大家,無論如何,哪怕我們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他們未來考上什么樣的好大學,也還是要娃去學習的。
不學習,就不會用腦,不會用腦,未來真的難以生存,因為孩子的生存是要融入社會的,而不是老在父母的羽翼下的。
說話不強硬的人,有的會做事強硬,這里的心理我今天想分析一下。
我是個直腸子,直性子,什么事都喜歡明著來,說話很多時候也強硬,但是,我發現我要去做強硬的事情的時候,我做不到,自己心里這關是過不去的。
但是,我發現那些說話不強硬,甚至比較溫和的人,在做事上面是可以做出那種比較強硬的事情來的。
于是,我開始琢磨這里面的邏輯和心理路程。
遇到被人欺負的事情時,人體內會有一股勁,有時表現為憤怒,有時表現為委屈。委屈傾訴完有可能會消融掉,但憤怒有的時候不一定能通過傾訴消融。
有的人會言語惡毒的咒罵 ,抱怨,指責等進行發泄,發泄完這事也就過去了,因為體內的那股子勁泄了。
可是,語言溫和的人體內的那股子勁依然在,不用語言去發泄是有原因的,有的人害怕面子搞壞,有的人害怕沖突,有的人害怕得罪人,有的人言語咒罵害怕影響自己形象。
但是,內心的那股子勁一直在,氣憤也在,如果一直積壓在一起,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在某一天以另外一種方式爆發。
大多時候是悄咪咪的去做惡事。
李玫瑾老師說很多老實人殺人基本都是這種心理路程。
剛看完《是女兒是媽媽2》,看到黃圣依媽媽見到陳夢時的熱情勁,
我就好像找到了同感。
不知道為什么,作為一位母親,好像都不喜歡孩子走明星這條路,比起運動員,更希望孩子是名運動員。
黃圣依母親對黃圣依的吼,我也理解,走了明星這條路,黃圣依算是成功的,可是,因為和楊子在一起,
這么多年好像也沒有什么拿得出的作品,可以說不是一個用實力征服大眾的名人。
作為高知的母親,最擔心的就是自家的閨女淪為這種。
高知的母親看了很多書籍,見多了女人沒有實力,但又有姿色的下場。
基本可以預測來這樣的女人的一個結局。
所以,這也是她有點看起來厭惡黃圣依的原因,她潛意識還是非常敬重有知識,有文化,有實力的人的。
漂亮國背后拱火,發動印巴沖突,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測試龍國的軍事實力。
還有一個目的,攪亂亞太地區的投資環境,讓本打算來龍國投資的資本家嚇退。
但印巴的幾場戰斗下來,相反給我們做了一潑免費廣告。
這下子好了,漂亮國偷雞不成蝕把米。
對于龍國來說,凡事皆有利于你。我們只管努力,只管善良,只管勤奮,上天就會保佑我們。
愿力是什么?我最近看的關于學習方法的書籍中,大多數都是那些考上名校的學霸自己分享的經驗。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特征,那就是這些人中有些之前并不是學霸,甚至還是學渣。
但是,在某一天突然想去考北大清華,考世界名校,于是,開始發力,最后竟然真的考上了。
我把它叫做愿力。
今天我專門在網上搜了一下愿力這個詞,我發現真有,而且很多專家也說到了愿力對于一個人做事成功的重要性。
愿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你能力的欠缺,意思是只要你想做成什么,你就會有愿意去彌補這個短板的力量,愿力越大,你的力量就會越大。
這也就是老師,還有專家,經常給我們說的要樹立理想的重要性。
你只有想成為什么,有這種愿力,你接下來才能往這個方面去努力。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想成功的人。
不會述情很難和人經營好關系。
心理學家說,很多人經營不好親密關系,都和不會述情有關系,這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不會溝通,不會說話。
同樣一句話,有的人用指責,抱怨,否定,貶低別人的方式說出來,聽到的人感受就會不好。
年輕的時候,我不喜歡那些油嘴滑舌的人,覺得不踏實,僅耍嘴。
可是,現在我不如此認為了,我發現那些能說會道的人,在和人打交道方面也是有秘訣的。這樣的 人會給人帶來情緒價值。
而情緒價值在有的時候,價值千萬。
我們刷視頻,會發現,那些特別能說的人,大家往往很喜歡看他的視頻,他帶的貨也會賣的好,流量也會多,賺的也多。
而那些實干的人,這個時候,好像市場就顯現不出來了。
昨天刷一個視頻,看到一個家長帶著兩個閨女一起外出游玩,一個是個學霸,一個是個學渣,學霸說什么話都很直接,仔細聽里面有道理。
但是,因為干巴巴,沒有情緒價值,很多人都選擇性不去聽。
但學渣不,她特別能說會道,很會提供情緒價值,大家都喜歡聽她說話,她們的母親也最愛給她各種拍視頻。
她給姐姐說,你也動一下;
她姐姐說,我腦子在動。
