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精致又簡潔的物理學科普小書,帶領我們來一趟精彩的時空之旅。 英國天文學家科林.斯圖爾特(Colin Stuart)用簡潔又幽默的筆觸,從物理學視角探索時間和空間,書中好玩又讓人震撼的10個有關時間的知識點,讓人忍俊不禁,又很樂意與人分享。 你可知,你的腳比頭年輕? 書里闡釋到,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腳比臉更接近地面,也就更深入地球的引力井。所以,時間就在腳踝處比眼睛走得慢,也就意味著,腳要比腦袋年輕。 抑或,時間或許并不存在? 愛因斯坦說,空間和時間只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沿著這個思路,就會得出一個驚天的結論——宇宙已經包含了一切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之事。這個概念叫“塊狀宇宙”。 作者打了個生動的比喻。你可以把“塊狀宇宙”想象成一本書,如果從外面看這本書,你會看到過去和未來,結局早已寫定。但這本書是靜止不變的,像塊磚存在著。 假如我們一頁頁翻動書頁,就會感受到變化(新頁面與上一頁做比較),感到時間之箭在從過去經過現在流向未來。但我們沒有感到空間的流逝。 其實,時間也不會流逝,這只是我們虛構的想象。 ![]() 作者進一步講解到,你也可以把某頁書卷成一個圈,讓它和上頁相交,就好像回到了過去。但是,你卻沒法改變已經寫在書頁上的內容。 從哲學上講,快狀宇宙理論會認為未來是已寫好的劇本,早已在未來等著你。你無法改變你的經歷,就像你在閱讀一本書時無法改變書的結尾。有人稱之為“命運”。 那么,既然如此,人為何還要奮斗呢? 這是因為,你奮斗與否,是因為無論如何你都會做出這個決定。這個觀點在思想上被稱為“現實論”。即,僅認為現實發生的事才是可能發生的。未來只有一個,已預先決定。 還有些擴大人類視野的知識點,也讓人反復咀嚼體味: 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8億年前,宇宙的年齡超過130億年,地球已經45.5億歲。 我們每過一次生日,都是在慶祝自己又圍著太陽繞了10億千米一圈。 ![]() 書中還談及的有關熵、奇點、暗物質、黑洞、光速/光年、蟲洞、量子引力、時空彎曲等概念,極為顛覆認知,又引人感嘆,人類在宇宙中的存在真的只是須臾一瞬。 隨著當今量子物理學的發展,時間的存在與否將會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但這也只能等待時間告知我們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