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注武宗 學 天下武功 筋髓功 易筋經剛體·洗髓經重生 ![]() 以武學打開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無懦夫 怎么讓身體更棒,活得更舒坦?有沒有覺得現在這日子壓力山大,身體也跟著鬧情緒,腰酸背痛,沒精打采,好像隨時要被生活壓垮了。那怎么辦呢?其實老祖宗早就給我們留下了寶貝,今天說的這個《靈樞易筋經》就是個特別有意思的養生法門。它可不是隨便哪個江湖郎中瞎編的,而是從中醫經典《靈樞》里來的。講究的是改變筋骨,增強力量,讓你的身體由內而外的強起來。 這“筋”和“經”聽著有點玄乎,簡單說,筋就是咱們身體里的肌肉、韌帶,這些負責支撐和運動;經,就是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這套功法就是通過特定的方法,把這些筋和經調理好,讓你身體里的勁兒足起來,氣兒順起來。 市面上的易筋經不少,像什么少林、達摩、武氏、熊氏,各有各的說法,那《靈樞易筋經》有啥特別的呢? 第一,它很聰明,把筋和經分開練,先練筋,把身體的力氣基礎打牢,再練經,讓氣血跑得更順暢,這比一股腦全練效果好多了。 第二,它很講究順序,按照人體十二經脈的自然流注方向來練,保證氣血循環像條河一樣首尾相連,暢通無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安全,不用你盤腿打坐入靜,也不用你死磕某個穴位,一上手就是讓你動起來,用身體帶動氣,簡單又不容易出岔子。所以不管你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家都能學,隨時隨地都能練。 剛才提到了筋和經,它們倆是啥關系呢?你可以把筋想象成身體里的鋼筋混凝土,負責把你的骨頭、肌肉牢牢固定住,讓你能跑能跳能干活,這就是它的主要功能。而經脈呢,更像是高速公路網,負責運輸血液營養物質,維持身體的平衡。這兩者是好朋友,互相幫助,經脈暢通了,氣血充足,“鋼筋混凝土”才能結實耐用,反過來,“鋼筋混凝土”強健了,“高速公路”才能正常運轉。 ![]() 所以,《靈樞易筋經》里,專門練筋的叫易筋功法,重點是鍛煉你的內勁,也就是肌肉力量和身體的穩定性;專門練經的叫易經功法,重點是提升你的內氣,也就是氣血運行的效率和質量。 這《靈樞易筋經》具體都有些啥呢?主要分兩大塊,易筋功法和易經功法,每一塊下面又細分了13個小項,正好對應咱們人體的12條正經,加上一條任督二脈。這列表,手太陰經、手陽明經、足陽明經,一直到足厥陰經,這是練經的,總共13套;然后是益肺經、益大腸經、益胃經,一直到益十二經脈,這是練筋的,也是13套。是不是感覺有點眼花繚亂?別怕,咱們后面會挑幾個重點的,結合實例給大家講講,保證大家一聽就明白。 了解了大概內容,咱們來看看怎么練。練功前準備工作很重要: 第一,得先搞清楚自己要練的是哪條筋或者哪條經,最好能把相關的經文讀熟,甚至背下來。這就像你要去一個地方,得先知道地圖在哪條路,對吧? 第二,活動一下全身的關節,特別是脖子、肩膀、手腕、腰、膝蓋這些地方,讓它們放松下來,別僵硬。 第三,上廁所,把膀胱和腸道排空,這樣練功的時候身體才輕盈,氣機才能順暢。 最后,把衣服領口、褲腰帶松開,手表、手鐲、戒指這些都摘下來,別讓它們束縛住你的氣血運行。 練功的時候也有講究,什么時候練最好?古人推薦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還有早上起床后這兩個時間段,天地之氣比較清純。當然,現代人時間緊張,只要避開飯后一小時和餓肚子的時候就行。天氣不好,比如刮大風、下暴雨、打雷閃電就別練了,安全第一。站樁的時候穿雙舒服的鞋,最好是平底或運動鞋,眼睛要睜開,看著前方,別閉著眼睛睡著了。最重要的一點,量力而行。剛開始練可能覺得有點累,甚至肌肉酸痛,這是正常的,說明身體在適應,但千萬別逞強,硬撐著把自己練壞了,慢慢來,堅持下去,一周左右,這種不適感就會減輕。