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竹”部的四個(gè)漢字:“筮、笄、?、籆”。四個(gè)字中,只有“笄”是現(xiàn)代漢語通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中。 1、筮。讀shì?!墩f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筮,《易》卦用蓍也。從竹,從巫?!睍?huì)意字。本義是古人用蓍占卦卜問吉兇。 會(huì)意字,我們要看一下字形演變。 ![]() 筮的字形演變 注意,筮字的早期字形,是從竹、從巫、從廾。表示的意思,是人的雙手用蓍草卜問吉兇。到晚周時(shí),省去了“廾”,成了后來“筮”的字形。其中的“巫”,在早期也是較為復(fù)雜的字形。后來有了簡化(具體變化,我們到巫字的說解再細(xì)說)。 ![]() 蓍草 ![]() 風(fēng)干后用以卜卦的蓍草莖 古人用蓍草卜卦,而風(fēng)干后蓍草莖的形狀似細(xì)竹,因此,筮字從竹。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筮者,揲蓍取卦,折竹為爻,故字從竹也?!闭J(rèn)為“折竹為爻”,待榷。 故此,筮字的會(huì)意方法:即人以雙手(廾)用蓍草(似竹)從事巫事(卜問吉兇)。 桂馥《說文義證》:“'《易》卦用著’者,本書:'卦,筮也?!?/span> 《書·大禹謨》:“龜筮協(xié)從,卜不習(xí)吉?!毕嘈殴砩癖囟ㄒ缽凝旙咭脖囟ㄊ羌?,占卜是不會(huì)重復(fù)出現(xiàn)吉兆的。《詩·衛(wèi)風(fēng)·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你占卜去吧,希望卦體沒有兇兆。《西游記》第三十七回:“龜所以卜,蓍所以筮”。龜殼用來“卜”,蓍草用來“筮”。 本義之外,還有其他用法: (1)占卜。王勃《益州夫子廟碑》:“麟圖鑒遠(yuǎn),金編題佐漢之符;鳳德鉤深,玉策筮亡秦之兆。” (2)蓍草做成的占卜用具?!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安啡嗽唬?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占卜的人說:“蓍草之?dāng)?shù)短而龜象卻長,不如按照龜卜?!抖Y記·曲禮上》:“龜為卜,筴為筮。” (3)通“逝”。過去?!恶R王堆墓帛書·老子乙本·道經(jīng)》:“大曰筮,筮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卑矗航癖尽独献印返诙逭伦鳌笆拧薄?/span> 筮的小篆寫法如圖: ![]() 筮的小篆寫法 2、笄。讀jī。《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笄,簪也。從竹,幵聲。”形聲字。本義是簪子。古代用以別住挽起的頭發(fā),也用來固著弁、冕。 ![]() 簪子 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笄有二:?(jiè)內(nèi)安發(fā)之笄,男女皆有之;固冕、弁之笄,惟男子有之,又冕、弁則有垂,貫之于其左右,屈組為纮,垂為飾,冠無笄,則纓而結(jié)其條。”《釋名·釋首飾》:“笄,系也。所以系冠使不墜也?!薄秲x禮·士冠禮》:“皮弁笄,爵弁笄,緇組纮纁邊,同篋?!编嵭ⅲ骸绑牵裰??!?/span> ![]() 男子冠上之笄 《晉書·禮志上》:“蠶將生,擇吉日,皇后著十二笄步搖?!薄段饔斡洝返谑兀骸邦^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span> 本義之外,笄還有其他用法: (1)古時(shí)女子成年所行之禮,相當(dāng)于男子之冠禮?!队衿ぶ癫俊罚骸绑?,女子許嫁而笄。”《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编嵭ⅲ骸霸S嫁,已受納征禮也;笄女之禮猶冠男也?!薄抖Y記·內(nèi)則》十有五年而笄?!班嵭ⅲ褐^應(yīng)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span> 徐鍇《說文系傳》:“女子十五而笄,許嫁而笄也。其端刻有雞形。”董作賓《說笄》:“古者男女成年,皆有笄,男子冠而用笄,女子十五許嫁而笄。于文字則夫?yàn)槭咨蠋侵?,而母為首上帶笄之女。其笄,看似一支,?shí)則兩端皆露于外,為左右各一笄也。若止有一笄,則不能于左右皆露其刻首矣。” ![]() 及笄禮 也就是說,古代表示一個(gè)人成年的“笄”,男女都有。古代的人,成年之后,在頭上都有這個(gè)成年的的標(biāo)志——“笄”,女子十五歲成年,頭上帶笄,如果行了“笄禮”,就是已經(jīng)許嫁而且收了納征禮。如果女子一直不曾許嫁,則二十歲時(shí)方行“笄禮”。男子行“冠禮”(冠必用笄束發(fā)固定)一般是在男子二十時(shí)舉行,表示男子已經(jīng)成人。但請(qǐng)注意,不管是女子的“笄禮”還是男子的“冠禮”,實(shí)際上在頭部飾品里都有這個(gè)“笄”。女子直接用以束發(fā),男子則束發(fā)并固定冠冕。 (2)特指女子十五歲或成年。如:及笄;笄年。《國語·鄭語》:“府之童妾未既齔而遭之,既笄而孕?!表f昭注:“女十五而笄?!蓖醺镉幸粋€(gè)童妾還未換牙,遇上了它(黑黿),等她十五歲的時(shí)候就懷了孕(這個(gè)孩子就是褒姒)。 笄的小篆寫法如圖: ![]() 笄的小篆寫法 3、?。讀jī?!墩f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取蟣比也。從竹,【頤無頁】(讀yí,同頤)聲?!毙温曌?。本義是篦取蟣子的篦子。 這里的蟣,就是虱的卵,因?yàn)楣糯l(wèi)生條件差,人頭發(fā)內(nèi)常生虱子,而為了徹底清理虱子,就必須以齒間距非常小的梳子梳頭,把虱卵也清理干凈,這個(gè)齒間距很小的梳子,稱為“篦子”。《說文》這里的“比”,即梳子齒密,一根齒挨一根齒。 ![]() 篦子 王筠《說文句讀》:“?者,古名;比者,漢名;比者,漢字;篦者,六朝字也。比,言其密?!?/span> ?的小篆寫法如圖: ![]() ?的小篆寫法 4、籆。讀yuè?!墩f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籆,收絲者也。從竹,蒦聲?!毙温曌帧1玖x是籆,絡(luò)絲的工具。 ![]() 籆子 這個(gè)字有個(gè)或體“【角間】”,因?yàn)楣糯幕C,最初用角制成,而后來改為竹木制成,字形有了改變。馬敘倫《六書疏證》卷九:“或曰:古皆以角為器,籆蓋初以角,后易用竹木。” 清唐訓(xùn)方《里語徵實(shí)》卷中上:“收絲器曰篗子?!边@個(gè)籆,又寫作“籰”,《紅樓夢(mèng)》第七十回:“(丫頭們)搬高墩,捆剪子股兒,一面撥起籰子來?!?/span> ![]() 籆的小篆寫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