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賣慘,這種自虐的愧疚式教育會讓孩子聽話,懂事。父母哭窮賣慘對嗎,孩子聽話懂事好嗎。其實父母的坎坷,曲折都是他們曾經的無數個選擇造成的,父母的苦難不是孩子帶來的,而孩子的苦難卻是父母帶來的。常哭窮賣慘的父母心是窮的,他們不是有意識的哭窮賣慘,是他們的認知和格局會無意識讓他們這樣做。但他們的哭窮賣慘換來了孩子的愧疚感,這種行為本質是不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讓孩子背負自己的命運。被植入愧疚的孩子,就會想要拯救父母,在愧疚和無力中死撐,這樣的孩子其實是被綁架最深的。這種愧疚式教育的影響往往是滯后的,甚至會帶來很大的反噬。孩子長大后會懂事,自卑,懦弱,痛苦,無助,會想要逃離原生家庭。
如果你有萬貫家財,把孩子養成謹小慎微并能守業也不算不負責,偏偏家里一窮二白,把孩子培養那么懂事有什么出息呢。真正的懂事是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把握機會,如何獨立自主,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懂事的孩子快樂少,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是人生失敗的真正原因??浜⒆佣缕鋵嵕褪侵S刺孩子傻,有些愚蠢的父母聽到這些竟然還沾沾自喜。所以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有的是實驗品,有的是私人物品。失智失德的父母永遠用懂事孝順來綁架孩子。懂事的孩子沒有家底卻有家教,儒家插肋,法家鎖喉,被父母成功培養成了羊,長大后被丟進了滿是狼的社會。被父母欺負過的孩子最終都會被全世界欺負。
每個被道德綁架的孩子都背負著改變家族命運的期望,這份期望太沉重。富人就怕孩子受委屈,窮人卻總怕孩子慣壞了。你的孩子出生在你這個平凡無奇的普通家庭,對他已經是一生的磨難了,普通人沒必要刻意對孩子灌輸苦難教育,因為他出生在你家里的時候,這一生就有吃不完的苦。窮人怕慣孩子的底層邏輯是怕把孩子慣的什么都不會做,以后無法給他們提供價值。控制型父母的愛是最令人窒息的,它讓孩子感到父母內心是愛他們的,這時他們內心會有一種強烈的負罪感,這種感覺就像一件濕透的棉襖,穿上冷脫下更冷。父母窒息的愛不是一時的暴雨而是一輩子的潮濕。
有人活了大半輩子,苦了半輩子,然后把苦難合理化,他們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苦難來自哪里,還要歌頌苦難,沒苦也要硬吃,把吃苦當成寶貴的經驗,說成是一件光榮的事。沒苦硬吃會永遠被定義,永遠不能破局,這個世界設計的很多貧窮的陷阱是普通人很難跨越的。他們不明白統治術里最聰明的統治術是愚民教育,讓你大約知道一點,又讓你不是知道的很深。社會是不讓研究人性的,社會,學校,社區會弄一些行為規范,倫理規范,道德規范。教你感恩文化,道德文化,沒人教你人性。真正對你有用的文化幾千年來都是被打壓的,社會所宣傳的價值觀就是要把你規訓成老實人。
感恩,情感這些是道德,不是人性,所謂的道德是聰明人講給傻子聽的。當你把道德和情感當成你的認知信仰和行為依據時,你一定處于弱勢的階層。人性和道德是經不起考驗的,在生存面前人會選擇人性,道德和情感在人性面前是不堪一擊的。一個家族需要三代清醒的人共同的努力才能爬起來,站起來,父母不覺醒,自己趴著,你的孩子大概率和你一樣也會趴一輩子。有些人就是努著力的教別人好,然后由著他們使壞。
凡是禁止的,往往是有好處但不想分給你,凡是提倡的,大概率是有坑需要有人去填,需要有人去當炮灰。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所有需要大力宣傳的東西都不是真的,或者說不是太核心的東西。你以為你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其實你已經進入了別人設好的局,這個世界需要大量的羊,卻只需要少量的狼。人窮必愚,愚必蠢,窮人只能在溫飽線上折騰,沒有尊嚴沒有思想。窮人家的孩子不懂叢林法則,以為浩然正氣就可以橫行天下,后來才知道努力奮斗在關系面前那么的蒼白無力。窮人的本質是頭腦里裝進了太多垃圾思想。
