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前我一直認為,除專業技能外,一個人擁有好口才,才算是真正有能力。如今退休一年半了,慢慢發現,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處理好自己與自己的關系。 把自己的關系理順了,人生就幸福了。 對退休人員來說,下面兩個能力非常重要。 01:擁有不依賴他人,能自得其樂的能力 亞里士多德說過一句話:幸福屬于那些能夠自得其樂的人。 年齡越大,越感覺這句話正確無比。 我有個姨姨,今年快九十歲了,年齡增大后,來城里跟兒子住在一起,白天里,兒子兒媳要上班,家里大多數是她一人。 她不像城里有些老人對跳廣場舞、上老年大學感興趣,也不喜歡看電視。 但姨姨有自己的愛好:做荷包。從小姨姨的手工就好,到兒子家后,做荷包就成為她平日打發時間的一個主要事情,那些花花綠綠的彩線,被她做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小動物。 每次做起荷包時,她常常廢寢忘食。 正因為有了這份愛好,姨姨老年的生活過得自在安靜開心。 人隨著年齡增大,身體機能的衰退,很多年輕時能夠做到的事情,到老年時已經無法完成。 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大部分時間只能留在家中。 這時候,擁有一個不依賴他人,讓自己獲得快樂的事情,就是人生一大財富。 而要擁有這樣的能力,就要退休后盡早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這項愛好,不需要依賴他人,自己一個人就能獨自完成。 02:能在平淡普通的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 《幸福的底層邏輯:關于人生的7堂哲學課》中有一句話: 一個審美情趣很高的人,看到一片樹葉、一張照片、一幕晚霞,很容易就產生愉悅感,他們滿足精神欲望的方式是非常靈活和多樣的。 生活中,大多數人的日子都平淡無趣,尤其退休后,日復一日的生活,很容易讓人感到厭倦。 能在普通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日子就有趣豐富的多。 《與獨處相安,與萬事言和》一書是作者吉澤久子,講到自己在幾十年獨居生活中,是怎樣把日子過得有趣又有溫度的。 她認為,世上美麗的東西,再小都不要錯過。 她自己家中,到處都有放大鏡,還有望遠鏡,平常會用放大鏡去觀看植物的嫩芽和花朵,會用望遠鏡去觀看院中飛進的鳥中,和來家中串門的貓。 連最普通的日出日落,赤紅的夕陽和彩霞的變化,都帶給她許多感動。 人退休后是否快樂,很大一部分,源于對生活的感受力。 能在最普通的生活中發現美,感知美,再平淡的生活也擁有詩意的浪漫。 我剛退休前半年,有時也感覺生活無趣無味,后來學習攝影,才慢慢感知到一些被忽略的美,生活也開始有了光影和色彩。 ![]() 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說退休前,我們更看重外在擁有的東西,退休后,開始關注起內心的感受,考慮起人生的意義,生活的本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個退休人員都是半個哲學家。 但再宏大的問題落實到現實生活中,不過是簡單不過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在普通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學會自己哄自己開心,才是人生的大自在,大幸福。 感謝你讀到最后 我是千帆,喜歡文章就點個關注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