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曰: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 牝恒以靜勝牡,為其靜也。 故宜為下。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于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 夫皆得其欲,則大者宜為下。 易解曰:大國,好比是江河的下游,處于天下最雌柔的位置,是天下百川歸攏交匯的地方。 雌柔總是能以守靜勝過用強,就是因為它守靜篤的緣故。 所以說(大國)宜于處下。大國以謙下的態度畜養小國,就能夠兼并小國。小國以順從的態度侍奉大國,就可以得到大國的疵護。 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是為了兼并 ,小國對大國順從是為了疵護。所以大國對小國蓄養兼并不過是想以壯大自身力量,小國對大國依附順從不過是想得到疵護。 如果大國小國都可以實現自己的愿望,那么作為大國,更應該以謙下的態度對待小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