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沒人告訴我們人性有多復雜,關系有多脆弱。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交了不少學費,才真正明白這幾條人性潛規則。如果當初有人告訴我這些,我可能會少走不少彎路。 01|升米恩,斗米仇小時候家里有個鄰居,家里條件一般,開始都覺得人挺好,家里有新做的飯經常端給他,家里人順便也會帶他孩子上學,起初他還挺感激。結果,后來我家也不是很寬裕,也就沒太幫他了,結果他后來對我們不僅沒感激,反而背后說風涼話,說什么“早知道不指望他們了”。 這就是典型的**“生米恩,斗米仇” 。當你不斷給予,人會習慣,覺得理所當然,一旦停止,反而怨恨你不再幫他。魯迅曾說: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你認為的恩情,只是自我感動。” 幫助別人之前,一定要把條件講清楚,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要有來有往。如果你真心想幫,不要讓對方覺得是理所應當,偶爾讓他還你一個小忙,比如搬個東西,修個家具,這樣人情有了來往,關系才長久。 02|槍打出頭鳥早些年剛入職場那幾年,我也想著“做人要出頭,要讓領導看到我的能力”。我拼命加班,會議上搶著發言,還總想著表現自己。后來我才發現, 沒人關心你有多能干,他們只關心你過得比他們好不好 。 職場里,鋒芒太露,反而是招人恨的原因。你的優秀不僅不會被所有人認可,反而會被某些人記在心里,伺機打壓。正如《權力的游戲》里那句臺詞: “不要做第一個沖鋒的人,也不要做最后一個撤退的人。” 真正聰明的人,在職場里是“向上不露窮,向下不露富”。你可以有實力,但不需要事事張揚,讓結果說話,而不是用嘴去爭。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把光芒藏起來,讓別人看到的是穩重和可靠,而不是鋒芒畢露。 03|婚姻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愛情至上,只要相互喜歡就能走到最后。可后來我發現,這不過是年輕人的浪漫幻想。現實一點地說,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碰撞。 如果三觀不合,消費觀差異大,哪怕再喜歡,也遲早會走到分岔口。你喜歡看書,她覺得是裝;你精打細算買東西,她說你摳門小氣。柴米油鹽的日子里,浪漫會被現實磨光,矛盾會越來越多。 正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里說的: “富人和窮人住在不同的世界里,哪怕走得再近,也無法互相理解。” 如果你還沒結婚,一定要看清對方的家庭背景、消費觀念和三觀是否匹配,愛情是開始,但合拍是長久。如果你已經結婚,試著理解彼此的差異,把溝通做好,少點指責,多點體諒。 04|永遠不要讓人免費幫你我見過不少人,別人幫他忙,他拍拍對方肩膀:“哥們情誼,不必客氣。”久而久之,別人不再愿意幫他。 人性是互惠的,你占了別人的便宜,卻不懂回報,關系遲早會變質。 心理學家阿倫森說: “互惠是社會關系的基礎,不懂感恩的人,很難走得長遠。” 別人幫你忙,不管多小的事情,你一定要表示感謝,哪怕是一頓飯,一杯咖啡,都代表著你對這份幫助的重視。 下次如果有人幫了你,不要簡單一句“謝謝”就過去,請他吃個飯、發個紅包,讓對方感受到你對這段關系的重視。這樣不僅不會顯得疏遠,反而會讓對方更愿意繼續幫助你。 結尾:看清人性,才能活得更通透有些潛規則,不是學不學會的問題,而是遲早會付出代價去明白的。 越早看清,越少走彎路。 這幾條潛規則,我是磕磕碰碰了10年才悟出來的,如果你能早點明白,或許能少交不少學費。 看清人性不是讓你悲觀,而是讓你更智慧地生活。因為人性不會變,但你可以學會順應它、駕馭它。 與其抱怨世界不公平,不如先讓自己強大到不懼怕這些規則。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