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主播亞楠朗讀音頻 作者:每晚·竹西 來源:每晚一卷書原創(chuàng) 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 多少大朋友們,忙于工作和生活,都忘了自己曾經(jīng)是小孩,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快樂了。 在這個充滿童真的日子里,不妨給自己的內(nèi)心簡單松松綁。 換個心態(tài)去生活,像個孩子一樣,去撒歡、去奔跑,去盡情感受生活的無限美好。 正如《綠山墻的安妮》一書中說的:
作為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的代表作,《綠山墻的安妮》被很多人譽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好書”,多次被改編成音樂劇,影視劇、動漫。 大文豪馬克·吐溫對它愛不釋手,稱贊它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長故事”。 書中主要講述了孤兒安妮,被一對上了年紀(jì)的兄妹領(lǐng)養(yǎng)后的故事。 在成長過程中,安妮遇到了很多困難,卻始終擁有孩子般的爛漫天真,這樣的個性,也讓她活出了彩虹般絢麗的一生。 人這輩子,庸庸碌碌地過活容易,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卻很難。 長大后,很多人都把年少時的純真藏進世故的面具下,甚至覺得有孩子氣,是幼稚、不成熟的表現(xiàn)。 但安妮卻告訴我們:童心從來和年齡無關(guān),它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仍然對世界葆有熱愛的能力。 時值六一,翻開這本《綠山墻的安妮》。 看完你就會明白,只要童心不褪色,再平凡的日子,也能有閃閃發(fā)光的快樂。 1 故事發(fā)生在加拿大鄉(xiāng)間,一所叫綠山墻的農(nóng)舍里。 這里住著馬修、馬瑞拉兄妹倆,兩人在此定居多年,卻長期閉門不出,在鄰居看來,是十足的“怪人”。 他們每天重復(fù)著差不多的日子:到點起床,耕地種菜,打掃院子,吃飯睡覺…… 綠山墻風(fēng)景如畫,兩人卻視若無睹。 尤其是妹妹馬瑞拉,整日陰沉著臉,看什么都不順眼。 院里的櫻桃樹開滿雪白的花,她卻抱怨果實又小又招蟲,賣不了好價錢; 陽光灑滿葡萄架,她卻埋怨光線太刺眼,便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做針線活。 在馬瑞拉看來,生活本就像一潭死水般,單調(diào)又乏味。 直到一個叫安妮的女孩,改變了她的生活。 那天,馬瑞拉本想向孤兒院領(lǐng)養(yǎng)一個男孩。 不料中間人傳錯了消息,讓小女孩安妮來到了綠山墻。 剛開始,馬瑞拉對安妮處處不滿意。 她嫌棄安妮滿臉雀斑,不喜歡安妮的過于話癆,對安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嗤之以鼻。 可在一日復(fù)一日的相處中,馬瑞拉漸漸發(fā)覺,安妮實在是個有趣的女孩。 安妮對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著極其敏銳的感知力。 在她看來,楊樹發(fā)出沙沙聲,是樹葉在夢囈;綠樹成蔭的大道,猶如灑滿光輝的圣潔之路;而開滿花的櫻桃樹,則像白雪皇后般美麗優(yōu)雅。 在安妮的感染下,馬瑞拉漸漸發(fā)現(xiàn),原來寡淡的日常里,有這么多閃光的細節(jié)。 她難以置信,自己先前幾十年,居然把日子過得如此枯燥又無聊。 現(xiàn)實中,很多人就像從前的馬瑞拉,每天機械式地重復(fù)差不多的生活。 憑借慣性上班下班,麻木地應(yīng)付人和事,到點就回家吃飯睡覺…… 沒有熱情,也沒有理想,有的只是滿身心的疲憊和空虛。 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為一樹花開駐足,為一片云霞感動了? 又有多久沒有停下來,喝喝茶、發(fā)發(fā)呆,全身心地放空自己? 日復(fù)一日的瑣碎和勞碌,如同溫水煮青蛙,磋磨掉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熱情。 不少人都忘了,自己也曾是天真爛漫的孩子,腦海中有無數(shù)奇思妙想,心里裝著整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在渾渾噩噩中,活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只有重拾年少時的純真,才能點亮生活的沉悶,真正有血有肉地活在人世間。 2 其實,在來到綠山墻之前,安妮換過兩個雇主。 第一個雇主酗酒,動不動就在家里摔東西,讓安妮過得十分壓抑。 安妮便把影子當(dāng)作朋友,想象對方會把她帶到一個充滿陽光和鮮花的仙境。 后來,安妮來到第二個雇主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家務(wù),還要幫忙照顧8個孩子。 