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之前的兩個鼻孔都嚴重淤堵,只能靠著嘴巴呼吸,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特別的難受。每天腦袋都昏昏沉沉的,流鼻涕不斷,每次換季時都會加重。 自從上次堅持艾灸馮老師給的方法之后,這次秋季到冬季的換季竟然沒有鼻炎加重的情況,甚至鼻炎一直在變輕,謝謝老師 有一個東西,西醫叫做免疫力;中醫叫做陽氣。 只要你適量運動,沒事多曬太陽,飲食清淡,少吃點大魚大肉,少喝酒,房事適度,想要搞定鼻炎,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今天反饋的患者,是我去年的一個學員,最開始她就是因為鼻炎問題來找我的。 當時我給她的建議是:補陽氣,提高免疫力,多曬太陽,適度運動。 她現在已經保持了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運動,慢跑,快走,曬太陽,都算。 她補陽氣,治好鼻炎,用到了以下幾個穴位,分別是: 局部穴位:風池穴,印堂穴,迎香穴。 遠端穴位:合谷穴,足三里穴。 (戳上圖,可進店) 1 淺析 ■.鼻炎的癥狀還分寒熱呢,不同的原因導致的癥狀不同,治療的方法也就不同。 簡單說就是,寒證要熱治,熱證要寒治。 要是搞反了,用熱藥治熱證,用寒藥治寒證,那肯定治不好,還會讓病情加重呢。 今天我們要講的方法,就是針對寒證鼻炎的。流的是清鼻涕、白鼻涕,舌苔白,適合用這種方法。 鼻炎要治肺,因為「肺開竅于鼻」。 但僅僅治肺還不夠,因為病根可能不在肺。這時候,我們通常會從脾胃入手。「脾屬土,肺屬金,培土生金」,鼻子也會出問題。 事實上,很多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拖得久,都與脾胃虛寒有關。要補充脾胃的陽氣,就得提到印堂穴和足三里穴。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手持1.8cm的石磨艾條,艾灸足三里穴30分鐘以上,可以促進脾胃對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進氣血的生成。 在古代,人們缺吃少喝,為了活命就會多艾灸足三里穴。盡可能的把自身對于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提高,算是變相的解決了「缺少吃的的窘境」。 鼻炎總是容易流鼻涕,是因為脾胃陽氣不足,導致運化失常。 有一部分水液變成了濕氣,向上影響到肺,從鼻子流出來。 艾灸足三里穴從脾胃入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方面可以杜絕濕氣之源,另一方面也能將精微物質向上輸送到肺,增強肺氣。 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培土生金、培土制水,這樣鼻涕就能收住了。 「足三里」:屈膝90度,膝蓋骨外側凹陷下3寸。 ■.早上起床后打噴嚏、流鼻涕,說明患者體內寒涼。到了季節更替的時候,就容易發展成鼻炎。通過艾灸印堂穴,這些癥狀都能得到改善。 因為印堂穴位于兩個眉毛的中間,屬于督脈。督脈掌管人體一身的陽氣。艾灸印堂穴可以提升陽氣,使體內寒邪被驅散,鼻炎也會隨之好轉。 印堂穴在面部,艾灸時要么自己躺在床上,讓家人手持艾條給自己艾灸;要么把大號的濾煙艾灸罐,直接綁在穴位上也可以,不過也需要躺著。 「印堂穴」: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迎香穴位于鼻子的兩側,「局部穴位,可以治療局部病癥」,因此,迎香穴對于鼻孔的不透氣,流鼻涕,都是非常好的調治穴位。 「迎香穴」:于鼻翼外緣中點的鼻唇溝中取穴。 風池穴在腦后,具有祛風散寒的功效,能夠去除體內的風寒之邪,從而達到治療鼻炎的目的。 「風池穴」:正坐,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處即是。 合谷穴在手背的虎口處,穴位本身屬于大腸經。而「大腸和肺是表里關系」,也就是榮辱與共的關系。 艾灸合谷穴疏調大腸,可以影響到肺。肺部受寒容易導致鼻炎,這屬于變相調治。 「合谷穴」:手背虎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