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轉(zhuǎn)眼間,我的駕齡已有十余年。從一個新手上路的女司機,到如今高速、高架隨意上,任你路有多窄路況有多糟糕都能夠從容應對的成熟司機,感受頗深。 回想剛學車的時候,總是很害怕開車上路。在路上,總會不由自主擔心路況,擔心自己把油門剎車踩錯。哪怕是對向車道有大車行駛來,反向車道的我仍然會害怕地踩一腳剎車。因此,我一度逃避開車這件事,駕照到手后,閑置了一陣子。 后來工作了,通勤距離單程25公里,坐地鐵時間又太長。實在沒有選擇,只能硬著頭皮握起了方向盤。我的第一輛車大且長,純黑色,動力很足。我想,我這輛車開好了,以后開其他車肯定不在話下。之后事實確實如此,只是我的第一輛車“傷痕累累”。 開車久了,漸漸發(fā)現(xiàn),女孩子學會開車,能開好車,不僅僅是實用技能,更是心理隱喻,這代表我們掌握了“想去哪就點火”的自由。 我不用擔心加班晚了,打網(wǎng)約車是否安全;不用擔心,一時興起想去哪里,沒有人接送。每次開車,握著方向盤坐在主駕上,再聽著喜歡的電臺,一度成為我一天的放松時刻,讓每天無聊的通勤時間變得有意義。 開好車,在某種程度上,和生活有著共通性。我突然看清生活里其他領(lǐng)域的“副駕駛陷阱”——等著別人給機會、盼著別人指方向。掌握好油門的深度,就像掌握人生主動權(quán);把握好剎車的力度,就像把握人際關(guān)系中邊界感尺度。 一旦握著方向盤,就證明,你必須全然相信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一旦上路,你不可以逃避,也依靠不了任何人。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給的。 開車的過程,也是心態(tài)鍛煉的過程。路途中,就算他人鳴笛催促,我也會沉穩(wěn)地保持自己安全的節(jié)奏,不是所有的催促都值得回應;綠燈將停,我會視堵車與否選擇需不需要沖線;早晚高峰,有人加塞,我會平和地讓他先走(剛開車時一度對這種行為很氣憤并絕不相讓),因為我知道,危險往往就在搶占的那幾秒發(fā)生;路遇行人過路,不論什么情況,絕不搶先開過。 也是這些心態(tài)的改變,我總能發(fā)現(xiàn)路途中的小美好。有很酷的車,車尾的車牌旁邊貼著某某女士專屬。有時,旁車的后座窗戶,會突然伸出一個可愛的狗頭。就這樣,我不斷調(diào)劑自己開車的心態(tài)和心情。人生也同理。 《交通行為研究》提到,連續(xù)30天獨自開車的女性,決策自信度會提升57%。女性學會獨立開車,是一項非常好的增強主體性實操技能。 最后,我想呼吁,女同胞們在選擇給自己的車貼時,不要選擇“自我矮化”的標語,開車上路,謹慎心細是我們的優(yōu)點。畢竟駕駛這項技能,多多練習,熟能生巧。 女司機們,掌握好我們的方向盤,向前走,在路上,才有無限可能性。 |
|
來自: 新用戶19907499 >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