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跟著奶奶下地,奶奶總喜歡拔一些田埂邊綠油油的野草煮水給我喝,印象中這草味道甜甜的。'后來才知道,這個被我們當雜草踩的野甘草,竟是老輩人眼里的'天然冰糖'。 ![]() 野甘草簡直是植物界的“生存高手”,田埂邊、荒地、山坡甚至村口路邊都能見到它。莖稈帶棱角,葉子小而密,像把小梳子,邊緣還有細密的鋸齒,開的小白花清新淡雅,結的果子像迷你小圓球,一碰就裂開撒出種子。 ![]() 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南方地區,尤其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它的根莖自帶甘甜,隨便挖一小截嚼一嚼,清甜味直沖舌尖,像啃了一口“天然糖棍”,難怪民間叫它冰糖草、土甘草。 村里老人常說:'家有甘草根,咳嗽不慌神'。抓一把洗凈的野甘草根,加幾片老姜煮水,喉嚨發癢時喝上一碗,那股溫潤勁兒能順著嗓子眼暖到心窩。夏天用它泡涼茶,解渴又消暑,比喝冷飲還舒服! ![]() 葉子搗碎出汁,抹在蚊蟲叮咬或長痱子的地方,能緩解癢痛。村里人下地干活被曬得發紅脫皮,也會用它敷一敷降溫。 ![]() 嫩葉焯水涼拌,脆嫩回甘;曬干的根須和菊花、枸杞泡茶,甘甜不膩。有些地方還會用它燉雞湯,說是能祛濕補氣,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咱就當個天然調味料也不錯。 田邊挖的時候注意別誤認成其他雜草,最好請教有經驗的老人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