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職場媽媽,在辦公場所天天吹空調,后來體檢白細胞嚴重低下,西醫懷疑是血液病,等著做穿刺的時間,求助我們,牛媽讓她用董氏特效穴?艾灸調理了四天,到了復查時間,白細胞恢復了正常。 ![]() 還有牛媽在線下課講過的兩個真實案例,兩個十多歲的孩子,一個沖涼水澡,一個在地上睡覺,結果都癱瘓了。因為寒入中樞神經。
……一到夏天,由于貪涼導致的問題就會特別多,也可以這么說,現代人,無論成人還是孩子,絕大部分疾病都和夏天貪涼緊密相關。
正如牛媽在群里多次警示大家:“為了短時舒服,損失長期健康”、“空調可以讓人得疑難雜癥”。當我們沉迷于物理降溫的即時快感時,卻忽略了身體正在為這份 “爽感” 買單。夏日養生的大敵,從來不是炎熱,而是對 “人造清涼” 的過度依賴。 貪涼行為的健康隱患 ![]() 空調 / 風扇:風邪入體的 “隱形殺手” “風對著人吹,中風的節奏”—— 牛媽這句警示絕非危言聳聽。空調的冷風是非常硬的,像一把冰劍,能直接刺穿人體腠理,并長驅直入。正如開頭講的那兩個案例,都在揭示:風寒之邪不僅引發感冒,更會淤積體內,成為慢性病的導火索。 涼席制品:寒濕傳導的 “加速器”
冷飲冰品:讓臟腑寒上加寒
![]()
另外,夏天還有很多常見的貪涼行為,如洗冷水澡、光腳踩瓷磚、穿露臍裝等行為,同樣是以 “清涼” 之名傷害陽氣。冷水澡會使汗孔驟閉,寒濕滯留體內;赤腳踩涼地直接損耗腎經陽氣,導致腰膝酸軟;露臍裝讓寒邪直侵神闕穴(脾胃對應區),誘發腹痛腹瀉。 當我們用各種方式 “對抗炎熱” 時,身體正在啟動惡性循環: 寒濕凝滯血脈,輕則手腳冰涼、月經不調,重則形成結節、囊腫; 脾陽被遏,水濕代謝失常,會導致痰濕堆積,贅肉、浮腫、脂肪肝隨之而來; 痰濕去到大腦,就可能引發腦梗、癲癇等疑難雜病。 正本清源:夏季養生的核心邏輯 ![]() 第一、五臟平衡:從 “外求降溫” 到 “內調自穩” 夏日 30 多度的酷暑與冬日零下的嚴寒,這樣懸殊的溫差從來不是單純依靠幾層棉衣就能真正抵御的 —— 人體本就具備一套精密的“生物調溫系統”,其核心在于五臟功能的協調運作: ![]() 心主神明,通過安定情緒避免 “心躁則熱盛” 的主觀感知紊亂;脾主運化,將飲食化為氣血與適度脂肪,構建如 “肥沃土地” 般的寒熱緩沖層;腎主封藏,為機體儲存陽氣 “能量”,支撐熱時收斂、寒時布散的動態平衡;肝肺則協同調暢氣機,肝疏泄以通氣血、肺宣降以司汗孔開合,確保熱量隨汗液正常代謝。當五臟各司其職,身體便無需依賴空調、冷飲等外力,而是通過 “心神穩、脾土厚、腎陽足、氣機暢” 的內在系統,自主實現 “熱時緩緩散熱、寒時徐徐供熱” 的智慧調節,如同自帶 “生物調溫器”。 還有一點需要格外強調一下,健康脂肪是脾胃運化生成的 “精華”,如同土壤中的腐殖質,既能儲存陽氣(冬季御寒),又能緩沖外界溫度(夏季隔熱)。而現代人要么過度減脂導致 “瘦人無脂肪”,要么痰濕堆積形成 “病態肥胖”,兩者都失去了天然調溫能力。而且痰濕重的人往往更不耐熱,因為濕濁會化為 “內熱” 上蒸,形成 “外熱內寒” 的矛盾體質。所以我們現在提倡祛除體內痰濕,而不是減去脂肪。 ![]() 所以我們要讓身體變成 “肥沃的土地” ,而不是無法自己調節寒熱的沙漠、柏油馬路,只能依賴外界降溫,進入 “越熱越貪涼,越貪涼就越熱” 的死循環。 第二、躲避風、寒、濕。 夏天是去寒濕、升陽氣的關鍵,也是其它三個季節不犯病的關鍵。若此時不借勢養護,反以涼攻熱,只會讓臟腑虛寒日甚,為秋冬疾病埋下伏筆。
那些通過艾灸、推拿改善調理好了鼻炎,提升了體質的家長,無一不是在生活中躲避風寒濕這方面相當注意。 在下一篇中,我們將介紹具體實操的方法。 在我們的中醫育兒的社群里,家長們常圍繞當下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探討。隨著夏日氣溫逐漸攀升,“夏季是否該給孩子開空調” 成為大家新近關注的熱點話題。為此,牛媽特別在群內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答疑解惑,結合中醫理念為家長們提供建議。在我們群里,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討論,大家相互之間的經驗交流,老師的答疑解惑,可能一兩句話就能讓人豁然開朗,這樣的抱團學習,遠強于一個人單打獨斗。 ![]() ![]() ![]() ![]() ![]() ![]() 想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朋友可掃下方二維碼咨詢顧問老師: 近期導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