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這件事,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人群中,有一半左右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暈車,有1/4的人經歷過嚴重的暈車,大概1/10到1/20的人長期存在嚴重的暈車。 因為我兒子暈車,所以,從我學習中醫的初期就對暈車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很感興趣,但是中醫資料中不專門講這個問題。生活經驗中介紹解決暈車的方法主要都是食療,但是這些方法,只對輕癥有作用,對于重癥則沒有效果。于是,我在多年學醫的過程中,只能自己研究暈車的治療方法,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改進,目前找到了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這篇文字大體上分為3個部分,首先,為大家講述我自己的一些暈車的體驗,然后為大家分享我研究暈車配方的過程,最后專門講述“水哥暈車短效方”的原理。 先分享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三個案例。 我小時候身體比較差,坐車很容易暈車。不怕大家笑話,我14歲才第一次坐大巴,也是我第一次坐車,記得是從我們的鄉去我們縣城。那個時候,路況很差,山路彎彎曲曲而且坑洼不平,臨時停車次數也特別多,大概50公里的路程,車走了3個多小時。一上車,短暫的好奇心過去之后,我就開始感到渾身不舒服,先是頭暈,然后逐漸胃部反酸,到后來就感覺胃里面的酸水一遍又一遍地朝上涌,很想嘔吐,好在我最后還是忍住沒有吐。下車之后,別人說我面色蠟黃,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 還有一次比較嚴重的情況,是暈船。2013年,我從香港去澳門,坐客輪大概1個小時,以前沒有坐過這么久的船,而且這個船還是密封的,座位是左右兩排,大概能容納幾百人。右側坐的乘客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左側坐的都是我們外地人。開船不久,我們左側的外地人就開始有人嘔吐,然后座位上有準備的塑料垃圾袋,那些人就吐在垃圾袋里面。過了一會,就有更多的人吐,嘔吐的聲音此起彼伏,船內也滿是嘔吐物的氣味。接下來,船遇到幾個大浪,座位突然被抬起很高,然后又劇烈落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從這個時間開始,嘔吐變得有節奏了,隨著船的起伏,乘客的嘔吐就像有人向外潑水一樣,嘩啦、嘩啦、嘩啦……。我這一次本來狀態還可以,但是耐不住環境干擾,與嘔吐的聲音相比,嘔吐的氣味我感覺非常惡心想吐,但是我盡量忍住沒吐。于此同時,幾位工作人員,兩個人一組,提著個巨大的黑色塑料袋穿越在過道中收集嘔吐物垃圾。不看到這些垃圾還好,一看到,又忍不住想吐。但是我那次堅持到了下船,最終也沒有吐。這件事讓我現在想起來,仍然很惡心。 還有一次暈飛機,是多年前我和一位兄弟從上海的虹橋機場回西安的時候,飛機晚點了4個小時。在飛機上,沒有吃飯以前也還沒有啥感覺,然后吃了些飛機餐,記得那個飛機餐非常難吃,吃了之后就直接想吐,我和那位兄弟都是那樣。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一次機艙里面非常潮濕悶熱,加上想嘔吐,暈車的感覺立即就上來了。等到飛機到咸陽降落以后,我們在機場那休息了好久好久才緩了過來。 這3次暈車經歷,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故事講完了,回到主題。實際上,凡是暈車比較嚴重的人,同樣暈船、暈飛機,甚至暈電梯。經過我多年的觀察,暈車主要集中在3種人群。第一,身體亞健康的人,容易暈車;其次,脾胃差的人容易暈車;最后,從中醫角度講,肝膽、脾胃逆沖的人容易暈車。從暈車的誘發條件來說,首先肯定是處于搖晃狀態,其次,處于密閉空間,最后就是空氣不流通,所處環境缺氧、悶熱也容易誘發暈車。 接下來我們看解決暈車的辦法。生活經驗就是吃橘子、嚼口香糖、口含生姜片、涂抹風油精。藥店里有暈車貼,網上還有什么暈車藥水,等等。這些方法,對于淺證還行,對于重癥毫無效果。