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畫展比較少,因為“看不懂”,不懂技法、不懂構圖、不懂典故,只能走馬觀花。 但故宮的“萬物和生”展卻像一場溫柔的文化盲盒——哪怕啥也不懂,也能被畫里的神奇動物們“拽”進千年大自然的畫卷里。 我寫畫展也很少,因為不會寫。 但這個展我想寫一寫,因為我覺得動物畫展沒有那么深奧,內行看門道,外行也能看個熱鬧! 那些花鳥魚蟲,雞狗馬羊,百鳥百獸,認識的、不認識的,見過的、沒見過的,就好像一幅自然的紀錄片,把觀眾帶入園林、池塘、海洋、森林…各種大自然中,看動物世界,看“萬物和生”。 萬物和生——故宮博物院藏動物題材繪畫特展 展覽時間:2025年4月30日-6月29日 5月11日,我去故宮文華殿看了這個展。 展覽匯聚了五代至清代的142件珍稀畫作,分“百鳥鳴春”“百獸率舞”“百態生靈”三大單元,即花鳥、各種野獸,以及草蟲,還有魚藻。還包括一些想象中的動物,以及海洋動物,堪稱我國動物題材繪畫的“百科全書”。 142件藏品中,72件經《石渠寶笈》著錄,傳承有序。一級品有34件,其中宋元作品達24件,宋代畫作占據相當比例,且多為藝術價值極高的珍品。 很多是乾隆非常欣賞的,給題詩、蓋章,甚至還畫仿品。 遺憾的是沒有《五牛圖》,哪怕放件仿品,甚至照片也行啊,這幅圖不應該是動物題材的天花板級作品嗎。。 其中,最珍貴的一件是黃筌的《寫生珍禽圖》,195件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體現了宋代工筆花鳥畫的極致水準。 五代 黃筌 寫生珍禽圖 這幅最重磅的圖,我感覺更像一幅練習的草稿,因為正常的畫沒這樣構圖的啊! 宋 趙佶 芙蓉錦雞圖軸 這幅畫的說明里寫,可能是當時畫院中的高手所畫。 我也覺得,這水平太高了點~雖然趙佶的繪畫水平確實很高,但這也太高了吧! 元 趙孟頫 幽篁戴勝圖 看到這幅作品,我就覺得上帝總是為一些幸運兒打開一扇窗以后,還嫌不夠,還要再打開一扇窗。。 清 郎世寧 嵩獻英芝圖軸 有兩幅郎世寧的畫,與我之前看到的他的畫很不相同,國畫與西洋技法結合了,表現出了光影效果和空間感(有景深,有立體效果)。 這幅畫是他為清雍正帝賀壽所繪,取松、鷹、芝諧音而名“嵩獻英芝”。 清 郎世寧 萬吉骦圖軸 畫中畫的是乾隆帝十駿之一“萬吉骦”,這幅畫好大的(238.5×268.7厘米),感覺畫上的馬要有真馬那么大了。 這幅畫最令我震驚的是畫中馬的角度,這個角度也太難畫了!郎世寧實在是敢挑戰啊! 這匹馬扭頭回望,身體傾斜向前,畫家通過精準的透視表現肌肉線條與骨骼結構(他的素描功底一定很強),賦予畫面強烈的立體感與動態張力。 在細節處理上,以毛筆、水墨勾勒馬匹輪廓,皮毛質感通過細密短線表現,既保留中國畫“以線造型”的傳統,又融入西畫對光影、體積的表達。 總之,這兩幅畫給人的觀感很震撼! 清 鳥譜/獸譜 這占了整整兩面墻的,是康雍乾三代的畫家整出來的。 鳥譜左頁用滿、漢文字書寫鳥類的名稱、產地、生態特征、習性等,右邊用西方博物繪畫的真實性與中國傳統花鳥畫的審美性相結合的手法,畫了各種鳥。 獸譜同樣。 而且還畫了許多山海經等神話傳說中的動物。 還有各種昆蟲、魚藻、海洋動物之類。 “萬物和生”這一展覽主題源自戰國思想家荀況《荀子·天論》中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大自然真是神奇,孕育了如此多的神奇動物,各種動物、植物,與人類一起構成“萬物”。 看這個展,就好像走進千年歷史的大自然,看人與動物的和諧共生。 我難得拍了許多照片,以后再慢慢分享畫家筆下的各種神奇動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