她姐姐看妹妹,覺得輕浮,是那種瞧不起的感覺。這種感覺原來的我也有,但是,現在我不如此認為了。
好感受是一個人最直接的需求。
很多時候,仔細體察,你會發現,你的感受好像永遠排在其他之前,這個是我最近幾年才發現的,而且我嘗試了很多次,發現我自己,還有別人也是。
從這個發現,我們不難理解,理智是多么的寶貴和稀缺。
我們在聽到一段話的時候,最直接在體內發起作用,起反應的就是感受,而不是這句話是否有道理,是否有利于我。
大家刷短視頻的時候,就會發現,哪些能給人提高好的感覺的視頻,被刷的就多。
大多數人都是不喜歡用腦子的,也就是不喜歡思考的,因為思考,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很耗費人精氣神的事。
所以,不喜歡,還能讓你感受好的短視頻就特別受大家喜歡。
可是,光關注感受,而不去理性的思考,人往往是會容易淪為被別人割韭菜的層次的。
很多騙子就是利用的這點,騙人成功的,一些殺豬盤也是利用到人的這點成功行騙的。
當年咪蒙寫作成功的時候,大家都研究過咪蒙之前發表的文章,發現和公眾號上發表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可是,之前咪蒙賺的是一個月2萬的月薪,而公眾號的一條廣告,在當年就70萬。
網上很多大拿就開始研究,我也思考過,最后發現,咪蒙就是在后來發現了感受這個密碼,她寫文章更多的不再思考對錯,是否有料,而是在思考,如何激發一個人的情緒,也就是如何讓你感受激烈。
這個不管是好的感覺,還是壞的感受。
一個人吸食另外一個人的能量的方式有哪幾種呢?
第一種就是指責,咒罵,各種貶低,怪罪,用言語讓你覺得你是這個世界上最最沒有用的人。
我對這種配方太熟悉了,后來看了很多的實錄故事,發現很多人后來生活過的不好,都與人生中曾和這樣的一個人親密相處過,有很大的關系。
即便有的人后來事業很成功,但是,心理都是有病的,在經營親密關系中,在和人打交道,相處中,多少都會出問題。
而這個人很多時候,都來自你最親密的那個人,很多是父母,丈夫和妻子,亦或者是撫養過你的人。
我們會籠統的把這叫做沒有被愛過。
這種人我分析過,他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思維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是推卸責任,這其實也是他一種無能的表現。
第二種就是教育。
這種方式比較隱蔽,說的一切都在表明一個主題,那就是你是錯的,我是對的,你不行,我很行,所以,你要聽我的。
他自己在說的過程中,會越說能量越充足,而你在聽的過程中,越聽越懷疑自己,能量也越低。
知識的講解,我還能接受,尤其是道德的說教,我因為弄懂了血槽這個原理,我真的有種沖動,去扇他一耳光。
假如你遇到了這樣的人,最好遠離他。
被父母、老師、朋友,以及你接觸過的人,吸食過能量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你氣血虧虛,經絡僵硬,
再嚴重,你會各種質疑自己,自卑,覺得自己很差勁,嚴重的甚至會得抑郁癥。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銀行,一個是傳統的銀行,也就是我們存取錢的銀行,一個則是情感銀行。
人和人在一起相處,就存在這樣的一個情感銀行,這個銀行的主要貨幣是情緒價值。
什么是情緒價值呢?
就是一個人影響一個人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和別人在一起相處,會讓別人感到幸福,愉悅,快樂,舒服的情緒,這個人的情緒價值就高。
而一個人和別人在一起,老會讓人感到尷尬,難堪,不舒服,痛苦的情緒,這個人的情緒價值就低。
情緒價值高的就是在彼此的情感銀行存錢,情緒價值低的就是在彼此的情感銀行取錢。存的越多,當有一天,你需要用的時候,就有錢可用。
取得越多,當你有天要用錢的時候,是沒有錢可取的。
我發現一個特征,技術型的人,非常關注傳統銀行里面的金額,而不是很關注情感銀行里面的金額,這種人很多和人相處就不是很好。
這種人會把精力和關注點一直放在事情是否做好上面,也就是具有“事在人先”的思維,遇到問題的時候,先處理事情,不太關于人的感受。
看到事情搞砸的時候,不由自主的使用指責,抱怨,否定和貶低這些語言,技術很好,但是關系有的經營的真不是很好。
例如黃圣依的母親。
她對黃的嫌棄,不是不愛女兒,而是瞧不上她走的人生路。
她的思維關注點是會不由自主的放在事情是否做好上面的,這種人從事技術型的工作,一般都會做的比較好。
但是,因為不是很關注人的感受,不關注情感銀行是否有金額,所以,她給人的感受不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