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馬回系萬榮三九藥業挖掘祖國民間醫學寶庫,會同中國科學情報所、中國醫科院北京藥物研究所、山西省藥檢所、日本長崎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研制開發而成,被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ZYB20795034。勒馬回學名水蔓菁,又名追風草、狼尾巴花、氣管炎草、一枝香等,基原為玄參科植物婆婆納屬水蔓菁的全草,秋季穗狀花序呈藍紫色,穗狀花序頂生,種子細小,以地上全草入藥,民間廣泛用其治病防病,對于熱火內盛、癰腫、無名腫毒、感冒上火、支氣管炎、急性尿路感染、癤腫等病,立刻見效。 1勒馬回注射液說明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4020270 【包裝規格】2ml×10支/盒 【產品成份】水蔓菁;輔料為氫氧化鈉、苯甲醇。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尿。用于癰腫瘡毒,肺癰,咳嗽氣喘,久咳不止,熱淋澀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霧化吸入,每次1支;直腸給藥:每次1~2支,貼敷調和液:1:5配伍生理鹽水。 【生產企業】朗致集團萬榮藥業有限公司 2勒馬回山的典故水蔓菁為民間草藥,又名勒馬回。 《中國藥典》載“性味:苦,性微寒。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咳化痰。用于支氣管炎,肺膿瘍,急性腎炎,尿路感染,癤腫。 《全國中草藥匯編》述“性味功能:苦,寒。清肺,化痰,止咳,解毒。主治用法:慢性氣管炎,肺化膿癥,咳吐膿血;外用治痔瘡,皮膚濕疹,風疹瘙癢,癤癰瘡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元狩四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時,部隊感染瘟疫,包括馬駒在內的人和動物,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劇烈咳嗽,甚至咯血的狀況。就在霍去病準備率兵返程時,偶然發現馬匹吃了一種紫色植物后,癥狀漸消。于是這位年輕的將軍采集這種神奇的紫色植物熬汁給軍隊食用后,疫情得到控制。士兵士氣恢復后,勒馬回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然后兵鋒一直逼至現在的貝加爾湖一帶。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而后,這種可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神奇小植物被命名為“勒馬回”。 3勒馬回藥理作用止咳平喘:水蔓菁所含的甘露醇結晶、總黃酮苷元,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石竹烯具平喘作用。 利尿作用:擴張腎小球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尿液分泌。 清除內毒素:對大腸桿菌內毒素致熱和酵母致熱有明顯降低。 廣譜抗菌:對G+和G-有抑殺作用。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核病菌、綠膿桿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主要適應癥有: 消化系統疾病:細菌感染腹瀉、痢疾。 呼吸系統疾病:熱咳、慢性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化膿、肺結核。 泌尿系統疾病:急性前列腺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宮頸糜爛等婦科炎癥。 4勒馬回注射液給藥途徑肌內注射:成人:2~4ml,每日兩次。適用于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 霧化吸入:成人:2~4ml,每日兩次;兒童:2ml,每日兩次 。用于成人、兒童呼吸系統熱咳。 口服:成人:2~4ml,每日兩次;兒童:2ml,每日兩次。肺熱咳嗽痰喘、咳吐膿血。 直腸給藥:成人:2~4ml,每日兩次;兒童:2ml,每日兩次。用于兒童呼吸系統感染、消化系統感染的治療。 外用:治療宮頸糜爛、皮膚感染癤癰瘡瘍、痔瘡、皮膚濕疹、風疹瘙癢、粉刺、痤瘡、無名疙瘩等。 5工藝獨特,中藥奇葩1. 療效顯著:勒馬回系列產品主要成分是水蔓菁,日本長崎大學教授河野功和山西醫學院教授楊丁銘、朱開賢對其化學結構進行分析,分離出六個黃酮單體和一個甘露醇等成分。大量藥效學毒理學試驗及多年臨床應用表明,勒馬回片廣譜抗菌,療效卓越,抗菌消炎效果極佳,確為人類二十一世紀的自然抗生素。 2. 應用廣泛:民間廣泛用勒馬回治病防病,其對于熱火內盛、癰腫、無名腫毒、感冒上火、支氣管炎、急性尿路感染、癤腫等病,幾苗煎服立刻見效。勒馬回產品先后臨床試驗達3000例,經西安結核病院、原運城地區人民醫院、運城結核病院、運城中醫院等多家醫療單位觀察,治療結核病有效率達92%以上,氣管炎有效率達88%,肺膿瘍有效率85%,宮頸糜爛有效率達95%。 3. 工藝獨特:勒馬回是純天然中藥,不僅選材嚴格,而且采用獨特的方法炮制,精心煉制而成。此外,經實驗證明無毒副作用,安全系數大。解放軍總后醫療隊幫助試驗,朗致萬榮三九藥業有限公司先后同中國科學情報所、中國醫科院北京藥物研究所、山西藥檢所一道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制開發了勒馬回注射液、勒馬回片等系列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