另外,練功期間煙酒要少碰,性生活也要適度,女性經期和懷孕期間就別練了。 練完功也不是馬上就能歇著了,剛練完身體還處于興奮狀態,這時候千萬不能用冷水沖澡,也不能用濕毛巾擦汗,更不能對著電風扇猛吹。汗水是身體排出來的濁氣,要用干毛巾輕輕擦干,讓身體慢慢冷卻。同樣,練完一小時內不要喝冰水,也不要吃冰棍兒,以免寒氣侵入體內。最后一步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就是散步放松,練完功走個5分鐘左右,讓身體從練功狀態平穩過渡到日常狀態,這對鞏固練功效果很有幫助。 練功的核心技術是什么?兩個詞,全身放松和剛緊發力。聽起來好像有點矛盾,其實不然,你得先把自己完全放松下來,像一張拉滿的弓,但又不是繃緊的,只有在放松的狀態下,你才能體會到那種內在的微妙的力量,也就是內勁。怎么放松?可以先站樁,然后從頭到腳,前面、后面、兩側分三部分,一點點的放松,就像給身體做個SPA。放松好了就開始站樁,兩腳分開,跟肩膀差不多寬,膝蓋稍微彎曲一點,雙手自然垂下來。關鍵來了,根據你要練的那條筋,找到對應的發力點,用一種特殊的勁,叫“剛緊”去刺激它,這個勁不是蠻力,而是像擰螺絲一樣緩慢持續的用力,讓那個部位的筋肉產生一種內在的緊張感,但身體其他地方還是放松的。 ![]() 練功初期,很多人會遇到一個問題,肌肉酸痛。別擔心,這其實是好事,說明你的身體在發生變化,新的力量正在生成,這就像你剛開始跑步,腿會酸,但堅持下去,腿就越來越有力。這種酸痛一般持續幾天就會緩解,所以一定要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同時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和時間,累了就休息一下,下次再練。站樁的高度也有講究,從高樁開始,慢慢過渡到低樁,因為姿勢越低,產生的內勁和內氣就越多。記住,練功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效果肯定不好。 練功快結束的時候,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叫做收勢,就是要把剛練功時產生的那些內氣引導回到身體的核心區域,也就是丹田。丹田大概在肚臍下面幾寸的位置,中醫認為這里是人體元氣匯聚的地方,非常重要。為什么要收勢呢?因為練功時氣會遍布全身,如果不及時收回來,這些氣就容易散失掉,甚至可能亂跑,導致身體不舒服。所以收勢做得好,能更好的鞏固練功效果,還能增加內勁和內氣。具體怎么做呢?一般是站直身體,做一些特定的手勢,比如握拳、變掌、疊掌,配合呼吸,把氣慢慢引導到丹田。這個過程至少要持續5分鐘,讓身體感受到氣真的回到了丹田。 ![]() 關于呼吸,《靈樞易筋經》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不強調特殊的呼吸方法,不像有些功法要求你吸氣、呼氣、逆腹式呼吸等等。在這里呼吸要完全自然,跟著你的感覺走,有時候可能是順呼吸,吸氣時腹部自然鼓起,呼氣時自然收縮;有時候可能是逆呼吸,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鼓起;有時候是胸式呼吸,有時候是腹式呼吸;有時候呼吸短促,有時候呼吸悠長。這完全取決于你練功的層次和你個人的身體狀況。總之,別去想它,別去控制它,讓它自然而然的發生,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前面主要講的是站樁,也就是站著練,但考慮到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化,《靈樞易筋經》也提供了兩種更方便的姿勢,臥式功和坐式功。