文化可以分兩種,精英文化和洗腦文化。精英文化一般不會在民間流傳,精英階層不會被洗腦文化洗腦,而草根階層最容易被洗腦文化洗腦。上流社會和草根階層讀的書和受的教育是不一樣的。出身底層的人接觸的文化都是順民文化,是沒有殺傷力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規馴,社會上學的才是對人有用的真知識,真知識永遠不會考。歷史證明苦難都是設計好的局,社會告訴你只管拉好磨,搬好磚,好日子在后頭呢。先苦后甜永遠只是窮人家的說法,為什么沒苦非要硬吃。一個人相信的太多是因為知道的太少,人類社會的黑暗普通人哪怕窺知一二也會震驚的膛目結舌。
我們從來沒有人性教育,只有規則,規矩,道德,孝順,聽話,順從。你被教育的禮貌,謙遜,古道熱腸,忠厚老實,克制,隱忍,委曲求全,沉默,體諒,饒恕,豁達,以德報怨,所有的這些根本換不來別人對你的友善,平等,尊重。除非你有權勢,有影響力,有名望,有資源,有話語權,有威懾力,否則你換來的都是頤指氣使,毫無顧忌甚至是步步緊逼。善良毫無意義,實力才是硬道理。小時候學了一堆謊言,長大后慢慢識破。活了半輩子才明白,原來善良,孝順,懂事,有教養,好說話,這些都不是什么好事,因為這正是別人拿捏你的軟肋。善良的人都晚熟,而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寧可教孩子一身刺,不可教他綿如羊。愚昧的人就是一直跟著表象走,永遠也看不到本質。
富人子弟不會讀道德文章,只學社交禮儀,底層人家的孩子卻被迫去學弟子規,四書五經。因為富人知道收入來源于社交,窮人認為收入來源于打工。長大后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是反著的,以前你一直堅信的某些自以為絕對不可動搖的東西,根本都是扯談的。親密關系傷你最深,你學到的知識誤你最狠,父母的教導會變成你自己命運的詛咒。師長領導的話,媒體宣傳的價值觀也變成了吃不到的餅,這些都是牧羊人給羊群設計好的務虛編程代碼。
鎖死底層的一把鎖是信仰,上層人的認知信仰是天道和周期,這是普通人永遠也捕捉不到的規律。而普通人的信仰是道德和情感,這是鎖死底層的原因之一。道德和情感是穩定社會的一種必要手段,需要大書特書,而天道和周期只能默默去做,不能拿出來說。任何一個角色道德情感都只能作為最后的考量,而利益始終是最優先的選項。這也是上層人的行為邏輯,這是和普通人最本質的區別,這是使他們永遠沒有辦法沖出牢籠的原因之一。只要不違法和犯罪,情感和道德始終是最不重要的那一個選項。有些東西不是教的,有些人也是學不會的。缺德者富,缺道者窮。道德本來就是一層枷鎖,是普通人自愿帶的,普通人會把道德奉若神明。
張愛玲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要繼承自己的忙碌,恐慌和貧困,那不生也是一種善良。窮人的認知決定了窮人思維,歌頌苦難,覺得吃苦是一件光榮的事。認知差其實就是階層差,有些人的認知局限,認知固化,會讓一個家族世代在做牛馬。有人認為在信息時代底層人更容易獲得知識和真相從而變聰明,恰恰相反,他們更容易獲得垃圾信息,會強化他們的愚昧無知。知識是力量,愚昧也是力量,愚昧的力量往往更大,底層人太自以為是了。由于所處的維度,價值觀的影響,普通人的內心更多的是對立,輸贏,比較和拉扯,引發的是痛苦,焦慮,猜疑和內卷。
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孩子懂事,不敢表達,不敢哭,不敢要是多么殘忍的事。別再哭窮,賣慘,別再沒苦硬吃,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做孩子更大的樹洞。孩子有脾氣才是一個家庭的福氣?!镜旧窒怼?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5/05/0915/297467907_13_20250509030311234_wm.jpeg' data-ratio="1.3333333333333333" data-type="jpg" data-w="1080" style="height: auto !important;" src="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