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此時人體陽氣外浮,氣血運行加快,但也容易因過度消耗而出現氣虛的情況。 同時,高溫高濕的環境也容易讓濕氣侵入人體,導致身體不適。 黃芪,為補氣之長,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的功效。 無論是先天體質較弱,還是后天因過度勞累、久病等原因導致的氣虛,黃芪都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你幾個黃芪的絕妙搭配! 1.黃芪配防風、白術:黃芪補氣固表,防風祛風解表,白術健脾益氣,三者組成“玉屏風散”,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效預防感冒,還能治療氣虛自汗等癥狀。 2.黃芪配麥冬:夏天高溫,體內津液容易損耗,常常出現氣陰兩虛的情況,表現為口干舌燥、乏力倦怠、自汗盜汗等。黃芪補氣升陽,麥冬養陰生津,二者相輔相成,能益氣養陰,平衡體內陰陽,緩解不適,特別適合在炎熱的夏天喝。 3.黃芪+黨參:黃芪與黨參均為補氣良藥,黨參還能益氣生津,兩者合用,補中益氣的作用大大增強,尤其適用于氣虛嚴重的患者。比如動則汗出、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的人。 4.黃芪+茯苓:黃芪補氣利水,茯苓健脾滲濕,二者搭配在一起,增強了利水消腫的作用,對于體內濕氣重,出現水腫、尿少等癥狀的人群,這杯茶飲,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濕氣,讓悶熱的夏天更好過。 5.黃芪+枸杞子:黃芪補氣,枸杞子滋補肝腎,兩者合用可補氣滋陰,適用于肝腎陰虛的患者。如果你經常感到體虛乏力、腰膝酸軟、眩暈耳鳴,不妨試試黃芪枸杞茶,能滋養肝腎,補充身體元氣。 6.黃芪配桑葉:桑葉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平抑肝陽等功效,同時也有一定的滋補作用且能清火。 炎熱的天氣,人們容易心煩氣躁,影響睡眠,桑葉搭配黃芪一起喝,對睡眠很好。 不過,黃芪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比如,陰虛火旺、濕熱內盛的人群,就不宜過多食用黃芪。還需要注意幾個細節:黃芪的用量要根據個人體質和癥狀調整,一般建議在10-30克之間;茶飲僅作為日常輔助調理,不作為藥物診斷治療,飲用前最好咨詢專業中醫師,尤其是身體有特殊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人群,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
|