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專用方 【組成】天麻9g,鉤藤9g,桂枝9g,生白芍30g,炙甘草10g,葛根30g,桑枝9g,木瓜9g,威靈仙9g,雞血藤30g,烏梢蛇6g。 【主治】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頸椎拘攣疼痛,甚至不能轉側,手麻木。 2、肩周炎專用方 【組成】黃芪30g,桂枝10g,生白芍3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棗4枚,雞血藤30g,木瓜10g,威靈仙10g,烏梢蛇6g。 【主治】肩周炎引起的疼痛、手麻。 3、腰腿痛藥酒 【組成】黃芪90g,白參30g,威靈仙30g,當歸30g,川芎15g,熟地60g,生白芍90g,炙甘草30g,杜仲60g,續斷45g,牛膝30g,獨活30g,秦艽30g,雞血藤60g,烏梢蛇30g,三七20g。 【制用法】客家燒酒10斤,密封,浸泡15天即可飲用,每次25~50毫升,一日2~3次。 【主治】腰椎間盤突出或者腰肌勞損、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見上述癥狀者也可加減使用。 【附注】此藥酒常在湯藥治療腰腿痛癥狀緩解后,作為鞏固之用,臨床療效滿意。 4、肝硬化經驗方 【組成】黨參20g,白術15g,生白芍30g,炙甘草10g,川楝子10g,元胡10g,青皮10g,郁金10g,土元6g,丹參15g,醋鱉甲30g。【主治】肝硬化,癥見乏力脅下硬塊固定不移者。 ①濕熱而見舌苔黃膩加茵陳20g,土茯苓30g,金錢草30g,白茅根30g,蒲公英30g; ②肝癌加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30g。 5、風濕跌打外洗方 【組成】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紅花10g,蘇木15g,三棱10g,莪術10g。 【用法】水煎外洗患處,每劑藥可洗2天。 ①上肢損傷加羌活10g,木瓜10g,威靈仙10g; ②下肢損傷加獨活15g,秦艽10g,威靈仙10g; ③腰部損傷加五加皮15g,牛膝10g,木瓜10g; ④腫脹加防己15g,木瓜10g,五加皮15g; ⑤患處紅腫疼痛加黃柏15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 6、感冒咳嗽通用方 【組成】荊芥6g,防風6g,杏仁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一日3次。 【主治】感冒輕證。 7、血熱引起的月經淋漓不盡——涼血固崩湯 【組成】丹皮10g,梔子10g,生白芍15g,當歸10g,柴胡10g,茯苓10g,白術10g,炮姜6g,甘草5g,仙鶴草30g,藕節10g,生地榆20g。 【主治】血熱引起的崩漏。 8、頑固性失眠——六味安神飲 【組成】酸棗仁10g,遠志10g,茯神10g,夜交藤20g,龍骨20g,牡蠣20g。 【主治】頑固性失眠。 9、疏肝解郁活血湯 【組成】柴胡10g,生白芍15g,當歸10g,桔梗6g,紫菀6g,青皮10g,郁金10g,川楝子10g,元胡10g 【主治】肝郁血滯所致的左右脅痛。膽囊炎、肝炎、膽結石見此種證型者可運用。 ①膽結石加茵陳30g,海金沙15g,金錢草30g,雞內金10g; ②肝膽濕熱加茵陳20g,土茯苓30g,金錢草30g,白茅根30g,蒲公英30g; ③肝硬化加土元6g,丹參15g,醋鱉甲30g; ④乳腺增生加玄參15g,牡蠣30g貝母10g夏枯草30g 10、水瀉方 【組成】蒼術10g,厚樸10g,陳皮10g,甘草5g,茯苓10g,白術10g,澤瀉10g,桂枝6g,車前子10g。 【主治】水瀉。常可收一劑知、二劑已之效。 11、上吐下瀉方 【組成】藿香6g,厚樸9g,制半夏9g,茯苓9g,白術9g,扁豆9g,木瓜9g,車前子9g。 【主治】濕濁困脾所致的惡心、嘔吐、腹瀉等。 12、白帶方 【組成】茯苓15g,白術15g,扁豆10g,車前子10g,金櫻子10g,芡實10g。 【主治】白帶清稀量多,無臭,連綿不斷。 13、無名腫毒外用方 【組成】七葉一枝花50g,地膽草50g(或金銀花50g),蜈蚣(大者)3條。 【制用法】客家白酒1斤,浸泡密封。棉簽涂患處 【主治】帶狀皰疹,無名腫毒,癰癤瘡瘍,毒蜂蜇傷,毒蛇咬傷。 14、水火燙傷外用方 【組成】黃柏100g,山梔子100g,紅花50g。 【制用法】75%酒精1000mL,浸泡10天,取藥液裝噴霧器罐子內備用。發生意外水燙火傷,傷口有污物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藥棉拭干水,用藥液噴霧患處,每天3次,噴濕即可。一般3~10天可以治愈。 【主治】水火燙傷所致的Ⅰ度或淺Ⅱ度燒傷。 15、流鼻血方 【組成】桑葉10g,菊花10g,黃芩10g,白茅根30g,藕節15g,牛膝10g。 【主治】因肝火、肺火、胃火過旺引起的流鼻血。 16、牙痛方 【組成】玄參30g,骨碎補10g,刺蒺藜10g,細辛3g 【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 【加減】風火蟲牙痛,腫脹厲害,可酌加銀花20g,連翹10g,生石膏20g。 17、咳喘固本方 【組成】紫河車1具,蛤蚧2對,西洋參50g,川貝100g。經濟條件好者,可加冬蟲夏草20g。 【用法】研成粉末裝膠囊,每次2~4粒,一日1~2次 【主治】支氣管炎后遺癥、哮喘有很好的固本效果 18、外洗止癢方 【組成】苦參20g,黃柏15g,百部15g,土茯苓30g,白鮮皮20g,蛇床子15g,地膚子15g川椒10g 【用法】水煎,外洗患處,一副藥可洗2天。 【主治】皮膚病或者婦科炎癥引起的瘙癢。 19、五味解毒飲 【組成】茵陳20g,金錢草30g,土茯苓30g,白茅根30g,蒲公英30g。 【主治】陽黃,以及尿路感染或腎炎引起的水腫,尿頻、尿急、尿不盡以及血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