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子琛企業管理咨詢分享: 一、引言 在2025年5月3日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94歲的沃倫·巴菲特正式宣布退休,為其傳奇的投資生涯畫上了句號。本文旨在重述并提煉巴菲特在這場金融史注定銘記的謝幕會中的智慧分享,這些智慧不僅適用于投資領域,更為創業者及每一個關注商業底層邏輯的人提供了深刻的人生啟示。 二、投資智慧 ?認知邊界即安全邊界? 巴菲特強調“不投資你看不懂的東西”,重申其“能力圈”哲學。他因不理解科技行業的快速變化而錯過微軟,但這一保守策略確保了其投資帝國的穩健成長。 ?與優秀的人同行? 巴菲特認為,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是與誰同行。他感激與查理·芒格超過50年的合作,并強調優秀伙伴的長期精神影響力。 ?耐心等待機會? 巴菲特指出,好機會并不常有,投資者需要耐心等待。一旦看到極具價值的投資機會,應毫不猶豫地下重注,但這基于數十年的知識積累和判斷力。 ?手握現金的戰術能力? 巴菲特解釋,持幣觀望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中是一種戰略防守。現金是風險的緩沖帶,為未來提供了選擇權。 ?投資:大教堂而非賭場? 他警告說,當金融市場過于投機化時,會偏離為真實經濟服務的初衷。投資的終極意義在于參與偉大企業的成長,而非追逐短期收益。 ?逆人性而行? 巴菲特倡導“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反直覺操作。在市場估值偏高、經濟環境不確定時,他選擇謹慎退出,等待更具性價比的機會。 三、人生哲學 ?專注美好事物? 巴菲特分享,在人生低谷時,他會專注那些美好的事情,投身值得熱愛之事,以重拾信任與意義。 ?幸運是一種責任? 他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之一,有責任用好這份運氣做對的事。真正的財富在于用金錢做有價值的事。 ?快樂是最劃算的長期投資? 巴菲特強調,快樂的人活得更久。從生活和工作中獲得持續的滿足感是內在秩序的體現,這種滿足感與財富、名望無關。 四、結語 巴菲特的智慧不僅僅在于其卓越的投資業績,更在于他如何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個清晰理性的人,以耐心、清醒和善良為底層系統。在沒有“股神”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屬于自己的“長期主義”信仰,練就一套應對混沌與不確定性的能力。愿我們都能在混沌中自持,在不確定中前行,以耐心和智慧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