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詞:之
一僧欲之(動詞,到、往)南海,詢于唐僧,久之(助詞,調節音節,用在時間詞后,不譯),唐僧不之(代詞,他)應。其獨往,其待也與?均之(指示代詞,表近指,這)二策,僧以簞食瓢飲至南海,夸之(代詞,這件事)于唐僧:“此何難之(助詞,賓語前置標志,不譯)有?”唐僧曰:“汝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之(結構助詞,的)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人稱代詞,我)乎?”
翻譯:有一個和尚想前往南海,就問唐僧,過了很久,唐僧沒有回答他,(僧人)究竟是獨自前往呢,還是等待呢?權衡這兩種策略,這個僧人借助盛飯吃的簞和舀水喝的瓢的幫助到了南海,就向唐僧夸夸其談說:“這又有什么難的?”唐僧說“你百折不撓的精神實在是讓人欽佩,但你的話也說的太過了,君子會(因為你的)驕傲笑話我么?”
虛詞:其
狐謂狼曰:“羊肉其(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或許。或表感嘆語氣,多么,真)鮮乎!君其(連詞,表假設,如果)有意,叼其(指示代詞,其中的)一而啖之,得飽其(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口福。”狼曰:“其(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又)如猛犬何 ?”狐間于犬曰:“羊數詈言,其(第三人稱代詞,他的)言不堪入耳,君乃無所怒,其(連詞,連用,表選擇,是……還是……)無聞邪,其畏主人邪?與其(第三人稱代詞,它們)嬉逐,愿為一雪其(指示代詞,那種)恥。君其(副詞,加強祈使語氣,表希望、要求,一定、還是)許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副詞,表反問語氣,難道、怎么)無辭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音節助詞,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修遠矣,護羊愈謹。狐與狼遂去。
翻譯:狐貍對狼說:“羊肉一定很鮮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嘗,不妨叼一塊吃吃,飽飽口福。”狼說:“有猛犬守護著羊群怎么辦?”于是狐貍挑撥離間地對猛犬說:“羊屢次在背后罵你,那些話不堪入耳,你竟然不生氣,是果真沒有聽到,還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們追逐嬉戲的時候,我也愿意為你一雪前恥。你一定要答應我。”猛犬笑著說:“想要加害于人,還怕找不到罪名嗎?”猛犬知道狐貍的野心,知道守護羊群的道路十分漫長,于是猛犬守護羊群更加慎重。狐貍和狼的奸計沒有得逞,就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