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I大模型到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再到創新藥,近兩年,資本市場各種熱點概念輪番崛起。 而這些板塊都有一條貫穿的主線:科技。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創新屬性拉滿,研發投入高企,整體發展日新月異。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可以預見的是,科技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資本市場核心投資主線。 不過,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想要把握科技板塊投資機會,需要找準方向,找對產品和標的,畢竟科技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 大科技范疇下,哪些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比如易方達基金最近就推出了“未來已來”投資主題,梳理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終端、未來計算、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空間等六大未來發展預期較好的產業。 投資者可以根據相關方向,選擇篩選出的代表性的ETF產品進行投資。 科技板塊熱潮迭起 很多人或許還沒意識到,我們早已身處一波偉大的科技浪潮之中。 從前幾年的半導體到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到如今的AI、大模型、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創新藥……資本市場的科創敘事一直在延續。 科技到底有多火熱,我們從A股幾個重要指數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最近一年,科創板50指數漲幅超過30%,科創100指數漲幅超過25%,兩個指數均遠超同期滬指10%左右的漲幅。 今年以來,科創100指數漲幅也接近10%。 我們可以大致這么理解,科創板50代表著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硬科技。科創100在此基礎上又覆蓋了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細分領域,既有硬科技屬性,又兼具成長性。 從具體板塊來看,近一年來,多個熱門科技板塊累積了可觀的漲幅。 比如目前正火熱的創新藥板塊,今年以來大幅上漲。截至6月10日,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HSSCID.HI),今年以來上漲66%,近一年暴漲超87%。 ![]() (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走勢) 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980022.CNI)近一年漲幅接近30%,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930713.CSI)近一年同樣上漲近30%。 這些科技板塊的“配套產業”,也迎來一波大漲。比如與AI緊密相關的云計算板塊,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930851.CSI),近一年漲幅高達36%。 這場熱潮,目前仍在延續。 未來產業輪廓清晰 科技產業是個很寬泛而復雜的概念。 拿最近大火的人形機器人來說。大家看到的一個個令人驚嘆的人形機器人,其實是數十個細分產業的智慧集合。 機器人的視覺、觸覺功能的實現,依靠的是大量的傳感器;靈活的運動功能的實現,需要減速器、關節模組、電機等的配合。 機器人動力來自電池組,“智能”功能則涉及到復雜的操作系統、AI大模型和各種算法、軟件。 機器人的設計、組裝、生產、訓練……每一個環節,都有眾多的參與者。 除了人形機器人外的其他產業,大抵如此。可想而知,普通投資者是很難完整摸清一個產業的輪廓的。 這也是為什么要給大家梳理科技產業路徑和相關指數工具的原因。 比如人工智能主題有人工智能ETF(159819),機器人及智能終端方向有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未來健康方向有恒生創新藥ETF(159316)等等。 光聽這些產業的名字也能看出,這六大產業都是這兩年科技新聞中的高頻詞匯,也的確是被普遍看好的未來產業方向。 人工智能是“未來已來”投資主題中的核心。人工智能的加持,又能促進這些產業的相互融合滲透。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新的投資方向,相關產業的發展上限也會拔高。 最近爆火的AI創新藥就是如此。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之前很難了解到,AI與創新藥會產生這么奇妙的化學反應。 對于投資者而言,此時“未來已來”這種投資主題的價值就顯現了。 假如你對創新藥感興趣,就可以通過恒生創新藥ETF(159316),實現對創新藥賽道的緊密關注。 “一鍵打包”,投資未來產業 細心的投資者或許已經發現,前面提到的都是ETF產品。 這類產品的優勢很明顯:它們緊跟相關指數,實現對板塊的完美覆蓋,實現了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高透明度和低費率,非常適合投資者“一鍵”布局。 我們以機器人及智能終端方向的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為例,這是一只跟蹤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的產品。 ![]() (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前15權重股) 從權重股來看,該指數更聚焦機器人本體及零部件環節,與人形機器人產業具有很高的貼合度。 目前,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規模超過15億元。 新能源也是一個很寬泛的領域,產業鏈的橫向、縱向都非常寬廣。 像未來能源方向,新能源ETF易方達(516090)跟蹤的是中證新能源指數。該指數覆蓋的是可再生能源生產、新能源應用、新能源存儲以及新能源交互設備等業務的上市公司。 所謂“未來產業”描述的是發展前景,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早已身處這一過程中。找對方向、選好產品、提前布局,伴隨未來產業的成長,才能享受成長帶來的紅利。 |
|
來自: 新用戶9679KLQf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