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顧城以孩子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海子以孩子的心靈愛著這個世界。” 他們都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世界里,試圖尋找自己心中的理想王國和靈魂歸宿,于是顧城帶著妻子去了激流島,建立自己的理想國,結果他"女兒國”夢碎, 走上了殺妻自盡的毀滅之路。 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里面樸素的生活、簡單的幸福,令人神往。"大海"是海子作為“海之子”的理想之鄉和靈魂歸宿。但他卻始終沒機會擁抱大海,而是在寫完這首詩不久后,臥軌自殺了,他的死令很多人感到疑惑和惋惜。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盡管家中并不富裕,但海子的父母堅持供他上學,一家人節衣縮食,過得十分不易。 海子深知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更加努力學習,他也不負父母所期,在15歲那年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學子們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法律系,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在政法大學工作期間,海子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段愛情,女孩喜歡海子的詩,仰慕他的才華,兩人度過了一段甜美的戀愛時光,但沒多久就遭到了女孩父母的強烈反對。 畢竟當時的海子還年輕,除了這一身才華外,身無長物,既沒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在事業上也沒有什么顯著成就,兩個人最終在父母的干預下分道揚鑣了。 -2-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海子 初戀成為了海子心中永遠的痛,想當年海子15歲考上北大時,自認為是天之驕子,心高氣傲,如今卻被殘酷的現實打趴在了地上。從那以后,海子變得敏感自卑,談了幾次戀愛,都以失敗告終。 海子的詩歌長期得不到認可,愛情又總以失敗告終,這讓海子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甚至有些迷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海子覺得體制內的工作限制了自己的靈魂自由,他很想逃離這樣束縛的生活,去奔向詩與遠方,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海子明白父母多年來含辛茹苦供自己讀書,有多不容易,如今正是自己回報父母的時候,也要幫父母承擔起供弟弟們上學的重擔。 于是他只能一邊工作,一邊創作,一邊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不停地掙扎,一邊在精神世界中聲嘶力竭地吶喊。
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也不能說我兩手空空。——海子 1989年,他在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久后,就選擇了臥軌自殺,年僅25歲,他身邊的遺物只有書、軍挎和一個少了三瓣的桔子,還有一張字條:“我叫查海生,我的死與任何人都沒有關系”。 “海子熱”也突然從北京興起,蔓延到全國各地,活著時無人問津、不被認可的海子,死后卻成了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詩人。 好友西川認為,海子的死跟他的初戀有關,因為在他臥軌自殺前幾天,曾經見過初戀女友,在得知她結婚生子后,內心十分苦悶,還喝了很多酒。 也有一些人將海子的臥軌自殺,看作是“殉詩”,他們認為海子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純粹為詩歌殉葬的人。 海子的死因引起了熱議,眾說紛紜,其實這一切或許沒那么復雜,他可能就像顧城一樣,因為愛情失意、物質貧乏、生活不如意,與自己心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精神世界差距太大,內心敏感脆弱又經不起這些打擊,而選擇離開了。 他的死對于父母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這個讓他們最為驕傲的兒子,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了人世。父親決定讓海子的弟弟們不再讀書,他不愿意他們重復海子的老路。可見海子的離去,對父親造成了思想上和心靈上無法抹去的傷痛和打擊。 海子解脫了,不用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矛盾中苦苦掙扎了,卻把悲痛留給了他的父母和這個他無法融入的現實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