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又稱《捭闔策》,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部兵法和謀略經典,相傳由鬼谷子所著。鬼谷子,本名王詡,號鬼谷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謀略家和縱橫家的鼻祖。他隱居在云夢山鬼谷,故得此名。《鬼谷子》主要探討了縱橫捭闔之術,即通過靈活運用各種策略和手段來達到政治、軍事上的目的。書中內容涵蓋了外交、戰爭、權謀等多個方面,強調了智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復雜局勢中取得優勢。其核心思想包括捭闔之道、反應之術、內楗之法等,這些理論對后世的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 周朝的潁川陽城,位于中國河南省中部,是古代著名的郡縣之一。潁川陽城有個地方,山深林密,人跡罕至,叫做鬼谷,這里住著一住隱士,自號鬼谷子,世稱鬼谷子先生。這位鬼谷子先生,學識蓋世,辨才無雙,天文地理,六韜三略,乃至占卜休咎,無一不精;又博聞廣記,以致不出鬼谷而對天下情勢了如指掌。他隱居鬼谷,一為修真養性,二為造就人才。先后投其門下的,有一百多人。其中不少弟子,后來縱橫天下,成為當世風流俊杰。然而如的眾多的弟子,竟沒一人學得先生全部能耐的。象蘇秦、張儀、天分極高,從鬼谷子先生學到許多學問才干。先生原想把仙家沖舉之術一齊教給他們,將來可以同歸仙境。蘇秦、張儀卻用世心切,都急著下山施展領。先生痛惜其道廢絕,曾多次在蘇秦、張儀面前垂淚,而蘇、張終不領悟。先生知道挽留不住,臨別時送絡他們一只鞋,鞋化成了一條狗,當天就引領他們到了秦國。蘇秦和張儀兩個人是縱橫家,這兩人的故事在史書中間也有很多記載,他們一個主張連橫,一個主張合縱,但他們的政治理念和策略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蘇秦主張合縱,希望通過聯合六國共同對抗強秦,他的游說使得六國一度結盟,對秦國形成了強大的遏制力量。然而,由于內部矛盾和秦國的離間計策,合縱聯盟最終瓦解,蘇秦也因此失去了權勢,最終被刺殺,遭受了五馬分尸的酷刑。張儀則主張連橫,他通過分化六國,使各國分別與秦國建立關系,從而削弱了六國的聯合力量。張儀憑借其卓越的辯才和策略,多次成功地為秦國爭取到了外交上的利益,但也因此得罪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和貴族。盡管他在秦國得到了重用,但因性格剛愎自用,不拘小節,被許多人視為無行之人,最終在政治斗爭中失勢,郁郁而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