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一大早醒來,看新聞,三點感悟: 1)華為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18寸,全球首款鴻蒙折疊屏電腦,劃時代的創新與顛覆。這對于網商而言,做內容營銷,是一次質的飛躍。 2)電商對實體經濟的危害已經從結構性沖擊演變為系統性風險,它的破壞不僅體現在傳統商業模式的崩塌,更加暴露了資本壟斷對社會財富的掠奪性分配。 3)中國行我也行?中方一戰打響名聲,日本硬了起來,要求美國零關稅。關稅戰開啟地緣經濟的劃分,直白說,是中國制造業擺脫看國外客戶臉色的時代。 4)………… 新聞太多,僅選取上面三個,小結一下: 1)網商要盡可能的用華為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32GB+1TB版,23999元,花錢越多,越有激情去寫、去拍、去播,這是我的經驗。而好的工具,則讓做事更有效率,更順手。 2)內卷實在太厲害了,從國家層面看,有關部門應該會對消費品電商出手,可能性很大,征稅必不可少,力度有多大,看實體經濟恢復的如何。如果不行,再加大力度,直到線下實體門店重新增加800萬人就業。 3)關稅戰其實己見分曉,中國不會顧及美國,中國必成為世界的另一極,美國的盟友就更不再話下了。網商拿訂單,不必看國外客戶的臉色,尤其在價格上,付款方式上,不要讓步,是國外客戶能接受的最高價格,預付款至少在50%以上,最佳是80%,出貨前必須全款到賬。 不要認為第3點不可能,個別學員工廠早已這樣做了,@展柜大小姐章婭妮 說,“博弈又成功了”。 ![]() 明明是同步國際一線品牌的質量,為什么要賣低價?沒天理。 但現實很骨感,絕大多數工廠(尤其小工廠)的出廠價太低了,原因很簡單: 1)不做營銷策劃,憑感覺和自己的認知,沒有系統性的市場策略和銷售話術。 2)老板在報價時往往膽子很小,因為經驗太足,遠不如小年輕的膽量和沖勁。 3)不知道“內容營銷=網絡品牌”,沒有信任基礎,只能討價還價,肯定失敗。 原因很多,以上三條是比較核心的痛點。 工廠不要做品牌,但一定要做網絡品牌,在網上做品牌,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計,一本萬利,這個詞一點都不夸張。 做品牌,50年打底;做網絡品牌,5年打底。事實就是如此,這個經驗出自#工業品電商# 、#工業設備電商# ,消費品應該不太可能,當然1?的例外總是有的,話不能說絕。 網絡品牌靠什么做?內容營銷。是不是一本萬利? 感覺在學員工廠中,已有幾家是網絡品牌,只是他們自己是無法感知到的。也好,繼續努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