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代合肥置縣,合肥廬陽區即“古廬州府”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唐貞觀年間,大將尉遲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教駑臺以南高地重筑城池,史稱金斗城,為今合肥老城建城之始。現有國家級文保單位3家、省級3家、市級15家,古剎明教寺、廬州府城隍廟、逍遙津古戰場、曹操點將“教弩臺”、李鴻章故居等古跡眾多,三孝口、四牌樓等已成為合肥城市坐標和歷史記憶。 01.李鴻章故居陳列館 ![]() 李鴻章故居陳列館又稱李氏家族舊宅,建于清光緒年間,是代表性晚清江淮民居建筑。李氏兄弟6人聚族而居,家族住宅覆蓋了合肥繁華的淮河路中段半邊街,時稱“李府半爿街”,現保留其中一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鴻章享堂建于清光緒28年,是李氏家族成員為其修建的墓園,為目前國內保存較為完好的清代名臣墓園之一。 02.中國包公園 ![]() 包公園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包河之畔,占地面積34.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5公頃,總體布局為開放式。包公園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屬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內徽風古韻、清幽雅靜,蘊含濃郁的包公文化氣息,包拯字希仁,人尊稱為“包公”,于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062年去世于河南開封,死后謚號為“孝肅”。 03.墨荷園 ![]() 墨荷園位于合肥市西二環路與北二環路交岔口,2003年該園林破土動工,占地大約210畝,相當于蘇州十大園林面積的總和,園林仿明末清初的風格,外用徽州民居造型,砌馬頭墻,檐頭安置瓦當。園中造假山、池水、翠障等物,又種植若干果樹和造景樹,“入目三分景,步移景異”。 04.逍遙津公園 ![]() 逍遙津公園占地31.3公頃,其中水面11.2公頃。公園呈扇形鋪開,由水系自然分割為東西兩部分。東園水域遼闊,草坪如氈,主要由青少年活動區、文化活動區、動物展區組成。內有兒童樂園、游樂場、草坪廣場、逍遙湖、逍遙閣、渡津橋、文化宣傳長廊、茶社設施等。 05.廬州公園 ![]() 廬州公園位于合肥北二環和一環之間,距市中心僅1公里。西與董鋪水庫貫通、北與大房郢水庫相望、東與四里河比鄰,淝河從區域內蜿蜒穿越;擁有得天獨厚的水系資源。該公園的建成,進一步平衡中心城區綠地布局,緩解了省城北部缺乏大型綜合性公共場地的現狀,提升了“國家園林城市”品位。 06.四里河濱水生態公園 ![]() 四里河濱水生態公園是廬陽區在原四里河河道及河岸綠化基礎上建設而成的,南起南淝河入河口,北至大房郢水庫,總長5.48公里,公園綠化面積約35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春天,公園里梅花、結香、櫻花等各色花兒相互映襯,成了四里河畔一道靚麗的風景。 07.海棠公園 ![]() 海棠公園位于北二環路與合福鐵路交口東南角,其中規劃面積為4.4公頃,公園內的三個主題景區分別為:入口、休閑活動、山體游覽,同時將“仁、義、理、智、信”主題分別融入景觀植物建設中,也就是梅花、茶花園,松竹、桃李園,櫻花、海棠園,智—月季、桂花園,玉蘭園等景區。 08.瓜牛成長田園 ![]() 瓜牛成長田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北部,地處三國故壘,生態之鄉——廬陽區三十崗鄉。通過深度挖掘生態休閑文化的主題內涵,建設以昆蟲文化教育展示基地為重心,并集合多種自然生態旅游項目,將慢生活與主題娛樂、周末休閑及特色美食融于一體,打造以三十崗核心體現廬陽特色最城市、最生態的文化旅游項目綜合體。 09.三國新城遺址公園 ![]()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位于風景秀麗的大蜀山北麓,南臨肥水(古施水)故道,西鄰雞鳴山、將軍嶺,東距合淮公路7公里。它不僅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安徽省乃至全國保存較好、極具史學價值和軍事研究價值的三國文化遺產。公元230年,魏國征東將軍滿寵向魏明帝曹睿建議在合肥城西三十里建立新城用以屯兵。 10.杏花公園 ![]() 杏花公園位于老城區西北隅,水西門內一帶,為環城公園的田園風景點。東起蒙城路,西至環城西路北段,南起淮河路西段,北至阜南路西段,總面積約31.3公頃。我們今天看到的杏花公園是很有來歷的,三國時代古合肥兩個著名遺址——藏舟浦與箏笛浦就位于杏花公園區域。 ![]() |
|
來自: 仿彿pe3fpi77p2 > 《各區縣旅游資源(N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