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lǐ)是春秋末期越國大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學家,被史學界稱為治國良臣、兵家奇才、經營之神、商家鼻祖,被中國民間恭奉為“文財神”。 范蠡曾任越國相國、上將軍。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后隱去。著《范蠡》兵法二篇,《計然篇》、《盧氏本草經》等書 ,今佚(指現今已經散失或失傳的文獻、作品)。 ![]() 范蠡是中國的商業圣人,也是道商的始祖,他被司馬遷譽為“忠以治國,勇以克敵,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無錫市蠡園公園,簡稱蠡園或者蠡園公園,地處蠡湖(五里湖)之濱,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故蠡湖因范蠡而得名蠡湖,蠡園又因蠡湖而取名蠡園。 春秋閣位于蠡園公園東北部,它得名于春秋戰國時期范蠡西施的故事。閣三層,飛檐翹角,是蠡園的高建筑之一。閣前懸劉海粟書寫的匾額《春秋閣》。閣內有范蠡銅像及生平介紹。 ![]()
![]()
![]()
![]()
![]()
![]()
![]()
![]()
![]()
![]()
![]()
![]()
![]()
![]() 春秋時期,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困會稽山。范蠡建議勾踐用美人計等策略,以圖復國。他尋得美女西施,花三年教其歌舞禮儀后獻給吳王夫差。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勾踐欲將西施納入后宮,王后卻要將她沉河。范蠡用瞞天過海之計,帶西施逃離。此后,二人駕舟來到無錫蠡湖,隱居于此。范蠡傳授養魚之法,西施教授紡紗刺繡。他們在此夫唱妻隨,留下一段浪漫愛情傳說。 ![]()
![]()
![]() “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且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范蠡所言的大意是:高飛的鳥已經散去,良弓就要被收藏起來;狡猾的兔子已經被捕盡,好狗就要被烹煮。而且越王勾踐這個人長著長脖子和鳥嘴一樣的嘴型,這種面相的人可以與他共患難,但不能與他共享樂。這是范蠡對越王勾踐為人的深刻洞察,也是他在越王成功后決定遠離的原因。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在盧氏(今河南省盧氏縣)隱居經商,留下許多傳說、遺跡。今河南省盧氏縣有范里鎮、范蠡湖 。后定居于安義陶村(今運城市陶村鎮)。自號“陶朱公”,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時年88歲 。范蠡去世后,逐漸被后世尊之為財神、商圣、商祖,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畫像。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并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 ![]() ![]() ![]() ![]() ![]() |
|
來自: 泰山taishan > 《泰山taishan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