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姐妹認為:“冬病可以夏治”,夏天一定是個最適合養生的季節,其實,不一定哈。 因為,在我們現在這樣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結構下,一方面,夏季里暑熱炎炎,開了空調:有可能凍病,腰膝酸痛。不開空調:暑熱難耐,又會出現汗多。嚴重的話,有可能頭暈了,四肢無力軟塌塌的,什么也做不動。 ![]() 另一方面,“天人合一”,人如山洞一般,夏季里面,本來就是腹內陰冷的。若再喝了冷的,吃了寒涼性質的食物,又會肚痛腹瀉。 所以,夏季,其實是最難養生的季節,稍有不慎,就又生病了。 想要養生呢,各個方面都要自己用心,多多注意,有損健康的事不要做,能幫助健康的呢,堅持天天做起來。 ![]() 寒女妹子們,一年四季手腳冰涼,好不容易等到夏季了,終于手腳可以不冷了,可是又多了個肚臍寒痛。 ![]() 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當臍痛”。神闕穴,就是肚臍,肚臍里面痛,書上寫成“當臍痛”,這個病癥,歸屬于少陰腹痛的范疇。 中醫把腹痛按區域,根據部位來劃分,肚子痛、胃痛、痛經等等,統稱為“腹痛”。 ![]() 從胃脘到肚臍,這個區域叫做“大腹”,屬于太陰脾。 從肚臍中到肚臍下方小腹,屬于少陰腎。 肚臍左右兩旁,屬于沖脈。 肚臍下面小腹兩旁,被稱為少腹,屬肝。 治療痛經的方子“少腹逐瘀湯”,就是針對少腹這個區域相關癥狀的。 ![]() 這么一對照,肚臍痛的部位,歸屬于少陰腎。那就可以判斷了:肚臍寒痛的原因,是因為腎陽虛衰,寒凝神闕。 找到病根了就好辦了,可以對癥來調理,避免那些會導致疾病產生的病因。 腎陽虛,會導致臍下小腹冷痛,除此以外,可能還會有一些常見情況: 下腹寒冷,哪怕是夏季很熱的氣溫下,手一摸,小腹寒寒的,特別是子宮對應的區域,后腰命門穴的位置,都是寒寒涼涼的。 ![]() 寒得狠了,還會有肚痛的出現,此時喝點熱水,能感覺舒服。 來月經的那幾天,乳房脹痛、腰軟綿綿的、困痛悶脹、小腹痛、經期短……這些都是腎虛“宮寒”的表現。 還有黑眼圈重、氣色差,怕冷、四肢涼、腰膝酸軟、面色白或黎黑、自汗,消化系統不好,氣短易喘,走不了幾步路,就喊沒力氣等等。 ![]() 至于男性嘛,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說: 陽痿、早泄、性冷,睪丸冷疼,精液量減少稀薄,活力比較差,前列腺病、尿頻清長,小便清冷,尿后滴白等。夜尿多、尿急,或尿少水腫等等。 請移步點擊: ![]() 肚臍是個人體大穴位,在這個穴位附近,有胃、肝膽、胰、腸,等等,好多個器官。 艾灸了肚臍,下可以溫腎,上可以潤養五臟。 可以幫助調理這幾個臟腑的一些相關癥狀。比如治療腹痛、腹瀉、胃痛、胃下垂、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等病癥。 《傷寒論》上說,很多慢性疾病,往往是因為濕氣寒氣邪氣入侵體內,沒有能及時排出體外,久之,導致了身體陽氣不足,五臟不調,所以百病容易生。 現代醫學來看,體溫偏低,免疫力會下降,這樣,可能會造成體內循環系統無法正常運行,身體容易被各種疾病侵擾,得了病后,也許,恢復起來也慢些。 那就常常艾灸,注意避風防寒,不吃生冷,多多保暖。 艾灸是很方便的,去X寶或藥店,買了艾條,點燃一頭,對著肚臍距離兩三公分的地方,手持,灸上半小時就可以了。如果使用溫灸盒,那就綁在肚臍的部位,灸上三小時。 ![]() 陪姨媽的時期就暫停,平時就天天灸,堅持做做這樣的保健扶陽灸。 請移步點擊: ![]() 中醫書上說:臍中痛不可忍,喜溫喜按者,為腎陽不足,寒邪內侵,用“通脈四逆湯”溫通腎陽。 如果肚臍痛得厲害,用手按了之后,感覺舒服一點。放個熱水袋上面,就感覺好舒服的。這種情況,就是腎陽不足導致的,可以找中醫大夫把脈開方調理。 這個“通脈四逆湯”很簡單,就是三味藥:炙甘草、干姜、附子。 但是,“附子”這味藥,煮藥和服藥,都有特殊的講究之處,沒有中醫知識的人,自己下手,可能容易出現問題,解決不了。 我喝帶有“附子”的中藥湯的時候,都會預先在家里準備好:紅糖、天然真蜂蜜、綠豆。以備出現問題時,用來解藥用。 凡是帶有“附子”這味藥的中藥湯,喝出狀況了,那可能是可大可小的。輕忽不得,切切牢記,一定要找中醫大夫指導。 總之,要么常灸灸,要么找大夫。自己能做的就是,日常寧暖勿寒,多多保養好自己的健康狀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