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回娘家,過節。 一進家門,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撲面而來。老爸老媽早已殺好鴨,早早完成了祭拜祖先的儀式。看到我和家人出現,他們布滿皺紋的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一道道褶皺仿佛都被喜悅熨平了。老爸搓著手,有些局促又滿心歡喜地說:“快,快進屋坐,飯都快好了!”老媽則快步上前,拉著我的手,上下打量著,嘴里念叨著:“瘦了瘦了,上畢業班是不是壓力很大,可要注意身體哈?” 妹妹、弟弟兩家忙著做生意,沒能回來。這個端午節,便由我這個大姐全程陪伴在父母身邊??粗麄兟燥@佝僂的身影在廚房忙碌穿梭,眼眶不禁有些濕潤。 其實,過節又何嘗不是過一份陪伴呢?沒有山珍海味,沒有觥籌交錯,不過是陪家人坐在一起,嘮嘮家常,吃一頓熱乎飯罷了。老媽笑著說:“你爸聽說你要回來,一大早就哼著小曲兒,嘴巴就沒合攏過,高興得不得了?!甭犃诉@話,努力維持著臉上的笑容,內心卻涌起一陣強烈的愧疚。仔細回想,上一次回家,早已模糊了具體的時間。那些日子里,總是被生活的瑣事、工作的忙碌填滿,一次次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 小妹和弟妹曾多次在電話里說:“姐,老爸說家里養的綠頭鴨肥得很,可以殺來吃了。”又何嘗不明白,這哪里是饞那一口鴨肉,分明是老爸想我們了,借著鴨子的由頭,盼著孩子們能回家看看。然而,我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一次次讓他們失望。 開飯了,拿起碗筷,為二老盛上滿滿的飯,挨著他們坐下。餐桌上,飯菜飄香,歡聲笑語不斷。老爸像個孩子似的,時不時看著我笑,那眉眼彎彎的模樣,與記憶深處重合。這一刻,時光仿佛倒流,又回到了小時候,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無憂無慮地吃飯聊天。那時的我們,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如今,他們漸漸老去,而我們,也該停下匆忙的腳步,好好陪陪他們了。 飯桌上蒸騰的熱氣,氤氳著濃濃的親情;父母眼角的笑意,盛滿了深深的牽掛。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更是一根無形的線,將游子與故鄉緊緊相連。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忘了歲月不待人。 趁著時光還在,趁著父母未老,多回家看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