臥式功就是在床上躺著練,適合睡前或者早上起床前做幾分鐘,幫助放松身體或者緩解疲勞;坐式功一般是坐在板凳上,雙腿分開,腳掌著地,雙手放在膝蓋上,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在辦公室里或者午休時練練,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久坐帶來的不適。所以無論你是站著、躺著還是坐著,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練習,充分利用碎片時間,讓健康融入生活。 先說手太陰經功法,這個手太陰對應的是咱們的肺經,肺主呼吸,所以這條經筋主要分布在胳膊的內側,從手指一直連到胸部。如果這條經筋出了問題,可能會出現胳膊內側疼痛僵硬,嚴重的甚至影響呼吸,出現胸悶、咳血等癥狀。怎么練呢?很簡單,站好樁,然后用你的拇指慢慢的用力的向里向后拉,讓拇指和另外4個手指形成一個直角,保持這個姿勢用勁,注意是用拇指發力,其他手指要放松,你可以默數數字,比如從1數到50,作為一次發力的時間,熟練了可以增加數字,練完這一項記得做收勢。 ![]() 接下來是手陽明經功法,這條經筋對應的是大腸經,主要分布在胳膊的外側,從食指一直到頭面部。如果這條經筋有問題,可能會導致胳膊外側疼痛,肩膀抬不起來,脖子轉動不靈活,甚至影響面部表情。練法呢,還是站樁,這次是用你的食指用力向前伸直,同時中指、無名指、小指和拇指要彎曲,用拇指扣住這三個手指,形成一個合力,同樣是用勁一段時間,然后休息一下,可以接著練下一項。 ![]() 我們看看腿部的足陽明經功法,對應的是胃經,這條經筋分布范圍很廣,從腳背、小腿外側一直延伸到大腿前部、腹部,甚至面部和耳朵。如果這條經筋出了問題,可能會出現小腿抽筋、膝蓋外側疼痛、肚子脹、口角歪斜、眼睛睜不開或閉不上等等癥狀。練法是站樁,然后用你的腳的中指、次指和無名指同時用力向下扣緊地面,就像踩剎車一樣,而大拇指和小指則要放松,這個動作主要是針對腿部的,所以腿部的發力感會比較明顯。 ![]() 再來看足太陰經功法,對應的是脾經,這條經筋主要分布在腿的內側,從大腳趾內側一直延伸到腹部、胸部甚至背部。如果這條經筋有問題,可能會出現腳大拇指內側疼痛,腳踝內側不適,膝蓋內側疼痛,肚子疼,脅肋疼痛,甚至影響到脊柱。練法呢,站樁,這次是用你的大腳趾的內側用力向下扣緊地面,其他4個腳趾放松,這個動作主要針對的是腿部內側和腹部的經筋。 ![]() 我們回到胳膊,手少陰經功法對應的是心經,這條經筋主要分布在胳膊的內側,從小指一直到胸部。如果這條經筋出了問題,可能會引起胸悶、心慌、胳膊肘部不適以及沿這條經筋走行的疼痛。練法是站樁,這次是用你的小指向前伸直,著力點在小指的內側,同時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要自然彎曲,用拇指輕輕扣住另外三個手指的指尖,形成一個整體的發力,這個動作主要針對的是胳膊內側和心臟相關的經筋。 ![]() 接著是手太陽經功法,對應的是小腸經,這條經筋也分布在胳膊的內側,但位置比手少陰筋要靠外一些,從小指一直到頭面部。如果這條經筋有問題,可能會導致胳膊內側疼痛,腋窩疼痛、肩膀僵硬,脖子疼,耳朵鳴響,眼睛不舒服,甚至引起頸部腫脹。練法呢,站樁,這次的著力點和發力點是在小指的外側上方,也就是小指靠近無名指的那個位置,其他手指的姿勢和手少陰筋類似,但發力點不同,這個動作主要針對的是胳膊內側和頭部相關的經筋。 ![]() 最后看一個腿部的足太陽經功法,對應的是膀胱經,這條經筋是人體最大的一條經筋之一,分布非常廣泛,從腳后跟、小腿外側一直延伸到大腿后側、臀部、背部,甚至頭頂和面部。如果這條經筋出了問題,可能會導致腳后跟疼,膝蓋后面僵硬,腰背反弓,脖子僵硬,肩膀抬不起來,腋窩疼痛,甚至影響到眼睛的開合。練法是站樁,這次用你的腳的小趾外側用力向下扣緊地面,其他4個腳趾放松,這個動作主要針對的是腿部后側和背部的經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