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在作品中揭示這樣一個現象:“只要你有種,敢跟任何人對著干,敢與任何人掰扯,你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暢行無阻,少了那么多麻煩。 相反,若你總是唯唯諾諾,沒有自己的立場和主見,任人擺布卻不敢爭辯,你的煩惱將盡數源自人際關系。” 只要你敢得罪別人,別人就不敢得罪你,只要你敢和任何人掰扯,其他人都不敢找你的麻煩。 你越是雷厲風行,風風火火,殺伐決斷,無所顧忌,別人就越是敬佩你,親近你,因為你表現出來的強者狀態,足以征服很多人。 若是你沒立場,沒主見,那你這輩子就完了,你越是害怕得罪別人,就有很多人來得罪你,你越是害怕傷害別人,就會有很多人來傷害你。 當有利益的時候,最先犧牲的人就是你;當有危險的時候,第一個被推上戰場的人就是你;當需要背鍋的時候,第一個倒霉的人就是你。 有個殘酷的真相常被刻意忽略:人性天然趨向于尋找最柔軟的突破口。 就像草原上的鬣狗群永遠先攻擊瘸腿的羚羊,這種生物界的生存法則,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職場上那些笑臉相迎的老好人,往往淪為茶水間的談資和加班表的常客。 也許你會質疑,但人際關系的本質就是力量博弈,而非情感的交換。 成年人的社交里都藏著一套叢林法則,只有你露出鋒利的獠牙時,別人才會收起自己的私心。 若你不敢露出鋒利的獠牙,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那別人就會肆無忌憚地將他們的私心強加于你。 如:《黑鏡》編劇查理·布魯克曾因過度妥協導致劇本失去鋒芒,最終被投資方要求重寫。 當然,這里所說的對著干,掰扯,剛硬并不是讓你變得乖戾,暴戾,而是用最溫和的語音說出自己最不可動搖的原則,劃清界限。 最后,請記住,你存在的價值不需要他人蓋章認證。 就像莫言在《檀香刑》里塑造的孫丙,哪怕面對最殘酷的刑具也要唱完最后一句貓腔。 當然,這不是鼓勵你變成孤島,而是要在與世界碰撞時,讓所有人都聽見你靈魂鏗鏘的回響。 今天就到這里啦! 讓我們努力成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