為了消解疲憊,她就把附近的山谷當(dāng)成閨蜜,經(jīng)常對著山谷說心里話。 豐富的想象力,讓安妮始終有高于世俗生活的品相,也讓她無論境遇如何,都能覓得歡喜和樂趣。 剛來到綠山墻時,安妮也常常遭到馬瑞拉的嫌棄。 馬瑞拉給安妮縫了很多不好看的衣服,房間布置也異常樸素。 安妮抗議無果,便通過幻想,美化自己擁有的一切。 她穿著粗布裙,卻想象那是泡泡袖的白色紗裙; 她戴著頂丑帽子,卻幻想上面飄著絲帶、綴滿鮮花。 安妮還搬來各種各樣的樹枝布置房間,并把它們想象成漂亮的擺件。 馬瑞拉看到后,忍不住數(shù)落安妮,把房間弄得過于雜亂。 安妮卻認真地回答:“一個人如果睡在擺滿漂亮東西的房間里,連做夢都會美得多。” 雖然來到綠山墻后,安妮鬧出過不少笑話。 她曾誤把頭發(fā)染成綠色,也曾不小心把止痛藥加進蛋糕里,有次還因為忘記給醬汁蓋盤子,導(dǎo)致老鼠乘虛而入。 但她每次都安慰自己: “想到明天將是個沒有錯誤的嶄新日子,真是值得高興的事。” 對于安妮來說,想象是平淡生活的調(diào)劑,樂觀是撫平內(nèi)心褶皺的良方。 曾幾何時,我們都像安妮這般,一只蝴蝶就能聯(lián)想到無限花園,一棵樹里就能發(fā)現(xiàn)美麗江山,一朵云里就能看到廣袤天空。 我們在庸常生活里大膽做夢,相信一顆美好純粹的心,能夠指引自己戰(zhàn)勝所有。 可隨著年歲漸長,很多人眼底的光亮,卻逐漸黯淡下去。 我們不再如年輕那般天真不知愁,也不再滿懷對世界的探索欲,取而代之的,是被世俗馴化后的麻木,和被現(xiàn)實碾壓的身心俱疲。 我們需要童年時的靈氣,給生活注入浪漫色彩; 也需要孩子般的美好憧憬,讓內(nèi)心生長出超越困境的力量。 就像書里說的: “如果你決定過得愉快,那你一定能如愿。” 要相信,當(dāng)你找回年少時的爛漫和熱忱,不管生活有多苦,你都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3 來到綠山墻后,安妮逐漸擺脫了從前的孤苦無依,找到了內(nèi)心的歸屬感。 她愛這里的一花一木,愛養(yǎng)育她的馬修、馬瑞拉,對她來說,在綠山墻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生命饋贈的寶藏。 被送去上學(xué)后,安妮的同齡人都熱衷討論時髦的舞會、漂亮的時裝。 只有安妮常常想起綠山墻漫山遍野的紫羅蘭,和青翠筆挺的白樺林。 她對自己說: “我已經(jīng)很富有了,做綠山墻的安妮,我已經(jīng)非常滿足。” 安妮的童真,也無形中感染了馬修和馬瑞拉,兩兄妹在日復(fù)一日的相處中,把安妮當(dāng)成了家人。 安妮上大學(xué)前夕,馬瑞拉依依不舍,流下眼淚。 安妮捧起馬瑞拉的臉,溫柔安慰道: “無論我走到哪里,我永遠都是你的小安妮,我會一天比一天更加強烈地?zé)釔勰恪釔垴R修,熱愛美麗的綠山墻。” 對親人的愛,就像安妮心底的錨,讓她無論走多遠,都心有所歸。 在書的最后,馬修突發(fā)心臟病去世,馬瑞拉也患了眼疾,需要重金治療。 家里逐漸捉襟見肘,馬瑞拉走投無路之下,決定把綠山墻賣掉。 為了保住綠山墻,安妮毅然決定留下來當(dāng)教師,一邊掙錢養(yǎng)家,一邊陪伴馬瑞拉。 雖然暫時放棄了上大學(xué),但對安妮來說,能在親人最需要時陪伴在側(cè),比任何遠方都值得奔赴。 對此,作者總結(jié)道:
無論境遇如何變幻,安妮從未丟失自己最本真的心性。 她永遠樂觀,永遠積極,永遠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也永遠保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而指引她一次次穿越困境的,正是她如同孩子一般,赤誠純粹的心性。 真正治愈人一生的,不是童年,而是童心。 所謂童心不泯,并不是幼稚地拒絕長大,而是經(jīng)歷過現(xiàn)實的泥沙俱下后,依然保持愛的能力,和對美好的感知力。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fēng)順的,但心懷熱忱的人,總能千萬次把自己從生活泥潭里打撈出來,把日子熱氣騰騰地過下去。 你若愛,生活處處皆可愛。 當(dāng)你認清心之所向,并永葆至真至純的赤子之心,一切幸福都將觸手可及。 ▽ 在書里,作者曾用一句話形容安妮: “她像彩虹一樣有很多不同的色彩,無論哪種色彩出現(xiàn),都是最美麗的。” 安妮身上有著多數(shù)人童年時期的美好特質(zhì):那種爛漫純真,那種樂觀主義,那種蓬勃熱情…… 這或許也是時隔百年,我們依然被安妮打動的原因。 現(xiàn)實中,很多人都被時光洪流沖刷掉年少時的心性,取而代之的,是被生活捶打后的滄桑感。 可安妮卻告訴我們,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變得世故、變得麻木,而是經(jīng)歷人生潮起潮落后,依舊像孩子一般,對生活懷有滿腔熱忱。 或許童年易逝,但童真童心卻能常在。 當(dāng)你找回年少時純真的心,哪怕生活布滿庸常瑣碎,你也能活得歡喜且自在。 點個推薦,祝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兒童節(jié)快樂。 只要天真未泯,無論多少歲,我們都是幸福無邊的小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