從中醫的角度,一些研究“經方”的中醫流派開口就說什么暈車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對暈車有沒有效果?一般是有的,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只能說比暈車貼稍微好一點點,距離解決暈車重癥也還差很遠。 講了這么多,大家肯定要問,我對暈車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當然有。接下來,我講一下我研究暈車治法的過程。 前面說過了,我兒子從小暈車特別嚴重。我一開始治暈車用生姜半夏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和小柴胡湯大差不差。這種方式持續了好幾年。然后,我有一次,因為父親氣血上涌,我為父親熬了單味牛膝。當時我和兒子正好要出門,兒子因為好奇,也跑過去喝了幾口牛膝煎出來的藥汁。結果呢,這一次他在路上就沒有暈車,我就猜想與喝牛膝有關。后來經過試驗,牛膝對暈車確實有一定的效果。再后來,重讀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我突然意識到,鉤藤、代赭石一類應該也有治暈車的效果,我試了試,果然有效,然后我就把這幾味藥弄在一起治暈車,總體上效果還可以。到這個階段,我搞出來的治療暈車的辦法總能解決問題,只有極個別的時候效果不佳。最后一次突破,是我兒子有一次服用張錫純“內托生肌散”之后坐車,竟然也沒有暈車,我發現乳香、沒藥對暈車也有效果。后來又結合小陷胸湯的原理,稍微改進了一下,效果更好。這一路下來,就形成了我目前治暈車的經驗方。 陳士鐸在《石室秘錄》中有“淺治法”,意思就是只解決癥狀,雖然有悖中醫的法則,但常常可以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如果不去從根本原因上解決問題的話,可以使用我的暈車經驗方只解決一下眼前問題。比如說,我們要出門了,就提前搞些藥服用,可以實現不暈車或者大幅降低暈車的程度。這個方子是這樣的: 水哥暈車短效方: 乳香(搗碎)3、沒藥(搗碎)3、天花粉6、鉤藤9、牛膝6、代赭石(打粉)9、姜半夏6 大家注意,鉤藤不需要后下,當然能后下自然最好,代赭石則需要弄成粉末。所謂后下,就是其它藥味煎好快出鍋的時候,再把需要后下的藥味放進去煮5分鐘左右。一般來說,鉤藤是需要后下的,但是很多人比較粗心,常常會忘記后下,所以我們加大鉤藤的量,直接一起煎煮就可以了。藥效大概可以持續一整天。效果怎么樣,對付暈車,我目前還沒有碰到比我的這個效果更好的方子。 解釋一下這個方子的原理。首先,鉤藤、牛膝、代赭石,這3味藥在治療腦出血時經常使用,可以解決氣血逆沖的問題,讓逆沖于腦部的氣血向下行走,使人頭腦清爽。半夏和天花粉,如果把天花粉換成瓜蔞實,再加上黃連,就是小陷胸湯,治痰熱互結于胸脘。因為暈車人群中胃熱的比較少,所以我們去掉黃連,再把瓜蔞實換成比較平和的天花粉(瓜蔞根),相當于一個簡版的小陷胸湯,瀉熱、降逆、祛痰。最后,乳香和沒藥為什么具有治療暈車的功效,這個我至今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去掉乳香和沒藥,這個方子的功效就會降低。從中藥的角度來說,乳香、沒藥這兩味藥主要用于外傷和瘡家,如果我們經常治跌打損傷就會非常熟悉,其作用是消腫、止痛、生肌,為“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用。在《傷寒全生集》中有乳香硫黃散治陰寒呃逆不止,再參考“半硫丸”,我們就能知道硫磺僅僅是溫胃散寒,不具有降逆的作用。所以,乳香在這里應該具有降逆、止呃逆的效果。另外,乳香、沒藥都有止疼的作用,是否是因為這兩味藥降低人體對于不適感的敏感度而降低了暈車的程度,這個也不可而知。 總體來說,這個藥方以降逆為主。與暈車有關的逆沖,以胃氣逆沖和肝氣逆沖為主。牛膝、代赭石、半夏都具有降逆的功能,牛膝針對氣血逆沖,代赭石和半夏針對胃氣逆沖,鉤藤和代赭石又具有降低肝氣逆沖的能力。天花粉瀉胸脘之熱,鉤藤散風清腦熱。加上乳香、沒藥兩個經驗藥味,就湊出了這個方子。 這是我做中醫視頻第5年以來公布的第一個自己的方子,沒有版權,也沒有專利,暈車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商家也可以加工、售賣,制藥廠商也可以直接拿去使用,科研、教學工作者可以研究和參考。總之,就是無私分享給大家,沒有任何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